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0239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15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知识点一 人民教育的奠基 1.拉开序幕:第一次_会议召开。(1)时间:1949年底。(2)内容决定建立_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_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_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工农,社会主义,2.制定方针(1)时间:_时期。(2)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确定了_的教育方针。(3)措施: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_的学校教育制度。 3.取得成果(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体系。(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

2、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半工半读,国民教育,知识点二 动乱中的教育 1.原因:“左”倾思想的泛滥。 2.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_被废止。(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_”,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3.影响:“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_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高考制度,工农兵学员,文化素质,知识点三 教育的复兴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_刚复出就抓教育;1978年后,改革开放逐渐展开。 2.措施(1)20世纪70年代末教育战线全面

3、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_。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_”发展战略。,邓小平,尊师重教,科教兴国,(2)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_,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基础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了_。 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_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_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3)20世纪90年代 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_”计划。 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面向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学位,

4、211工程,3.成就(1)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2)到_,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社会力量办学产生,启动了“_”。 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支持高校建设,建立_中心,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希望工程,职业教育,20世纪末,【图解历史】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误区警示】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是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才制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名师点拨】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极大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5、 【历史纵横】 (教材第101页)这段材料主要讲述了“文革”后高考制度恢复的情况。1977年冬天,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经过这一次考试以及1978年夏季的招生考试,全国有60多万人走进了大学校门,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栋梁。,【图解历史】 教育和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资料回放】 (教材第102页)这段材料主要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取决于人才。教育发展了,劳动者的素质就会提高,国家的发展就会加快,国力就会增强。,主题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史料探究,1.人民教育的奠基,注:“保证”体现了新中国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这就改变了原先

6、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 提示 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2.动乱中的教育史料,注:漫画描述了搭载着“名利技术至上”的“又红又专”的车子,想通过“社会主义好”的大门却通不过,这体现了此漫画的时期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思考 漫画反映了中国什么时候的状况?理由是什么?,提示 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理由:漫画表现的是一辆满载资产阶级名利思想著作的车子,假借“又红又专”的标签想蒙混通过社会主义的检查,这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高考制度被废止,高

7、等院校招收“又红又专”的“工农兵学员”,而把技术人才看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拒绝招录。,3.教育的复兴,注:“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推出,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于1989年发起的一项公益事业。 思考 图片反映了什么和国家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史料反映了国家对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关心和扶持。措施: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共青团中共推出了“希望工程”,动员全社会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史论形成 新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1)初具规模: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教育事业在艰难探索中前进,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遭遇挫折:“大跃进”时期,

8、“教育大跃进”的口号打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教育事业濒临崩溃边缘。(3)迎接挑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迎来了春天。,拓展延伸 新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 (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3)从基本国情出发。,名家论史 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观点:1985年,中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有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发展基

9、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导读:教育权力下放;建立多层次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史料探究,1.背景,注:“轻视”、“不适应”和中的“落后”体现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原因。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我国新时期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提示 “左”倾思想;教育没有很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落后于世界新技术革命。,2.意义,注:体现

10、了教育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体现了发展教育的必要性。 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习近平主席对教育地位的认识。原因是什么? 提示 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教育。原因: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史论形成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1)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产生新科学技术的工具,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离不开 教育。 (2)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21世纪的挑战是人才的挑战,也是一场教育的挑战,必须发展教育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 (3)教育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又依赖于经济发展这一物质基础,只有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采取正确的发展教育的战略,重视教育

11、,教育才能得以发展。,拓展延伸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服务。 (3)发展教育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1.(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某个历史时期,中国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主要是:在学校中,开始建立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进行专业调整等等,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该历史时期是(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 “大跃进”运动时期强调教育和文化

12、的“大跃进”,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建国初期,我国进行专业院校的调整,把旧学校改造为面向工农、培养各种建设人才的阵地,故B项正确;“文革”时期,强调教育要和劳动结合,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强调“科教兴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7甘肃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A.义务教育 B.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 D.免费教育 解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指19571966年,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答案 B,3.(2017福建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

13、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高考 解析 从推荐评语、家庭出身、文化程度等方面可以判断,此人上大学得益于“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答案 C,4.(2017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的标志之一是( ),A.恢复高考制度 B.开展扫盲教育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发展工农教育 解析 注意题干限制时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 答案 A,5.(2017山东学业水平考试)20世

14、纪90年代,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开始推行扫盲教育 B.提出“双百”方针 C.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 注意时间“20世纪90年代”,且依据“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故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其他三项的时间不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D,6.(2017湖南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导致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初步形成 C.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D.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解析 A项错误,“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

15、而且是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方针,与材料“教育事业发展”不符,排除;C项错误,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是在1965年,排除;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图中数据变化有一定联系,但不是最主要的;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推动中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答案 B,7.(2017四川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材料二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请回答: (1)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有什么重要意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 (2)从材料二分析,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反映了哪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第

16、一小问主要考查科技与教育的关系,解题关键是掌握“三个面向”的含义及作用;第二小问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要从材料中所给数据分析得出;第二小问要重点从国家对教育的政策来分析。,答案 (1)意义:为新时期教育改革提出了总的战略目标和正确方向,改革开放的春风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重视基础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建立终身教育体制。 (2)现象:中等教育发展迅速,国家重视基础教育,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原因: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立法确保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力量办学迅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