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411633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吴)(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常胸部X线表现示教,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内容:1、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2、肺实变3、空洞与空腔4、肿块与结节5、肺纤维化6、钙化,影像征象 病理改变 “同病异影”“异病同影”. 认识基本病变影像表现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础。,一、异常X线表现(1),气管、支气管改变1. 气柱形态异常 高千伏 CRDR 局限性或广泛变细、受压及移位2.气管、支气管阻塞性(继发)改变(气肿/不张),一、支气管阻塞性表现,病因 腔内阻塞:肿瘤、结核、血块、分泌物、水肿、痉挛收缩、先天性狭窄 腔外压迫:肿块、增大淋巴结,支气管阻塞的程度与后果, 不完全性阻塞: 阻塞性肺气肿 完全性阻塞: 阻塞性肺

2、不张,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 ( e m p h y s e m a ),定义: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泡过度充气 ,并肺泡壁破坏机制:终末细支气管炎症、狭窄,形成活瓣性呼气性梗阻及抗胰蛋白酶缺乏,一、异常X线表现(2),气管、支气管阻塞性(继发)改变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a)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桶状胸、膈低平;肺野透明度增加,单、多发肺大泡,中外带纹理稀疏、消失,吸、呼气相变化小;垂位心,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线表现: 一侧肺、一个肺叶、一个肺段 肺野局部透光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变细, 邻近结构可受压、移位,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

3、疏。,一般由一个较大支气管产生部分性阻塞所致,可见异物、早期肿瘤、小儿急性肺炎等,局限性阻塞性 肺气肿,一、异常X线表现(3),气管、支气管改变 阻塞性肺不张(obstractive atelectasis) 支气管完全性阻塞的结果阻塞后1824小时 气体被血液吸收 肺泡萎陷肺泡腔渗液,一、异常X线表现(4),气管、支气管改变 阻塞性肺不张(obstractive atelectasis)一侧肺不张:患肺密度均匀增高,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纵隔移向患侧,膈升高,健侧代偿性肺气肿肺叶不张: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肺门血管和纵隔可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代偿性肺气肿,肺不张的影像表现与阻塞的部位有关;

4、 阻塞部位不同影像表现也不同。,阻塞性肺不张,共同影像表现:密度高、体积小,肺叶肺不张的X线形态(图),a. 右上叶b. 右中叶c.右下叶d. 左上叶 实线为肺不张时的位置 虚线为正常时的位置,肺叶肺不张,右上叶不张 右上叶密度增高 水平裂上移 气管右移 中下叶代偿性气肿,肺叶向内下移位 水平裂下移.斜裂上移 右心缘三角形影,右心缘模糊 尖端指向肺门三角形影 上下叶代偿性气肿,右中叶肺不张,肺叶向前上移位 上部密度较下部高 肺尖透明征 侧位边界清 下叶代偿性气肿,左肺上叶肺不张,肺叶向后内方向移位 心缘部尖端指向肺门三角形影 肺门下移 上叶 中叶代偿性气肿,下 叶 肺 不 张,肺叶向后内方向移

5、位,心缘部尖端指向肺门三角形影, 肺门下移。,左 肺 下 叶 肺 不 张,一、异常X线表现(5),气管、支气管改变 肺段不张: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阴影。右中叶 内侧段不张表现特殊,呈尖端向外三角形阴影 小叶肺不张:斑片状阴影,不易与肺炎区别,一、异常X线表现(6),肺部病变 渗出性病变 增殖性病变 纤维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 空洞性病变 空腔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一、异常X线表现(7),肺部病变1.渗出性病变:机体对急性炎症的反应,肺泡腔内渗出液代替了腔内气体 浆液性及血性,见于肺炎、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病变范围不同,影像表现不同。 X线表现特点:肺泡内渗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不清,可融合

6、(2)腺泡阴影:3mm,多见于脓肿、结核、周围型肺癌 7.空腔(air containing space): 壁薄均匀,见于肺大泡、肺囊肿、肺气囊,空洞的三种形态,空洞(图),左上叶下舌段肺癌空洞,肺脓肿:多有气液平面。,肺癌性空洞-偏心性、内壁凹凸不平,空腔(图),一、异常X线表现(12),肺门病变1.肺门增大 2.肺门缩小 3.肺门密度增高 4.肺门移位,肺门的改变,一、肺门增大或缩小 肺门增大:肺门血管增粗、淋巴结增大、肺癌等 一侧大:肺门淋巴结增大常见,如结核、肺癌转移或中央型肺癌,一侧肺动脉或肺静脉扩大也可。 两侧大:多见于结节病、淋巴瘤、尘肺和肺动脉高压。 肺门缩小:血管发育畸形,

7、肺动脉狭窄、肺动脉栓塞、法乐四联症。 鉴别肿块、血管:检查方法很重要。CT、MRI或血管造影。,肺门结构,右下肺动脉干,左下肺动脉,右上肺静脉,肺门角,肺门肿块-结节病,肺门缩小法四,肺门的改变,肺门移位 原因:肺不张:上叶不张肺门上移; 下叶不张肺门下移; 肺纤维化牵拉:肺结核或慢性肺炎。 肺门密度增高 凡引起肺门增大者;肺门支气管及血管周围间质内病变所致,病毒肺炎、间质肺水肿等。,肺门移位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门密度增高 间质性肺水肿,一、异常X线表现(13),纵隔的改变形态改变;密度改变;位置改变,形态的改变: (一)纵隔增宽: 原因:脓肿、炎症、肿瘤、出血及脂肪组织增加均可使纵隔增宽

8、;主动脉瘤及肺动脉瘤 也可。 影像表现:纵隔增宽,不同原因,其影像特征不同。 (二)纵隔气肿(mediastinal emphysema) 原因:气管、支气管损伤是发生纵隔气肿的常见原因,创伤及手术后;肺囊肿、大泡或空洞及肺气肿的肺泡破裂;食管破裂等。常与气胸或皮下气肿并存。 影像表现:纵隔内条带状气体影及伴随原因相应的征象。,位置的改变 1、向健侧移位:胸腔积液、气胸、较大肺肿瘤、胸膜肿瘤、巨大纵隔肿瘤等。 2、向患侧移位:肺不张、肺硬变、广泛性胸膜肥厚,肺切除及胸改术后。 3、纵隔疝:一侧肺气肿时,过度膨胀的肺组织连同纵隔同时向健侧移位,称为。好发在-? 4、纵隔摆动:支气管异物引起一侧主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时,两侧胸腔压力失去平衡,呼气时,纵隔向健侧,吸气时,恢复原位,称为纵隔摆动。,纵隔血肿,纵隔增宽胸腺瘤(图),一、异常X线表现(14),横膈病变 形态改变 幕状粘连: 限局性膈膨出: 肿块: 膈平直: 位置改变: 升高: 降低: 运动改变: 减弱或消失: 矛盾运动:,膈膨隆,总结与思考:,结合病理改变理解影像的基本变化。 了解基本病变的常见疾病。 思考相应影像变化下的临床症状。,SEE YOU NEXT TIM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