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40219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2,安全生产观的发展,旧的安全生产观 新的安全生产观,3,疾病,概念: 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4,5,职业病,概念? 广义的职业病:当生产性有害因素(物质和/或非物质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的代偿功能,造成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的临床征象,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统称为职业病。,6,法定职业病,立法意义上,职业病具有一定的范围,通常指政府主管部门(卫生部)明文规定的法定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2、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7,全球职业病状况,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人数约110万,其中职业病死亡约占25,近30万人。 国际劳工组织ILO估计,到2020年职业病将翻一番,中国、印度等国家事故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多。,体面劳动,8,我国职业病状况,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接触粉尘、毒物、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有2500万入以上。 截至2006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676,562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616,442例,死亡146,195例,现患470,247例;近15年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1万例。 91至0

3、6年累计发生中毒38,412例,其中:急性中毒21,482例,慢性中毒16,930例;其他职业病21,708例。,9,法定职业病三要素:,一是患病主体须是用人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二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 三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0,怎样理解法定职业病?,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11,职业病目录,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

4、 一、尘肺 13种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11种 三、职业中毒 56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 七、职业性眼病 3种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种 九、职业性肿瘤 8种 十、其他职业病 5种,12,1957年,有?种 1987年,有?类?种 2002年,有?类?种 ?年,13,法定职业病是越()越好。 A.多 B.少,14,职业病的基本病因,一是用人单位设立或提供的(劳动)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设置(使用)的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 三是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行为,不懂得个人防护和自

5、我健康保护。,15,职业病的发病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 接触机会 接触方式:进入人体 接触水平:接触时间、接触浓度/强度 个体危险因素,16,职业病的五大特点,有明确的病因。 职业病危害因素决定了职业病的有无、轻重、缓急,即有剂量-反应的关系。 去除职业病危害因素,可有效地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及其程度。 有特定的发病范围和人群,同样工种、工段的职工,按照上述规律发病。 大多数职业病目前缺乏特效治疗。,17,职业病的预防原则,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有关。 从职业病的病因上来说,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18,三级

6、预防原则,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杜绝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是早期检测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对职业病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合理康复处理。,19,预防职业病的经济效益,7:4:1 据调查分析,由职业病造成经济损失与预防职业病的资金投入之间的比例为7:4:1,即如果企业发生职业病和职业性损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7,那么在发生这些损害之前就对生产中的职业性危害进行治理,所需投资只需要4;如果企

7、业在新建时就将预防职业危害的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考虑,其投资仅为l。,20,职业病诊断的特殊性,(一)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科学性、全面性、政策性、法律性原则。 (二)职业病的诊断依据资料: 1、职业史:职业病诊断的前提,必须包括过去和现在职业史。 2、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 (1)卫生学询问、观察 (2)卫生学监测:是职业病诊断的基础,必须包括过去和现在监测资料。 3、职业病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 4、鉴别诊断:与相关的非职业病进行鉴别。 5、随访追踪观察或/和脱离接触观察。,2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 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22,分类,一、按其

8、来源可以分为下面三类 (1)生产过程中接触的有害因素:化/物/生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3)与一般卫生条件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 二、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 (卫生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一、粉尘类 (13种)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11种) 三、化学物质类 (56种) 四、物理因素 (4种) 五、生物因素 (3种)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8种)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3种)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3种)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8种)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5种),24,职业病控制

9、-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技术控制 法律控制,25,技术控制,26,技术控制原则,人的预防观念教育、自动化、合理化 卫生标准研制和执行控制有害因素 职业健康监护发现职业禁忌证、职业损伤 治疗和康复,27,人的预防观念教育,28,自动化、合理化,29,卫生标准研制和执行控制有害因素,卫生标准研制: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等。 卫生标准执行:人员(生产者、管理者、参观者等)有接触机会的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和水平。,30,职业接触限值,概念 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31,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10、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32,2.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PC-STEL)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33,3.最高容许浓度 (MAC)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34,4.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3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339(330)项有毒物质 47(47)项粉尘 2(1)项生物因素,36,37,通风,全面通风 局部通风,38,全面通风换气量计算:,m3

11、/h,式中: L换气量,m3/h; M有害物产生量,mg/h; Ys卫生标准中最高容许浓度,mg/m3; Yo新鲜空气中该种有害物浓度,Yo=0。,39,局部通风 局部送风 局部排风,40,风量计算:,( m2 m/s = m3/s ) 式中: L 风量(换气量、罩内抽风量、通过风道的含尘气体、 有害气体量、排 气口烟气量 ),m3/h; F有效断面,m2,与流线正交的通道(管道)面积称为有效断面 , 断面面积计算公式为 F=D2 /4 , m2。 V 通过有效断面的空气平均流速,m/s。 一般要求:风机铭牌上的风量、风压要大于要求的15%。,m3/h,41,粉尘,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

12、、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尘。技术上系用总粉尘采样器按标准方法在呼吸带测得的所有粉尘。 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m粉尘粒子的采样效率为50%,简称“呼尘”。,42,防尘方针,革、水、密、风 护、管、教、查,43,工作地点噪声声级卫生限值,44,噪声的控制:,消、吸、隔、阻、塞,45,工作地点产生的噪声声级超过卫生限值,而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卫生限值时,可采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声衰减值(SNR),46,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

13、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47,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禁忌证;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环境条件,改革生产工艺,采用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14、,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等;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48,职业健康检查,49,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 目的 发现职业禁忌证 发现原有职业损害 对象 新进厂员工 更换有害工种员工 工伤事故或病休后在上岗,50,在岗健康检查 目的 发现职业禁忌证 发现职业损害 对象 在岗接触有害因素人员,51,离岗时

15、健康检查和离岗后的医学随访 目的 发现职业损害,分清损害责任 对象 更换或脱离有害作业岗位人员 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退休离岗人员 劳资关系变更人员,52,应急健康检查 目的 掌握与特定事故环境有关的健康损害的证据,评估危害程度和范围。 对象 事故环境全体人员,53,检查的项目和周期 1.检查项目 参考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2.检查周期 参考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可根据有害因素浓度缩短检查周期,54,举例,氯气 5.30.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5.30.1.1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 (1)慢性阻塞性肺病 (2)支气管哮喘 (3)慢性间质性肺病 (4)支气管扩张 5.30.1.2检查内容 (1)症状

16、询问 重点询问呼吸系统疾病史及相关症状 (2)体格检查 内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血清ALT、心电图、胸部X射线检查、肺功能 b.选检项目 血清免疫球蛋白IgE,5.30.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5.30.2.1目标疾病 同上岗前 5.30.2.2检查内容 同上岗前 5.30.2.3健康检查周期 2年 5.30.3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5.30.3.1目标疾病 (1)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见GBZ65) (2)化学性眼部灼伤(见GBZ54) 5.30.3.2检查内容 (1)症状询问 重点询问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的作业史及羞明、流泪、胸闷、气短、气急、咳嗽、咳痰、胸痛、哮喘等呼吸系统症状 (2)体格检查 a.内科常规检查 重点检查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b.眼科常规检查 (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a.必检项目 血常规、肝功能、胸部X射线检查、心电图 b.选检项目 血气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