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1345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与老子》课件3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提示:1.两条线索:一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2.分析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善于分析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导 言,第一课 孔子和老子,一、孔子的学说,孔子简介:,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主要活动:,1.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扩大教育范围,促进社会发展。,2.总结了一套先进的教学方法。,3.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孔子的历史地位,1.变迁:,2.对我国的政治、伦理、文化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春秋战国和秦朝不受重视;经历代不断创新改造,汉朝至清朝一直是正统思想;,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问题探究,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

3、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求仁的境界。,3.为政以德(政治思想),“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人民。“礼”治的同时,改良政治。,4.鬼神观(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并主张把探讨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放到首位。,思考:这一做法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问题探究,孔子有这样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什么他的主张却不被统治者采纳呢?,问题: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2.当时各国的国君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但为何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春秋时期社会混乱

4、、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不符合诸侯的需要,因而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这也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仁礼德”的思想本身有进步性的一面,后经发展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5.教育思想,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等。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孔子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取代公有;铁犁牛耕的使用,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

5、,“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学术下移,私学兴办,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春秋时期社会混乱、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不符合诸侯的需要,因而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这也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拜谒老子,二、老子及道家思想,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东周典藏史官,主要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中。,1.探讨宇宙自然的本源和规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是凌驾于天的世间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6、,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

7、来。,思考:你认为老子的思想有局限性吗?,政治:道家与政治,汉初黄老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 在汉文帝、景帝时期,由于二帝都以道治国,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与民休息,使国家长时间处于安定的状态,人民的生产日渐提高,国家日趋繁荣,史称“文景之治”。,老子:影响力,1.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探讨宇宙起源的哲学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2.“无为而治”的主张有消极的因素。,老子的思想影响(如何评价?),老子与孔子的思想有何异同?,相同点:,都反对苛政和过度压迫百姓;,老子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宇宙本体论;孔子重人与人的关系,由此建立了伦理学;,不同点:,在治国方案上:孔子主张以德

8、治民,维护礼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对“礼”持否定态度;,都为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方案;,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都不迷信“天命”,远鬼神而重人事;,孔子的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知识结构,孔子,思想:“仁”和“礼”,政治:“为政以德” 改良政治,教育:,有教无类,材施教因,实事求是,温故知新、坚持不懈,学思结合、当仁不让,老子,哲学:“道” 辩证法思想,政治:“无为而治”,儒家,道家,仁、礼、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对鬼神敬而远之,道是万物本原 辩证法,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注重学习方法,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复习巩固,梳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