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40461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嫂、新生儿常见病护理(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常见病护理,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黄霞 2013年4月20日,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称新生儿期。 这一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如产伤、窒息、溶血、感染、硬肿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 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一周为高,占新生儿死亡的70%。,新生儿特点,新手妈妈们往往面对小宝宝的异常不知所措。新生儿疾病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细心的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是正常还是异常,有病了大约是常见病的哪一种,应怎样去就医,要做到心中有数。下面我们详细了解有关新生儿疾病的种类、

2、症状及家长的应对方法。,主 要 内 容,一、新生儿发热 五、新生儿脐炎 二、新生儿腹泻 六、鹅口疮 三、新生儿呕吐 七、新生儿黄疸 四、新生儿湿疹 八、新生儿臀红 ,根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 :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1.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4000g。 2.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2500g。其中出生体重不足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不足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3.巨大儿 :出生体重超过4000g。,巨大儿,正常体重

3、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韩国体重最小的双胞胎姐妹,出生于三星汉城医院 胎龄:26W 体重:434g、 540g,世界 上存 活的 最小 体重 的早 产儿,鲁迈萨,女,2004年9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梅伍德 洛约拉大学医疗中心 胎龄:26W;体重:243.8G;身长:24.7CM,4个月,世界上存活的出生体重最小的早产儿,世界上存活的胎龄最小的早产儿,阿米利娅,2006年月日出生于美国迈阿密儿童浸礼医院 胎龄:216W 体重:280.0G 身长:24.0CM,世界上存活的胎龄 最小的早产儿,世界上存活的 胎龄最小的早产儿,4个月出院,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

4、疸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1.生理性体重下降,正常新生儿体重早期变化,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皮肤无黄染 生理性黄疸,2.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3.乳腺肿大和假月经,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假月经,马牙,4.马牙和“螳螂嘴”,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脂肪垫 “螳螂嘴”,新生儿粟粒疹,5.新生儿粟粒疹,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与护理,一、发 热,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37.5-38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在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体温下午比上午稍高(0.5 以内),这是正常现象。 怎样知道新生儿是否发热呢?,发 热,

5、【观察】 1、发现孩子面红、唇干、烦闹、呼吸气粗、吃奶时口鼻出热气。 2、用手背扪额、背部,以及手脚发烫。 3、体温表测定更准确,测腋下温3-5分钟。,温水擦浴新生儿最佳降温法,新生儿正常体温3637此时体内耗氧量最低。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714次/分,而耗氧量增加7%,下降1可减少耗氧量6%,39以上为高热(俗称发烧),体温达41时可出现抽搐,42时因酶活性减退可致不可逆性脑损害。,由于解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毛细血管脆性,延长出血时间等毒副作用,对新生儿血液、消化、泌尿系统都有一定损害,所以医生多不主张用药物退热。最好的方法是物理降温。,发热的处理,首先要解褓散热,调节室温,室温应保

6、持在20-22之间。孩子发热时,如继续包裹捂汗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可造成缺氧窒息。正确的方法是解开包被,暴露头颈及四肢,只用小毛巾被包裹躯干就可以了。然后用温水擦浴。当孩子发烧时,切莫滥用解热药,宜应用温水擦浴。若体温仍不下降,应及时上医院治疗,因为新生儿头部皮肤占全身皮肤的20.8%,消耗热量为全身总热量的50%,头部散热为全身总散热量的40%。因而温水擦浴部位应以头颈部为主,以上肢腋窝辅助退热最为理想。擦浴水温与体温相当即可,千万莫要烫伤孩子。擦浴时也不可用力过大,动作要轻柔,用力要以上肢皮肤微红为度,降温时还要注意保暖,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切忌过度降温造成体温不升。此外,值得

7、注意的是,新生儿不宜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浴,以免乙醇中毒和抽搐。,小儿发热惊厥,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 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1)惊厥原因,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惊厥:颅内感染、颅外感染。 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如颅脑损伤、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等。 高热惊厥为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2)小儿惊厥的表现,有的只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 潮红; 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小儿惊厥的表现,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

8、。,小儿惊厥的表现,惊厥多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头后仰,面肌及四肢肌肉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个别可伴喉痉挛、呼吸暂停,面色发青,口吐泡沫。 惊厥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数秒钟至十几分钟,惊厥时间长可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小儿惊厥急救处理,出现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松解领扣,头偏向一侧,或使病儿侧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以免引起窒息。 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齿之间(如没有压舌松可用铝匙柄外面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时不可刺激患儿,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注意: 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

9、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有高热时,应给立即就诊。,二、新生儿消化不良,新生儿消化不良,【原因】 1、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消化能力差,同时新生儿生长发育迅速,食量增加快,营养需求高,胃肠道负担重,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2、人工喂养中,奶量增加太多或突然从母乳喂养改为人工喂养,外界环境过热、过冷,都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而发生消化不良。 3、对牛奶过敏。,新生儿消化不良,【如何判断消化不良】 如果新生儿便次增多,而且大便呈稀水样,混有奶瓣,且状态不好,哭闹增加,体重不增,就要考虑。 判断指标是:一看大便形状,二看大便次数,三看新生儿状态,四看体重增长情况(一个月增长600-1000克)。,新生儿

10、消化不良,【消化不良的护理】 1、及时调整喂奶量,在一两天内减少每次喂奶量。 2、尽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的暂时改为单纯喂养。 3、做腹部抚触。 4、用用益生菌。,新生儿腹泻,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很少发生腹泻,这是因为母乳不仅营养成分比例恰当,适合于新生儿的需要,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防止腹泻的发生。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常因牛奶放置时间过长变质或食具消毒不严而造成消化道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气候骤变、奶粉冲配不当造成新生儿消化功能紊乱,发生腹泻。,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新生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肠道的免疫力就更低,当肠道感染时,没有能力去减弱和中和细菌的毒力。

11、新生儿的大便性状因吃进的食物不同而有差异。如吃母乳的大便多呈金黄色糊状,每日24次。喂配方奶的宝宝大便多为浅黄色或土灰色,比较干一些,每日12次。 如果新生儿大便次数比原来增多,每日45次以上,而且大便性质异常,呈蛋花样或水样,带有大量奶瓣,食欲减退,精神不好,体重下降,通过饮食调整,不易好转,这时候妈妈就要注意!,新生儿腹泻的原因,1、喂养不当:喂养次数太多、每次的量较大,或过早添加大量淀粉类的食品,人工喂养时配方奶或牛奶的温度偏热或偏冷,都可造成肠道蠕动增加,大便次数增多。,新生儿腹泻的原因,2、感染(细菌,病毒等):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最常见,严重者常常威胁生命。途径主要是喂养时母

12、亲的乳头或内衣不卫生,手洗得不干净或配方奶、牛奶喂养时所用器皿不干净,将细菌或病毒带给新生儿引起腹泻。有时家中有感冒病人,也会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引起肠炎。有的新生儿患呼吸道疾病如肺炎,也会因抵抗性减弱或者毒素作用于肠道,而引起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腹泻的原因,3、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成熟:足月儿的消化酶除胰淀粉酶外已足够消化蛋白质和脂肪,而早产儿各种消化酶均不足,胆酸分泌较少,不能将脂肪乳化。同时新生儿发育又比较快,所需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或护理不当,过早地喂养奶糕、米粉等食物,就可引起腹泻。,新生儿腹泻,腹泻最怕脱水:轻症患儿可仅表现单纯的胃肠道的症状,大便为黄绿色,可带有少量粘液,有酸臭

13、味,呈薄糊状,每天大便约6次以下;重症腹泻同时还出现低烧、吃奶差、呕吐、精神弱、轻度腹胀、哭闹、唇干、前囟门凹陷;严重时大便呈稀水样,腹泻次数可增加达到每天1020次。甚至伴有高烧、呕吐、尿少、嗜睡,及早到医院就诊 。,【溢奶】有很多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常常在吃奶后从口角边流出一些奶液,每天可有多次,这种情况叫“溢奶”。多见于喂奶后不久改变体位或给婴儿换尿布,除溢奶外,一般情况良好,小儿发育不受影响,这是正常现象。生后 6个月内自然消失。,新生儿呕吐,【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他和溢奶不同,呕吐时由于消化道和其它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

14、地从嘴里涌出。 新生儿呕吐,一般是新生儿生理特点所决定: (1)胃容量极小,胃的功能发育不够成熟; (2)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奶水容易反流,引起呕吐;,新生儿呕吐,【生理性呕吐】 主要表现: (1)喂养姿势不对、喂养不当、喂得过饱、喂奶时啼哭、吸空奶瓶、奶头过大或凹陷引起大量气体进入呕吐; (2)奶瓶喂养时橡皮奶头孔眼过大、吸奶过急和过快,喂奶后平卧或过多、过早翻动婴儿,引起呕吐。 护理:注意喂养姿势,不要喂的过饱,婴儿啼哭时不急于喂奶,不吸空奶瓶,喂完奶后,将新生儿抱伏在母亲的肩上,轻拍背部,让新生儿将吞入胃内的空气呃出,然后将婴儿右侧卧位放下。,新生儿呕吐,病理性呕吐 主要表现:(1)呕

15、吐奶水频繁,呕吐物有奶瓣或绿色胆汁,呕吐量多;(2)生下来就呕吐,无胎便排出,并伴有腹胀;(3)2-3周开始,呈进行性、持续性吐奶;(4)呕吐呈喷射性,吐奶为奶凝块,不含胆汁;(5)大便量较少,吐后饥饿感很强。 护理:上述呕吐表现可能是胃肠道感染、颅内病变、先天性肠道畸形(闭锁或狭窄)引起,应立即去医院诊治,否则会延误病情而带来严重的后果;,四、新生儿湿疹,新生儿湿疹,【湿疹临床表现】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面部头皮特别是双面颊和前额等部位出现一些皮疹,部分孩子患部有渗出或者脱屑,严重者会发展成疱疹,破溃结痂。 分布:在婴儿的脸部、眉毛之间、耳后、颈部、四肢。 变现为:最初为密集型的小疹及粟粒大小的丘

16、疹,很快形成小水泡,破溃后流失,形成点状糜烂面并黄色的结痂。 病情时轻时重、反反复复、常常易融合成片,向周围扩展。 瘙痒和刺痛难忍,宝宝因此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尤其在夜间加重。 一般1岁以后逐渐减轻,到2岁以后大多可以自愈。,新生儿湿疹,【湿疹病因】湿疹又名奶癣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与新生儿先天的体质有关。一般由蛋白质过敏、母亲吃鱼虾引起,多见于吃牛奶的孩子。 【湿疹的特点】湿疹的病程较长,有时轻、有时重,容易复发。,新生儿湿疹,【湿疹的治疗】 轻症宝宝。如果只是皮肤干燥,选用一些婴儿专用的润肤品即可。 症状稍重的宝宝。如果用普通的润肤品无法改善症状,医生会推荐使用湿疹软膏。 症状较重的宝宝。由于皮肤损害面积大,有渗出、糜烂、结痂,可以看医生给予清热解毒收敛的中药,使之干燥,去痂后,再用软膏凃擦。,新生儿湿疹【护理】,主要应该注意四个方面: 三个避免 饮食注意 洗浴注意 预防感染,新生儿湿疹【护理】,1、三个避免 避免接触化纤衣物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品。新生儿的衣物一定要选择纯棉制品,柔软、舒适、没有刺激性,以避免因为对上述物品过敏而引起湿疹。 避免环境过热。周围环境过热可能造成新生儿出汗,汗液的刺激以及温度高的环境易发生湿疹,也可使已发生的湿疹加重。 避免环境过湿。周围环境过湿可能造成新生儿湿疹发生或者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