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5409891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之:东汉辞赋、散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东汉辞赋,东汉时期,文人往往直接或较间接地取材突出的社会问题。以抒情赋为主抒发感情,辞赋风格深邃冷峻、平正典雅,句式骈俪对偶。,第一节 京都赋的崛起,西汉末东汉初,汉赋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方面表现出新的迹象与发展趋势。京都赋的崛起是其中的一个鲜明标志。 京都赋起源于扬雄的蜀都赋。 光武帝定都洛阳,而不回迁长安,为文学家普遍关注。 班固的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创作格局,为后世效仿。,两都赋在艺术表现方面吸收了司马相如和扬雄的成功经验(如上下篇相对比、主客问答、划分畛域、逐次铺叙展开等)。同时其创新在于: 1、突破了 “劝百讽一”的模式,其下篇东都赋通篇是讽喻、诱导。 2、详略有致,别具匠

2、心。既有总体概括,也有局部细描。作品的风格同其所描写的内容契合无间,并大量运用对偶句式。 两都赋在按空间方位铺陈时,用回环往复的笔法,第一次:外内,内外;第二次:内外,张衡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模仿两都赋,但其创作动机是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二京赋中:“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 凝聚了作者的创作宗旨。 二京赋中理性精神和充实的社会内容结合完美,超越前人。 新鲜内容:1、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事象;2、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两都赋与二京赋的异同: 异: 1、 两都赋题旨比较复杂,二京赋相对集中;2、 两都赋用回环往复的笔法写长安景物(2次循环), 二京赋只外内,内外

3、。 同: 1、用理性态度描写京都,在民俗事象与朝廷礼仪的处理上持相同的态度;都有审美判断和道德道德相疏离和矛盾的倾向。2、均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主方象征尊重客观事实,客方则隐入虚妄,故作者皆抑客扬主。,在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作品中,较具特色的作品还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 鲁灵光殿赋前一板块铺陈宫殿的本体特征,后一板块叙述宫殿的功能效应,两者之间贯穿灵异怪诞之气。,第二节 述行赋和抒情小赋 纪实性述行赋产生于西汉末,作者皆为作家兼史学家,有漫游经历,且所游地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述行赋所载地域连续密集、感情相对集中和文章有各自投射焦点的特点。 从性质分,衰世汉治乱,乱世叹兴亡,治世叹存没。 刘歆

4、的遂初赋是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关注社会治乱。 班彪北征赋乱世叹兴亡。 班昭东征赋是则探讨“身既没而名存”。,蔡邕的述行赋亦是叹治乱的作品,其感情波动由弱到强。 班固的通幽志和张衡的思玄赋很大程度地推动了抒情小赋的勃兴。 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其艺术魅力在于“真”。 东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弥衡的鹦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东汉抒情赋以知命为解脱,在不时出现出隐逸倾向的同时,又积极参与现实,关心时政民生。,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散文中,汉书和吴越春秋在历史散文中有很高文学成就;政论散文以论衡和潜夫论为代表。游记与碑文等新形式也开始出现。,第一节 汉书 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

5、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史记并称。 史记最精彩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而汉书的精华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班固(32-92)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初继其父班彪从事史记后传写作,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弟超上书力辩,得释。后召为兰台令史,转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完成其父所著书,历二十馀年,修成汉书。文辞渊雅,叙事详赡,继司马迁之后,整齐了纪传体史书形式,并开创了 “ 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善作辞赋,有两都赋等。又曾编撰白虎通义,记录章帝建初四年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永元元年(公元89年)从大将军窦宪击匈奴,为中护军。后宪因擅权被杀

6、,遭牵连,死于狱中。所著后人辑有班兰台集。,史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汉之际的战将和谋士。汉书最出色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他们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史记除世家外基本以写单人为主;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庭的历史,以家庭的兴衰显社会变迁。 史记悲剧色彩浓郁,汉书悲剧人物数量不如史记多,但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和苏武的传记悲剧气氛很重。,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 1、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有助于读

7、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 3、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 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凡属传闻 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总之,汉书有精细的笔法,有自己固定的叙事规则,以谨严取胜,从而 形成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第二节 吴越春秋 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赵晔撰。其书今存十卷,主要 叙述吴越争霸的故事,前五卷以吴为主,后五卷以越为主。 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吴越春秋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引人入胜。 吴越春秋的许多故事荒幻离奇,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这主要来源于吸收了

8、许多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吴越春秋注重人物形象刻画,几位主要人物都个性非常突出,尤以伍子胥的形象最为丰满。,东汉的另一部历史散文越绝书的许多内容和吴越春秋相同,区别在于,越绝书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而是独立成篇, 显得比较松散。除讲述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面的专章,给人以 驳杂之感。 吴越之民重剑轻死,信巫淫祀, 这两部历史散文中曲折的故事情节、荒幻的神话传说、强烈的复仇意识和崇武尚 勇的义侠形象,,第三节 论衡和潜夫论 在东汉的政论散文中,王充(?)的论衡从内容到表述方式 都别具一格。创作目的是要使语言的表 达轻重得体,合乎实际,提出辨别真伪的标准, 从开始的逢遇篇到 物势篇共

9、篇,围绕着自身的困扰而展开。 这些专论体现了王充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同时又流露他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 最能代表王充疾虚宗旨的是“九虚”、“三增”、论死、订鬼诸篇。,论衡一书是论辩性著作,是一部“实论”型散文。作者用事实说话,援引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驳各种虚妄之论。 论衡的用词朴实无华,不重雕琢,文不摹拟前人,完全根据 内容的需要组织文辞,富有创新精神。 论衡一书以疾虚妄为宗旨,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上的原因,其中 也有许多局限。 王符的潜夫论和王充的论衡都成书于东汉中期,也是一部愤世嫉俗 之作,对当时社会上各种丑恶现象及不合理的制度多有指斥,切中时弊。在议论 政治上的得失时,往往采用正反对

10、照和排比的笔法,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东汉碑文和秦代刻石铭文有渊源关系,但东汉碑文不像秦刻石铭文那样凝重 呆板,而是不时有清丽之作。 蔡邕的碑文在东汉最为著名,成就尤高。郭有道碑和陈太丘碑是蔡邕碑文的代表作,历来受人称道。其文学价值在于从人物鉴赏的角度撰写碑文。 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第七章 东汉文人诗,五言取代传统的四言成为新的 诗歌样式,完整的七言诗篇也开始产生。东汉文人诗多数独立成篇,还有一些附 在赋的结尾,作为赋的一部分而保存到今天。,第一节 班固、张衡、秦嘉的诗,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写西汉缇萦救父 事。 班固的竹扇

11、赋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原当系于赋尾。 班固是东汉较早创作五、七言诗的文人,其诗都以叙事为主。 张衡是在班固之后继续创作五、七言诗的著名文人,并且取得重要成就。他 的同声歌是一篇很有特色的作品,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具一格。,同声歌 张衡 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汤。 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绸缪主中馈,奉礼助烝尝。 思为宛篛(ru,“箬竹”)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帐子),在上卫风霜。 洒扫清枕席,鞮(d,皮鞋)芬以清香。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 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 北朝民歌折杨柳辞

12、: “腹中愁不乐,愿为郎马鞭。出入环郎臂,蹀座郎膝边。”,张衡的四愁诗是经过改造的骚体,是骚体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得离骚之神韵,是后代七言歌行的先声。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这三首诗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第二节 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 桓帝以前,东汉文人诗歌表现的是温柔敦厚的 中和之美。东汉文人诗的最后阶段,是以对现实的猛烈批判而告终。 郦炎的作品今存五言体见志诗二首,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文质道所贵,遭

13、时用有嘉。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见志诗之二),赵壹的疾邪诗二首均是五言,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以秦客、鲁生 对唱的形式出现,二人各申己志。所表达的感情在东汉文人诗中最为激烈。 疾邪诗之一 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蔡邕的翠鸟诗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蔡邕因议朝政得罪,几被杀害。后与家属髡钳徙朔方,其仇家又沿途使人行刺,幸得善人保护,得免于死。后“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翠鸟诗 庭陬(zu)有若榴,绿叶含

14、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古诗十九首 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其基本内容。在中国古代具有普 遍性和典型意义,千百年来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 古诗十九首思乡焦点则集中在妻子身上,乡情和男女恋情是融汇在一起的。(明月何皎皎),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反复予以申诉建功立业,步入仕

15、途。 之四今日良宴会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求宦失败者,从努力实现人生不朽到满足于耳目口腹之欲,他们是在寻求某种补偿,话语虽达 观,深层的悲哀仍然可以感受到。 之十三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所展示的思妇心态也是复杂多

16、样的。盼夫早归落空之后,各自反应不同。共同特点是重在表现思妇独 处的精神苦闷,她们担心游子喜新厌旧,担心自己的真情不被对方省察,担心外力离间。 之十三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古诗十九首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诗的作者 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 1、永恆与有限的关系。以外物的永恆反衬人生的有限。 之十三驱车上东门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