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766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肛肠手术的基本理论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肛肠科,肛门手术的基本理论邓州市卫生学校临床教研组,肛门手术的基本理论,一、肛门直肠局部解剖: (一)、肛门:以两坐骨结节为连线,向后至尾骨的三角形区域称为肛门三角,习惯上亦称为周。1、肛门时消化道末端的开口,即肛管的外口。位于臀部正中线、在minor三角之中。肛门周围有很多放射状皱褶,粪渣和细菌极易卷入皱褶内藏匿起来,所以手术前消毒必须彻底。肛缘向后至尾骨尖之间,形成一个纵沟,即臀沟,深浅不一,深者易潮湿感染。,2、肛门三角和尿生殖三角,合称会阴区。其前方皮下有会阴浅筋膜和会阴体肌,如果切断,则肛门向后移位。其后方臀沟下,肛缘向后至尾骨之间,有肛尾韧带,起固定肛门的作用。肛门后脓肿或肛瘘手术

2、切开时,若切断肛尾韧带,可造成肛门向前移位,影响排便。因此,手术时尽量做放射状切口,以免损伤这些组织及皱皮肌纤维。肛门皮肤比较松弛而富有弹性,手术时容易牵起,因而切除过多皮肤易造成肛门狭窄。肛门不神经丰富,感觉敏锐,手术时疼痛明显。,(二)、肛管肛门缘到直肠末端的一段狭窄官腔称肛管。成人肛管平均长3-4cm 。而外科通常将肛管的上界扩展到齿状线上1.5cm 处,即肛管直肠环平面。手术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肛管皮肤。我国成人肛管周长约10cm,至少应保留2/5,否则会造成肛门狭窄、粘膜外翻、腺液外溢。,1、肛管分类:肛管分为解剖肛管何外科肛管。 解剖肛管是指齿状线到肛门缘的部分,又称皮肤肛管或固有肛管

3、。临床较常用,前壁较后壁稍短,成人长34cm,无腹膜遮盖,周围有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外科肛管是指肛门缘至肛管直肠环平面(肛直线)的部分,又称肌性肛管或临床肛管。临床较少用,成人长4.2cm。认为应把肛提肌内侧缘至齿状线的一段称为直肠颈,把齿状线至肛门一段称为解剖肛管(固有肛管),把直肠与直肠颈交界处称为直肠颈内口,肛管外口称肛门。我们认为这种新分界方法比较合理,既反映了解剖特点,又指导临床。,2、肛管分四线、三带:四条线:肛皮线、肛白线、齿状线及肛直线。三带:皮带:位于肛白线与肛皮线之间;痔带:位于齿状线与肛白线之间;柱带:位于肛直线与齿状线之间。,四线:1)、肛皮线:平常称肛门口、肛门缘,

4、是胃肠道最低的界线。2)、肛白线:是肛管中下部交界线,正对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的交界处。指诊可触到一个明显的环形沟(亦称肛白线)。沟的宽度约0.61.2cm,距肛门口上方约1cm,肉眼不能辨认。行内括约肌松解术时,以此沟为标志,切开肛管移行皮肤,挑出内括约肌在明视下切断。肛管移行皮肤,切除过多,易致肛门狭窄,须注意。临床上常用此沟来定位内括约肌的分界,其意义十分重要。,3)、齿状线:在白线上方,距肛门缘23cm。在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的交界处,有一条锯齿状的环形线,叫齿状线或梳状线。齿状线上、下部结构的比较,4)、肛直线:又称直肠颈内口,是直肠柱上端水平线,是直肠颈内口与直肠壶腹部的分界

5、线,在肛管直肠环的平面上,又是肛提肌的附着处。通常是临床上扩展了的肛管,它将肛管的上界延至齿状线以上1.5cm处。这一水平正是肛管直肠环水平,对于肛瘘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肛管皮肤:肛管皮肤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即“三无”皮肤。手术中被切除后,会行成肛管皮肤缺损、你们外翻和腺液外溢。4、肛管毗邻:肛管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其前方男性有尿道和前列腺,女性有阴道,后方有尾骨。,5、肛管内壁形态结构:1)、肛柱:直肠下端缩窄,肠腔内壁垂直的粘膜折成隆起的纵行皱襞,皱襞突出部分叫肛柱,又称直肠柱,有810个,长1-2cm,宽0.30.6cm,儿童

6、比较明显。直肠柱是括约肌收缩的结果,在排便或直肠扩展时此柱可消失。2)、肛瓣:两直肠柱低之间有半月形粘膜皱襞,叫肛瓣。有6-12个瓣,肛瓣比较厚的较化上皮,它没有“瓣”的功能。3)、肛窦:是肛瓣与两柱低之间形成的凹陷隐窝,又称肛隐窝。即在肛瓣之后呈漏斗状的凹窝,口朝上向直肠腔内上方,窦底伸向外下方,深0.30.5cm,有导管与肛腺相连,是肛腺分泌腺液的开口,在肛窦内储存,排便时直肠收缩腺液与直肠粘膜下肠腺液混合,润滑粪便,易于排出肛外。所以肛窦又是感染的门户,有85%的肛窦炎放生在后部。,4)、肛乳头:是肛管与肛柱连接的部位,沿齿线排列的三角形上皮突起,多为26个,基底部发红,尖端灰白色,大小不一,系纤维结鍗组织。当肛管处有感染,损伤及长期慢性刺激时,肛乳头可增生变大,形成肛乳头肥大或肛门乳头瘤,有人认为息肉和外痔。正常的肛乳头无须治疗,肛乳头肥大会肛门乳头瘤应积极治疗,肛裂手术时应一并切除。,5)、肛腺:是一种连接肛窦下方的外分泌腺体。连接肛窦与肛腺的管状部分叫肛腺导管。个体差异和自身变异很大,不是每一个肛窦都有肛腺,一般约有半数肛窦有肛腺,半数没有。成人410个,新生儿可达50个。多数肛腺都集中在肛管后部,两侧较少,前方缺如。肛腺处常有存积粪屑杂质,容易发生感染,引起肛窦炎。许多学者强调指出,肛窦炎是继发一切肛周疾病的祸根。95%的肛瘘均起源于肛腺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