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07883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3 预防的护理新进展(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护理新进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 )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背景,80%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与留置导尿相关 15%-25%住院患者需留置导尿管 延长住院天数 增加住院费用 17%-69%通过标准操作流程可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方面: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 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 :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感染途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

2、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诊断标准,留置导尿管拔出48小时内采取尿液标本的患者 至少符合以下1项 体温38 尿频、尿急 排尿困难 耻骨上压痛 肋脊角疼痛或压痛,诊断标准,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3cfu/ml。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

3、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诊断标准,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l,CAUTI预后,大部分CAUTI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通 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导尿管拔除后 即可自然痊愈。在高危病人中持续的感染可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血症。,预防措施,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插管无菌操作 正确的导尿管护理 管理,导尿管的合理使用,严格掌握插管指征(IB) 高危人群:女性、高龄、免疫缺陷者,导尿管的合理使用,留置导尿指征(IB) 急性尿潴留或膀胱出口梗阻 危重患者需记录

4、精确尿量 尿失禁患者辅助开放性伤口、腹部伤口的愈合 长期体位限制(骨盆骨折) 终末期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导尿管的合理使用,术前留置导尿指征(IB) 行泌尿系统手术或泌尿生殖系统相关手术 手术持续时间长 手术期间有大量补液或使用利尿剂 手术期间需检测尿量,导尿管的合理使用,非留置导尿指征(IB) 尿失禁患者使用留置导尿管代替日常护理 能自行排空膀胱的患者收集尿液培养或其他诊断性试验 手术患者必要时使用,不是常规 术后无禁忌症应尽早拔管,最好在术后24小时内拔管,导尿管的合理使用,留置导尿方法 外部导管(II)没有尿潴留及膀胱出口梗阻能合作的男性患者 间歇导尿 1.长期留置导尿(脊柱损伤) 2.膀胱

5、排空功能障碍 3.脊柱脊膜膨出及神经源性膀胱儿童,导尿管的合理使用,导尿管材质 抗生素涂层导尿管(IB) 亲水性导尿管(间歇导尿患者)(II) 硅胶导管(长期导尿易发生阻塞患者)(II) 进一步研究(III) 1.尿道内支架 2.耻骨上插管 3.导尿管阀门,导尿管的合理使用,最适合短期使用的导尿管塑料导尿管,乳胶导尿管,PTFE-涂膜乳胶导尿管 最适合长期使用导尿管 弹力硅胶涂膜乳胶导尿管,100%硅胶导尿管,水凝胶涂膜乳胶导尿管。,尿管型号的选择 1.普通导尿选择1418F的双腔气囊导尿管. 2.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女性衰竭病人,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尿管. 3.前列腺肥大的病人,由于尿道粘

6、膜弹性差,比较薄脆,容易引起尿道粘膜破裂,应选择型号较细尿管. 4.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手术后需要通畅引流以防止导尿管堵塞引起继发性出血,选择1822F的双腔或三腔气囊尿管.,导尿管的合理使用,导尿管的合理使用,(1)单腔导尿管: 留取中段尿、膀胱灌注治疗以及暂时解除尿潴留。 (2)双腔导尿管: 距离尿管头约2.5cm处有一小气囊,它具有固定简单、牢固、不易污染等特点。 (3)三腔导尿管: 用于膀胱冲洗或向膀胱内滴药。,导尿管的合理使用,尽量减少导尿管的留置时间(IB) 1.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 2.护士拔除不必要的导尿管,预防措施,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插管无菌操作 正确的导尿管护理 管理

7、,插管无菌操作,专业人员(IB) 手卫生(IB) 无菌操作、消毒设备 1.消毒手套、孔巾、尿道口及周围皮肤粘膜消毒(IB) 2.使用一次性润滑油。含杀菌作用的润滑剂不常规使用(IB)进一步研究插管前杀菌剂、消毒水、生理盐水进行尿道周围消毒比较,插管无菌操作,老年前列腺肥大的插管:插管时遇到阻力,是因为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段尿道弯曲、伸长。致使导尿管受阻,可以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由尿道口注入,起到松弛尿道肌肉,减轻疼痛引起的尿道括约肌痉挛,利于插管成功.,插管无菌操作,高龄女病人插管:由于肌肉结缔组织萎缩,萎缩的阴道牵拉尿道口使之陷于阴道壁之中,尿道口暴露困难,左手食指、中指并拢,伸于阴道2cm,将阴

8、道前壁拉紧外翻,即可以找到尿道口.,插管无菌操作,尿道外括约肌痉挛 :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强烈收缩,此时暂不动导尿管,等数分钟后再插管,或插管时令病人张口呵气,必要时经尿道外口注入石蜡油5ml,再进行插管.,预防措施,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插管无菌操作 正确的导尿管护理 管理,正确的导尿管护理,操作时刻适当使用标准预防措施如手套、围裙等(IB) 适当固定导尿管避免导尿管移动及其对尿道牵拉(IB),正确的导尿管护理,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留置导管的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同一房间或住相邻的 床位。(IB),正确的导尿管护理,保持引流系统密闭 1.若出现污染或密闭性破坏,立

9、即更换(IB) 2.使用密闭的引流系统(II) 保持引流通畅(IB) 1.引流管不打结 2.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不直接接触地面 3.及时排空集尿袋,正确的导尿管护理,不推荐 常规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IB) 杀菌剂清洁尿道周围(IB) 常规使用复杂的尿液收集系统(II) 常规更换尿管(II) 膀胱灌注(II) 集尿袋常规使用抗生素杀菌剂灌注(II),导尿管梗阻的处理,更换导尿管(IB) 进一步研究(III)酸性液冲管、口服脲酶抑制剂使用便携式超声设备,标本采集,不推荐培养(IB) 集尿袋的尿液 导尿管末端的尿液 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常规尿培养,标本采集,专门的采样端口(IB) 酒精消毒(IB)必要

10、时,可先夹住尿管 无菌注射器(IB) 无菌杯或试管(IB) 1.标记注明尿液采自留置导尿管 2.运送30分不能送往实验室,将标本冷藏,标本采集,预防措施,导尿管的合理使用 插管无菌操作 正确的导尿管护理 管理,管理,指南的制定 教育、培训 监测 持续质量改进,制定指南,导尿管的正确使用、插管技术、留置导尿管护理(IB) 护士直接拔除不必要导尿管相关指南(IB) 监测指南(IB),制定指南,系统性文件:统一格式(II) 1.插管指征、插管日期、时间、插管人姓名、导尿管拔除日期、时间 2.留置导尿管相关信息 3.电子化搜索,教育、培训,插管、拔管指征(IB) 留置导尿管的选择(IB) 插管、拔管技

11、术(IB) 留置导尿管护理(IB) 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处理(IB) 监测培训(IB),监测,训练有素的监测人员及设备支持(IB) 选择目标人群(II) 诊断标准:CDC/NISN 监测内容(IB) 1.发病率(每1000个导管日发生CAUTI的病例数) 2.继发血流感染率(每1000个导管日继发于CAUTI的血流感染率为例数) 3.导管使用率(导尿管床日数/病区总床日数*100),监测,无症状性菌尿的患者不推荐常规监测(II) 定期(每季度)反馈监测结果(II) 目的,1.降低CAUTI率,2.建立基线感染率数据,3.说服临床人员,4.发现CAUTI的危险因素,持续质量改进,正确留置导尿、手卫生、导尿管护理的教育及效果反馈(IB) 围手术期留置导尿的指征及术后尿潴留的处理(IB) 尽早拔除不必要的导尿管(IB),CAUTI防治的长期性,人与微生物共生;感染是许多疾病的最终必然结局。 一旦放松对医院感染的监控和预防卷土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