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03054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病人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精品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脏病人 围术期管理的若干问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冠心病病人 麻醉前用药,理想的麻醉前用药应使病人入室呈嗑睡状,无焦虑、紧张,表情淡漠,对周围的一切均漠不关心 心率慢于70bpm,血压较在病房时低5%10% 无胸痛、胸闷等任何心血管方面的主观症状,冠心病人 麻醉前用药处方,适量的镇静或安定药 参考术前心率、血压变化情况及与心绞痛之间的关系,投入适量的阻滞药和/或钙通道阻滞药,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选择原则,劳力性心绞痛应以阻滞药为主 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给予钙通道阻滞药 术前心率偏快者,应加大阻滞药的药量 血压偏高者,可增加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 心绞痛多在凌晨发作,应以钙通

2、道阻滞药为主,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 选择原则,手术模式,在CPB下完成手术还是off-pump off-pump下手术,加大阻滞药的用量 术毕常规回ICU机械通气还是术毕气管拔管 术毕气管拔管,应加大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的用量,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 注意事项,冠心病病人一般对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难受良好 心功能低下、心脏扩大、合并室壁瘤、不能难受心率减慢、尤其高度依赖交感张力维持心排血量者, 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可促发循环灾难,阻滞药作为术前用药 的药物选择,充分考虑1选择性、内源性拟交感活性(ISA)及药代动力学 冠心病人不宜选用具有ISA作用的药物。而具有ISA作用的阻滞药则对瓣膜性心脏病

3、人有一定益处,阻滞药作为术前用药 的药物选择,美托洛尔为脂溶性,个体生物利用度差异显著。可通过血脑屏障 阿替洛尔为水溶性,半衰期长于美托洛尔 美托洛尔降压作用强于阿替洛尔,减慢心率作用弱于阿替洛尔 美托洛尔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对梗死心肌有保护作用,钙通道阻滞药作为术前用药 的药物选择,尼菲地平(nifedipine)虽是抗心绞痛的一线药物,但不适于单独作麻醉前用药。需与阻滞药合用 地尔硫卓为首选药物,但应注意个体化,瓣膜性心脏病 麻醉前用药,严重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的病人,术前必须控制心室率 在充分洋地黄准备的基础上,如心室率仍90/min,可谨慎给予小量的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首选阻滞药,血

4、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术前常用 可引起围术期顽固性低血压 术前应考虑停药,心脏病人 围术期循环动力学的管理,冠心病围术期 循环动力学的管理,原则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避免加重心肌缺血,避免增加心肌氧需(氧耗的因素,心肌氧耗的影响因素有: 心肌收缩力 心室壁张力,受其心室收缩压及舒张末压的影响 心率,围术期心肌氧需增加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血压升高和(或)心率增快所致 心率增快:增加心肌氧耗舒张时间缩短冠脉血流下降影响心肌血流的自动调节,围术期维持稳定的心率,避免心率增快(体外循环前心率慢于70bpm,停机和术后心率不超过90bpm),则明显有利于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动脉压对心

5、肌氧供、耗平衡起双重作用。血压升高增加氧耗;冠脉灌注压力增加改善心肌血供。血压的剧烈波动对心肌氧供耗平衡不利,围术期维持血压稳定,冠心病人的前负荷,左心每搏排血量与LVEDV密切相关,但LVEDV增加使LVEDP升高16mmHg以上则明显增加心肌氧耗 心排血量低下的病人应维持较高的LVEDP(1418mmHg)外,LVEDP不宜超过16mmHg(合并瓣膜病变者除外) 冠心病病人的最佳前负荷应为能维持循环和内环境稳定、保证组织脏器灌注的最低前负荷,冠心病人的心肌收缩力,心功能差者应维护心肌收缩力 术前无心肌梗死病史、心功能尚好者,应适度地抑制心肌的收缩力,尤其对左主干、冠脉病变广泛者,外科手术刺

6、激必然要激活交感神经反应,麻醉难以完全避免。强烈的刺激如气管插管、切皮、胸骨纵切等可伴有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使心肌缺血。不要总以单一麻醉来控制血液动力学,可给予抗心绞痛药来保护心肌,避免减少心肌氧供,心肌的氧供取决于冠脉的血流量及氧含量 冠脉的血流量取决于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及心室的舒张时间 冠心病病人自动调节的压力范围的下线上扬,围术期血压应维持较高水平,合并高血压者更应如此,Poisseuille公式,冠脉血流Q=r4P/8L(r半径,P驱动压,L管长,黏度) 冠脉口径的舒缩,以r的4次方影响冠脉的血流量 围术期降低冠脉张力,避免冠脉痉挛至关重要,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应力求做到,血压的变化(升高或

7、降低不应超过术前数值的20 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55mmHg MAP(以mmHg计)与心率的比值1;CPB前大于1.2 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尤其应避免在心率增快的同时血压下降,瓣膜性心脏病 循环动力学管理的原则,依病理生理改变及心功能不同而异 病理生理的共性为跨瓣膜血流异常使心腔的(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心脏的有效心输出量下降 关键是围术期尽量保护各种代偿机制来维持有效心输出量 处理应首先针对病变最严重的瓣膜,同时又要考虑另一病变瓣膜的情况,瓣膜狭窄为主要病变的管理原则,关键是避免心动过速,维持心率在100bpm以内 必须避免恶化肺循环高压的因素,必要时给予

8、前列腺素、硝酸甘油或吸入NO控制肺循环高压 因肺循环高压导致的右心功能衰竭所引起的低血压,须行强心治疗,不宜给予缩血管药物提升血压,以免加重肺循环高压,恶化右心衰竭,主动脉瓣膜狭窄的管理原则,须维持窦性心律 左心室肥厚、基础氧耗增加、冠脉灌注压降低、收缩期延长、舒张期冠脉灌注时间缩短,心肌氧供受损。麻醉处理类似冠心病,瓣膜关闭不全为主要病变的管理原则,维持较快的心率,以减少返流,避免心脏舒张期过负荷 降低左心后负荷,维持较低的外周阻力,以增加前向血流,减少返流 因心功能不全,需强心治疗,心力衰竭和低心排的治疗,由于该类病人可发生肾上腺素能受体脱敏感,故磷酸二脂酶抑制剂、钙通道增敏剂(左旋希门丹

9、 Levosimendan)有其特殊的治疗价值 由于衰竭的心脏需要代谢支持,大剂量的GIK液的治疗价值又重新引起重视。GIK可减少正性肌力药的需要量,降低围术期的死亡率和ICU的滞留时间,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病理生理,心室壁肌和室间隔增厚使左室流出道狭窄,致使左心室排血受阻 左室流出道梗阻发生在收缩期,梗阻的程度变异不定,随每次心搏而变化 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心室容量,降低血压的因素均加重梗阻 抑制心肌收缩力,增加前后负荷的因素则减轻梗阻,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 循环动力学管理原则,适度的麻醉抑制心肌的收缩力 避免应激反应 保持前后负荷,避免使用血管扩张药 维持“满意”的心率(略低于术前)和血压,

10、避免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具有特殊的治疗价值,心脏病人围术期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心律失常,循环动力学影响最为严重的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最为有效为心脏起搏器 不提倡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 某些手术应维持房室顺序起搏 法略四联症等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消除病因后,应阻滞药治疗,瓣膜性心脏病 围术期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心房纤颤 房颤病人的心室率应控制在70-80bpm 心室率较快的房颤,补加快速洋地黄药,小量阻滞药治疗 入手术室室率快,紧急大剂量麻醉性镇痛药诱导 瓣膜未置换前房颤心律不宜转为窦性心律 长间隙或室率较慢的房颤,停机前起搏器 停机前暂时的窦性心律,有利于血

11、流动力学,主动脉瓣病变心律失常,循环动力学(尤其AS)对窦性心律的依赖性强 单纯主动脉瓣病变为窦性心律。房颤可能合并其它心脏病或为终晚期 伴有室性早搏,提示心肌缺血 高动力性心律失常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效果良好 停机前应尽力恢复窦性心律。结性心律阿托品、异丙无效,氨茶碱治疗,冠心病 围术期心律失常,冠心病病人的心律失常由心肌缺血引起,心肌缺血加重常使之恶化 术前频发室性期外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麻醉中易于发生室颤 术前房性期外收缩,术后易于发生心房纤颤, 术前心房纤颤,麻醉中易于发生低血压,围术期心律失常处理的原则,严防仅治疗心电图而忽略病人及心律失常所引起的问题 处理时要考虑麻醉、通气的影

12、响 药物治疗心律失常之前,必需排除这些因素 决定治疗方案之前,须认识心律失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左室功能失常,难以耐受心率变化,过缓心率减少心排血量 心动过速可适当增加心排量,但心肌氧需的增加却难以耐受。另心动过速减少心室充盈时间,每搏量降低 心功能差避免过分交感兴奋。过分交感兴奋明显加重心肌缺血,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时心房收缩可达每搏量的35,丧失则心脏失代偿,应维持窦性心律,冠心病人围术期快速性心律失常对阻滞药反应良好 消除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之后,窦性心动过速用阻滞药治疗。效果不佳,可谨慎静注新斯的明。但由于冠状动脉张力的周期性变化,清晨不宜使用新斯的明,室性心律失常如与心肌缺

13、血有关,应积极进行抗缺血治疗,心肌缺血未改善之前,抗心律失常治疗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心脏高动力时心律失常应首先降低心肌氧耗,阻滞药或钙通道阻滞药即可消除室性期外收缩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缓慢心率时期外收缩可能具有逸搏性质,应首先提升心率,术中新发生的房颤对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影响须即刻治疗。首选为电击去颤。不宜一味用药物治疗,丧失救治机会 镁盐、胺碘酮、阻滞药对防治房颤可能有效 术后可能发生房颤者,术中应放置起搏器,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 抑制心肌收缩力原则,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剂量仅应抑制围术期刺激状态下心肌收缩力的增强。不应抑制静息、非刺激状态下的心肌收缩力 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剂量必须避免对心

14、功能差者的心肌收缩力的抑制,心脏复苏期间的心律失常,顽固性室颤:心脏复苏期体温34,血气、电介质正常、除颤电极板及除颤器工作正常,23次除颤不成功 常见情况:左室肥厚、心肌保护欠佳、冠心病、主动脉瓣病变、Marfan综合症等,心脏复苏期间顽固性 心律失常处理,首先检查血气、电介质,除颤电极板的大小及接触、除颤器有无故障 重新阻断升主动脉,灌注温血心脏停跳液,心电完全静止后再开放升主动脉 灌注压较低、心脏张力低、室颤波细小,应提升灌注压,增强心脏张力。室颤波粗大活跃后再行除颤。药物选用麻黄素、肾上腺素等,心脏复苏期间顽固性 心律失常处理,灌注压较高、心脏张力较强的顽固性室颤,可给予降低灌注压、心肌张力及应激性的药物,如维拉怕米、地尔硫卓等 灌注压不高、心脏张力较强的顽固性室颤,可给予阻滞药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