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1090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体质调养ppt课件(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体质调养,一、什么是养生?,循序渐进 辨体养生,生命身形 精神心理,金,木,土,水,火,肺,肾,肝,心,脾,一、中医体质的基本概念,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源于父母,生存于环境和自我耕耘所形成的土壤上,不同的土壤带给我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呵护生命、关注健康、养生保健,就要先了解、关注自己的体质。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对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后对治疗的反应和预后转归。关爱体质、调整体质,可以减少易发某类疾病的倾向,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治未病。,源于父母,环境影响,体质,预后转归,治疗反应,易感性,关爱体质,调整体质,治 未 病,(一)什么是体质,所谓体质,是指在人的生 命过程中,在先

2、天禀赋和后天 获得的基础上,在其生长发育 和衰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 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 心理及生理功能上相对稳定的 特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在人类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个体 差异。,(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大基本因素。体质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包含形、神两大部分。 形主要是形态结构,比如肌肉、骨骼、五脏、五官、皮肤、毛发、血脉等,也就是人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部分。 神包括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水谷营养在体内吸收利用转化排泄、性格特点、精神活动、情绪反应、睡眠等。,体质,形:肌肉 骨骼 五脏 五官 皮

3、肤 毛发 血脉等,神:功能活动、物质代谢过程、性格心理精神等,先天禀赋,后天调养,有形无神是尸体,有神无形是幽灵,形神相合则生命诞生,形神和谐则健康,形神不和则生疾病,形神分离即死亡。,(三)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1、望 看形体:胖则多实(痰湿),瘦则多虚(阴虚)。看神气:静多偏虚,喋喋不休多内热 看面色:暗多瘀血,白则多虚看舌象:红则多热,苔厚则湿 看眼睛:无神则虚,浑浊多湿,(三)中医自古就重视辨体识病,(2)闻听声音:语音低微,多中气不足。闻味道:异味较大,非热即温。 (3)问问二便:尿黄多热,便溏脾虚。问寒热:阳虚外寒,阴虚内热。问汗液:自汗多气虚,盗汗多阴虚。问经带:痛经多瘀,带黄

4、湿热。 (4)切虚脉多气虚,滑脉多痰饮。,(四)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黄帝内经中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的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内经灵枢的阴阳二十五人篇中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等,归纳出木、土、火、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而通天篇则根据人体体质的阴阳胜衰,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类型。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继承内经有关体质学说的理论,创造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寓体质学说于辨证论治中。 王叔和的脉学专著脉经也十分强调诊脉要注意体质特征。,(四)体质学说与养生的关系,著名药王唐代孙思邈指出分析脉形要参考体质特征,不能惟以脉辨

5、病。 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非常注意患者的体质类型,并认为根据体质类型确立治疗大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 此外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的体质不同,所患的病症也不同。,二、辨体养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治病,了解你自己,-读懂你的身体 靠本人,农民读懂大地,丰收,你是什么体质?,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阴虚体质,特禀(过敏)体质,气郁体质,平和体质,09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社会环境,內在环境,三、不同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三、不同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1.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即“禀赋”。包括遗传和胎儿 在母体里的发育营养状况。父母的

6、体质特 征通过遗传,使后代具有类似父母的个体 特点,是先天因素的一个方面,而胎儿的 发育营养状况、对体质特点的形成也起着 重要的作用。,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2.地理环境因素,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由于 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生活条 件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人的体 质。因此,中医学在体质养生上也强调 “因地制宜”。,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3.饮食营养因素,体质不仅与先天禀赋有关,而且依 赖于后天水谷的滋养,水谷是人体不断 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营养不当,也 会引起人体发病。虽然五味本身不能致 病,但一旦它们因为数量的积蓄,改变 了机体的适应能力便可诱发疾病。,2.饮食及生活起居不当易

7、出现体质偏颇,如:,营养过剩,营养不足,长期吃辣,促生痰湿体质,促生气虚或阳虚体质,加重湿热和阴虚体质,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2.饮食及生活起居不当易出现体质偏颇,如:,常食寒凉,常吃夜宵,身体过劳 过神,促生阳虚或瘀血体质,促生痰湿体质,促生为气虚体质,房劳过度,促生为阳虚体质,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4.性别因素,男子性多刚悍,女子性多柔 弱,男子以气为重,女子以血为先。 女子由于有经、带、胎、产的特 点,所以体质与男子不同。,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

8、衰,面皆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七,7-14-21-28-35,35岁,花? 渣?,生,长,化,收,藏,龙? 虫?,男八,8 16 24 32 -40,40岁,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5.年龄因素,体

9、质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1)小儿体质特点: 小儿为纯阳之体。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小儿多五脏有余而不足(肝常有余,心火有余;脾常不足,肺脏娇嫩,肾常亏虚)。,肝常有余,心火有余,肾常亏虚,脾常不足,肺脏娇嫩,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5.年龄因素,(2)青年体质特点:肾气旺盛,机体发育渐趋成熟。(3)中年体质特点:脏腑功能减退,阴阳气血失调。(4)更年期体质特点:全身各系统的功能衰退,生 理活动转向低谷。(5)老年体质特点:精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体质差异形成的原因 6.精神因素,人的精神状态,由于能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 所以也可以改变体质。强烈的精神刺激可直接损伤 人的机体结构,使

10、健康体质的基础发生动摇。“怒 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 肾”,即说明了情志的异常变化伤及内在脏腑。,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思伤脾,忧伤肺,二、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首犯气分,继而影响血分,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常。 素问.举痛论:“百病皆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七情以怒、思、恐影响较著。怒 抑郁忿怒-气滞不上,气逆冲上血分病变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经行吐衄,缺乳,癥瘕,思 忧思不解,积念在心-气结,气机不畅,气结血滞闭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月经不调,癥瘕,恐 惊恐过度-气下、气乱失去对血的统摄

11、和调控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体质的变化决定健康的变化,由此可见体质类型决定健康状况,因此养生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体现个体差异,绝不能所有的人都按照相同的方法养生保健。只有了解自身的体质,才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对话,才会有一个良好的生命体验,才能走过健康幸福的一生。,四、不同体质产生的健康问题,健康问题,1、气短乏力-气虚体质,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 眼花头昏 面白心悸 呼吸气短 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按摩足三里 吃点西洋参 黄芪、山药 玉屏风散,易患感冒 病后虚弱 不易康复 内脏下垂 虚劳等病,表现,易患,防治,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总

12、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理论回顾,包括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的减退,从而导致机体的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现象。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劳伤过度而耗损(“劳则气耗”),或久病不复,或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减退,气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气的分类,气的生成、分类及其分布、组成、功能小结表历经三焦化生 分布: 藏于肾中 布达全身先天之精气肾 元气 推动、激发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养 功能:推动激发全身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活动充 组成精专柔和之气 营气 分布行于脉中 水谷之精气脾胃 化生

13、血液功能 营养全身营运血液组成慓疾滑利之气卫气 分布行于脉外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功能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司汗孔开合、控制汗液排泄、调节体温分布积于胸中、贯注心肺自然界之清气肺 宗气 走息道司呼吸呼吸、语言、发音有关功能贯心脉行气血肢体运动有关,气虚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 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 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 气虚则无力以率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 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脏腑之气亏虚的独特

14、表现,肺气虚:呼吸短促、少气懒言、音低等症突出,并有咳嗽、咯痰等症。 心气虚:气短、心悸怔忡、精神萎顿等症突出,并有脉结代、或迟或数,但虚软无力、心神不宁等症。 脾胃气虚: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四肢倦怠,食欲减退等症突出,并多伴有脘腹胀闷、消化不良、大便溏薄及中气下陷脱肛、尿意频频等症。 肾气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并有腰膝酸软、便清长、性机能减退、舌淡润、尺脉虚弱等症,体质调养 气虚质:,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槟榔等。 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

15、荜拨、中指、紫苏叶、薄荷、荷叶; 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药膳调养,黄芪童子鸡:取童子鸡1只洗净,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克,取一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可益气补虚。 山药粥:将山药30克和粳米180克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此粥具有补中益气、益肺固精、强身健体的作用。,药膳调养,中药调补注意:,中药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大枣、黄芪等。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 肾气虚,宜服肾气丸。,气虚调体要点:,1、把握剂量,不可峻补:气虚者使用人参补气强质应循序渐进,或配伍其他方药使用,盖气有余便是火,甚勿补之太过; 2、补气佐以理气:补气药易于壅滞气机,若有痰湿者要与化痰祛湿药同用,或少佐理气行滞之品; 3补气需防虚中夹实:其脏腑功能娇嫩,常因外邪或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证,当需顾及。 养生原则:补肺、脾、肾之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