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01356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18_第4节 科普文章阅读(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访谈、报告、科普文章阅读,专题18,第五部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四节 科普文章阅读,专题18,考 情 分 析,考 点 梳 理,提 分 技 巧,专 题 训 练,2,3,4,1,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1)科普文章阅读已经成为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2014年北京卷实用类阅读文本,2013年江西卷、北京卷实用类阅读文本,2013年湖南卷选做题文本为科普文章。 (2)科普文章阅读一般为客观题、主观题相结合,但以主观题为主的题型。随着高考形势的发展,体现语文综合能力的主观题将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考生备考时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科普文章阅读考查重点突出,侧重考

2、查结合文体特征理解重要词语、筛选并整合信息、理性认知和探究的能力,评价作品的科学性和语言风格等。,(3)分类说明与图表说明。分类说明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类说明的方法;而图表说明,则是借用画图表来说明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4)比较说明与比喻说明。比较说明是在同别的事物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而比喻说明,则是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的说明方法。 (5)数字说明与描写说明。数字说明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描写说明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考查角度(一) 理解文章的重要词句 【例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题目。 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

4、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原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作者在第一段里说“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但在第二段里又说“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_ 【答案】 第一句针对生物进化方式而言,说明人类还没有能力改变生物因自身DNA的“错误”而生长和繁衍的进化方式。第二句撇开了生物进化方式来评价人类的进步,说明人类在诸多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对生物的进化也非常了解。,理解文中关键

5、的词句,首先要从本句入手,注意修饰、限制的成分;其次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把握句子所在的语段,注意上下句和与之对应的解说句;再次要结合段意理解句子。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方法参见散文阅读相关内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动物预测地震之谜 孝 文 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

6、下水中或者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 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1975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

7、度低于0 ,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2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96只蟾蜍几乎在短短3天内变成0。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

8、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巨大构造力),岩石会释放出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5羟色胺水平升高。”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格兰特

9、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作出反应。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震的结论。” (选自科学之友,2012年2月),1文章题目是“动物预测地震之谜”,这里的“谜”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_ 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是要通读全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对动物预

10、测地震机制的研究),从而得出“谜”的含义是指未能全面研究出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二是结合短语本身理解“谜”的含义(指动物能够预测地震)。 【答案】 动物能够预测地震;但是动物预测地震的机制仍需要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考查角度(二) 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 科普文章的行文结构一般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的特征而定,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例题2】 (2012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1942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行的时候,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这家小工厂里,并

11、没有隆隆的机器声,也没有高高的烟囱,只有来自当地水力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的重要物资。德国军队重兵防守,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国间谍炸掉了。,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花了9个月的时间,小工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产品,就是重水!,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

12、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0结冰,在100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结冰,在101.42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分子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重水的分子,也是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组成的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水中,均匀地混合在一起。怎

13、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而在剩下的液体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取重水: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馏,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制得很纯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统计,提炼1公斤重水比熔炼1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3倍。 重水,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它能有效地减慢中子的速度,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并且它本身不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实现原子弹的爆炸。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物资。当年德国人

14、在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推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将原子能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上,建造了原子能反应堆。在原子能反应堆中,同样要用到中子减速剂,用到重水。 在制成原子弹之后,人们又发明了氢弹。制造氢弹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氘来自重水。这样一来,重水更是身价百倍。氢弹爆炸,实际上就是氘和氚进行激烈的热核反应,在一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聚变能。,人们现在正努力探索控制热核反应,把它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比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很大,发电量大,更重要的是,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中,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可以大

15、量提取氚。正因为这样,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有删改),本文为什么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 _ 【答案】 突出表现小工厂所生产的产品的重要性;构成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出下文对重水的说明。,阅读科普文时,学生要通过概括段意的方式,理清文章的思路以及段落内部的顺序。 就整篇文章而言,说明实体事物一般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一般以时间为序,阐明事理一般按逻辑顺序,对某事物做单一的说明则根据具体情况来安排,有的说明文综合几种说明顺序。 就小处某点而言,文章前后内容是否关联,与文题是否照应;首段是否能够自然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结尾是否与前文照

16、应等等,相关技巧见小说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 原文见第1题。 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 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概括出文章第一段介绍了科学家在地震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一内容;其次要分析这一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一是开篇点题,二是总领全文,引出下文。 【答案】 内容上,介绍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考查角度(三) 提取文章的内容信息 【例题3】 (2012高考山东卷)请从文中概括出重水的主要用途。(原文见例题2) _ 【答案】 (示例1)用作制造原子弹的中子减速剂;在原子能反应堆中用作中子减速剂;提取氘,用于制造氢弹;提取氘,可以应用于热核反应发电。 (示例2)作为中子减速剂,用于制造原子弹或建造原子能反应堆;作为提取氘的原料,用来制造氢弹或(将)应用于建造热核反应发电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