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411383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梗死康复训练课件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神经内科 宋芙蓉,缺血性出血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 腔隙性梗死 占70% 脑栓塞,【脑血管病分类】,【脑梗死的概念】,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病因与发病机理】,动脉内膜粗糙 管腔狭窄 红细胞、血小板和纤维素粘附 血小板释放反应,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 血液粘稠度高,血小板聚 集,血栓形成,动脉闭塞 脑梗死,脑梗死,颈内动脉 系统占80%,椎基底动脉 系统占20%,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

2、中动脉,椎动脉 椎基底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闭塞好发的血管依次为:颈内、大脑中、大脑后、大脑前、椎-基底动脉,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大脑半球前35,大脑半球后25 脑干 小脑,【临床表现】,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病人起病:较缓,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1-3天达高峰先兆:部分病人在发作前有前驱症状(头痛、 头晕等)约25%人有TIA发作史多数病人无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变,【临床表现】,2.大脑中动脉闭塞 主干闭塞则表现为对侧三偏征群,头眼向病灶侧凝视。优势半球受累可有失语。重者可产生意识障碍。,【临床表现】,3.大脑前动脉栓塞 表现为对侧肢体的运动与

3、感觉障碍,以下肢明显,可伴有尿潴留,大小便失禁,腱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还可出现情感淡漠、失语等。,【临床表现】,4.椎一基底动脉闭塞 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引起脑干梗死,出现眩晕、呕吐、四肢瘫痪和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困难和吞咽困难。严重者昏迷、高热,甚至死亡。脑桥病变针尖样瞳孔。,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指出:尽管对中风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却不令人满意而康复治疗效果较好,所以中风的康复治疗 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从急性期开始。,急性脑梗死的处理,早期康复开始的时间,一般认为,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应为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症状不再发展

4、后48h。也有人认为, 脑卒中后,只要不影响抢救,马上就可行康复治疗。如:保持良姿位、体位变换(翻身)、和适宜的肢体被动活动等。而主动训练则应在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且精神症状不再进展后48h开始。,失语的康复训练 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 良姿位的摆放 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训练 翻身、坐起、站立、步行训练 日常生活训练,【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失语严重程度分级】, 完全失语 会发音、会说单字、词语 能将意思表达清楚,但语言欠流畅 会说日常用语 能进行一般语言交流,【言语不清的康复训练方法】,言语不清,呼吸训练,舌肌训练,唇肌无力训练,【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摄食训练 咽部刺激与空吞咽训练 吞咽障碍

5、康复操,摄食训练,体位:患者取半卧位,头稍前屈,也可取躯干与床30度的仰卧位。喂饭者位于患者健侧。,摄食训练,食物的形态: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开始可选择密度均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管时容易变形的食物,如:蛋羹、藕粉等然后可选择糊状食物至烂饭,逐渐过渡到普食。避免粘性大的、松散的食物,如:年糕、面包渣干饼干等。,摄食训练,摄食入口量:即适于吞咽的每次摄食入口量,以34毫升开始,酌情增加至1汤勺为宜,从口腔健侧缓慢喂入,每口进食后反复吞咽数次,以便食物全部咽下,确认完全咽下后再进食第2口。进食完要检查口腔内是否有食物残留,以防引起窒息。,摄食训练,进食方法舌肌运动麻痹致搅拌失灵

6、,不能将食物推向咽部者,应将食团送至舌根部,随之用汤勺轻压舌根部引起吞咽反射将食物咽下。 面瘫的患者食物易从患侧口角掉出来或潴留在患侧颊部,喂饭时应将食物放于口腔健侧以便食物咽下 。 昏睡及嗜睡者应边进食边鼓励,给予一定刺激保持在清醒状态下进食。,咽部刺激与空吞咽训练,在空腹或餐后2 h进行用冷冻的棉签或蘸酸梅粉的棉签,轻轻刺激咽腭弓、软腭、舌根及咽后壁,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训练时间5min,吞咽障碍康复操,【 良姿位摆放】,良姿位即抗痉挛体位良肢位与功能位不同它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具有抑制异常姿态,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仰卧位:在患侧肩 的后面和膝关节下方各放

7、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肩鞘外旋,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伸展,【 良姿位摆放】,【 良姿位摆放】,健侧卧位:健侧肩在下面,处于舒适位置。患侧肩在上,上肢前屈80-100,在患侧肩的下方放一个枕头肘稍屈曲,手伸展。健侧下肢稍后伸,患侧膝屈曲放在健侧前,屈髋,屈膝,在其下方放一个枕头,【 良姿位摆放】,患侧卧位:躯干略为后仰,背后和头部放枕头固定,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度角,偏瘫侧肩关节:向前平伸内旋,手掌向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为弯曲,臀部伸直,健侧上肢:放在身上或枕头上,健侧下肢:保持踏步姿势,放枕头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略为屈曲,【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训练】,肩关节:内旋、外旋、屈曲、外展、上抬

8、肘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腕关节的背伸运动指关节:手指的屈曲、伸展、拇指掌侧外展髋关节:伸展、屈曲、内旋、外展踝关节:背屈训练趾关节训练:,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训练原则,1、一般可在发病后2-3日进行,仰卧位,先做健侧,后做患侧。 2、手法轻柔适度,避免产生疼痛,一般在无痛范围内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不得出现超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特殊关节如肩关节在软瘫期仅完成ROM的50% 4、手法的速度要缓慢、有节奏,一般一个动作需要3-5秒 5、活动某一个关节时,近端关节必须予以固定。 6、每日训练二次,各关节的诸运动方向均要进行训练,每种运动模式做3-5次为宜。(注:当运动功能改善后,

9、可由发病初期的Bid改为Qd,直到终止训练),【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训练】,肩关节:内旋和外旋 屈曲和外展,Bobath握手,单桥运动,双桥运动,牵张腘绳肌,牵张跟腱,预防足下垂,翻身训练向健侧翻身(1),要点: 1.偏瘫侧膝关节屈曲 2.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3.方法:同时翻转肩和臀部,翻身训练向健侧翻身(2),要点: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2.病人屈膝平躺;足跟紧着床铺3.方法:一手将膝关节向下托,另一手 翻转骨盆,接着就着枕头移动肩关节, 使病人翻转,翻身训练向患侧翻身,要点: 1.床铺必须尽量平整 2.病人屈膝平躺;足跟紧着床铺 3.方法:一手将膝关节向下托,另一手翻转骨盆接着就着枕头移动肩关节,使病人翻转,坐起训练,先翻向健侧,用健侧肘、手撑床起身,坐起,站立训练,当下肢肌力达3级以上时可进行站立训练如背靠墙、扶拐 站立时护士在患者患侧保护 站立时间由几秒逐渐增加,循序渐进,步行训练,能站立1015分钟,可开始进行步行训练从原地踏步到缓慢小步行走及时纠正不良步态:足内翻等,日常生活训练,练习自己刷牙、梳头、洗脸等 尽可能给予辅助而不是替代,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