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40250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义医专推拿学摆动类手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摆动类手法,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 康复教研室 张润洪,推拿学,基础手法,摆动类手法是以腕、掌或指部在前臂的带动下做协调的连续摆动为主要特征的手法。 主要包括一指禅推法、 法和揉法。,概述,第一节、 一指禅推法,一、定义,一指禅推法是 以拇指指端、罗纹面或桡侧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肩放松,以肘为支点,通过前臂的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的协调摆动及拇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从而对受术部位产生轻重交替节律性刺激的一种手法。,二、分类,1. 一指禅指端推法:以拇指端为着力点操作。 2. 一指禅罗纹面推法:拇指指间关节固定在背伸位,以罗纹面为着力点。着力较稳、刚中带柔。 3. 一指禅偏峰推法:以拇指桡

2、侧为着力面,此法操作时食、中、无名、小指向前上方自然散开。轻快柔和,头面部常用。 4. 一指禅屈指推法:将拇指屈曲,以拇指指间关节着力。用于项部及骨缝小关节间隙。 5. 缠法: 动作要领同一指禅推法,每分钟200次以上,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外科痈肿等实热症。,三、操作,沉肩 垂肘 悬腕 指实掌虚 紧推慢移 频率:120160次/分,四、动作要领,1沉肩:肩关节放松。 2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使肘尖于最低点,肘尖距胸壁 20厘米,约3个拳头的距离。 3悬腕:腕关节自然悬曲,在保持腕关节 放松下,尽量使腕关节悬曲90度。 4 指实掌虚:拇指自然着力,使拇指罗纹面吸定于一点,不可摩擦。 手掌部

3、与其余四指放松,自然弯曲,掌心虚空。 5. 紧推慢移:摆动速度要快,移动速度要慢。,五、注意事项,1起始动作:手握空拳,拇指自然伸直,盖住拳眼,拇指吸定。 2力量来源:放松的力 3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4指实掌虚:外摆和回摆时,用力轻重为3:1 。称“摆三回一”。 5移动:紧推慢移。,六、临床应用,本法的特点是着力点面积小,作用力压强大,深透性强,刺激量的大小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是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的柔和刺激。 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及痛点操作。,功效: 具有舒经活络、调和营卫、祛瘀消积、开窍醒脑等功能。 临床上以颈项部、四肢关节部位以及头面部、胸腹等常用。尤以经络穴位为佳,即所谓循经络,推穴

4、道。因此,凡是经络阻滞、气血失调、营卫不和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所致的病症均可应用。 应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各科的多种疾患,尤以治疗头痛、失眠、面瘫、高血压、消化道疾病以及关节酸痛等症见长。,第二节、 法,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操作时由小指掌指关节背侧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以肘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前旋后,从而使小鱼际与手背在受术部位做连续不断的往返滚动,形成较柔和的滚压刺激的手法。,一、定义,二、分类,1. 掌背 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点;即通常所说的 法 。 2. 掌指关节 法:以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掌指关节背侧为吸定

5、点;又称立 法。 3. 小鱼际 法:以掌侧小鱼际着力,操作同 法相似,本法接触面狭长,动作柔和,刺激量小。又称侧 法。 4. 前臂 法:以前臂尺侧吸定,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作主动摆动,带动前臂作旋转运动。 5. 指间关节滚法:手握空拳以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背侧为吸定点;又称滚法。,三、操作,四、动作要领,1、肩关节要放松,上肢置于身体侧前方,略前屈外展,使肘部与胸壁相隔一虎口距离。 2、肘关节微屈呈120140度左右。 3、腕关节放松,伸屈的幅度控制在120度,腕关节屈约80度,伸约40度。 4、施术者两腿分开,上身前倾30度左右。 5、要求吸定,手背着力面须紧贴治疗部位的皮肤,不能

6、在上面来回拖檫、滑移或抬起。,五、注意事项,1、肩、肘、腕充分放松。 2、吸定点为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以腕关节屈伸带动前臂及皮下组织一起旋转。 3、作用面为三角形,由中指掌指关节和第五掌骨两端相互连结构成。 4、滚动时压力要均匀,不可时轻时重,更不能在屈伸时施加下压动作。 6、频率:120160次/分。,六、临床应用,法接触面积大,压力大,深透作用明显,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本法除头面、前颈及胸腹外,其他部位均可使用,特别适用于腰背、腰臀及四肢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特点:接触面积广,压力大。2 临床适用于颈项部,肩背部,腰臀部以及四肢肌肉丰厚的地方。 功效:具有活血通络,滑利关节的作用。 应用

7、: 常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常用保健按摩手法之一。,第三节、揉 法,揉法是以手指、掌根、全掌、大鱼际或肘尖为着力点,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手法。,一、定义,二、分类,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分为 1.指揉法(单指双指、三指揉法) 2.掌根揉法 3.掌揉法 4.大鱼际揉法 5.小鱼际揉法 6.肘揉法 7.前臂揉法 8.关节突起揉法,三、操作,1拇指揉法:是以拇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支撑助力,腕关节微悬。拇指及前臂部主动施力,使拇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作轻柔的环旋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 2中指揉法

8、:中指伸直,食指搭于中指远端指间关节背侧,腕关节微屈,罗纹面着力于一定的治疗部位或穴位。以肘关节为支点,腕部作主动运动,中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3三指揉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三指罗纹面着力,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 4掌根或掌揉法: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以掌根附着于施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刺旋揉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全)掌揉法是以整个手掌掌面着力,操作术式与掌根揉法相同。 5.大鱼

9、际揉法:沉肩,垂时,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大拇指内收,其余四指自然伸直,用大鱼际附着于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腕部作主动运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左右。,6.小鱼际揉法:以小鱼际为着力部位,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 7.肘揉法:以肘部尺骨鹰嘴突起为着力部位,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 8.前臂揉法:以前臂尺侧为着力部位,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 9.关节突起揉法:以拇指、食指、中指的第一指间关节为着力部位,在施术部位上作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频率每分钟160次左右。,

10、揉法,鱼际揉,揉法,指揉,掌根揉,全掌揉,搓揉类手法 揉法,四、动作要领,1 .本法贵在柔和,所施压力要小而轻柔。揉转的幅度要由小而大,用力应先轻渐重。 2. 要吸定在操作部位上,带动皮下组织作回旋运动,不得在皮肤表面摩擦或滑动; 3动作要灵活、连贯,富有节律性。 4往返移动时应在吸定的基础上进行。 5. 频率:120160次/分。,五、注意事项,1.揉法应吸定于施术部位,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不能在体表上有摩擦运动。操作时向下的压力不可太大。 2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而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根揉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3.揉法常用于头面部和腹部保健。除大鱼

11、际揉法外,均应降低手法频率,一般以每分钟60次左右为宜。,六、适用部位,指揉法中指揉法,拇指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俞穴,小儿推拿常用;三指揉法常用于小儿颈部。 大鱼际揉法主要适用于头面部、胸胁部、四肢关节; 掌根揉法适用于腰背及四肢等面积大且平坦、肌肉丰厚的部位; 掌揉法常用于脘腹部; 肘揉法适用于对深层组织的治疗。,七、临床应用,揉法作用力轻柔缓和而深透,通过揉动形成的内摩擦,可在组织深层产生温热作用。适用于全身各部位操作,是推拿临床常用手法之一。 功效:醒脑明目,宁心安神,疏肝解郁,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消积导滞,活血祛瘀,缓急止痛。 应用: 主要适用于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头痛、眩晕及儿科病症等,亦可用于头面部及腹部保健。脘腹胀痛,可掌揉或大鱼际揉腹部;胸闷胁痛,可沿任脉或肋间隙用大鱼际揉法操作;腰痛可掌根揉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穴;头痛,眩晕可指揉印堂、上星、神庭、太阳等穴;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三指揉颈部。揉法用于腹部或治疗小儿病症时,常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揉动方向。以上各病症于各部位所施揉法,临床常与按揉法、摩法。按法。拿法筹手法配合应用于各病症所施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