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691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总论_10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 论,旧中国传染病猖獗 已基本消灭的传染病再现 新传染病的发现及输入 贯彻“预防为主”需掌握疾病规律,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传染病学,第一节 传染病的特征,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基本特征,潜伏期:检疫工作的依据 前驱期:非特异性甚至缺失 症状明显期:存在顿挫型 恢复期:可残余病理、生化改变及传染性复发与再燃后遗症,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发热:感染性/非感染性、三个阶段、热型 皮疹:外疹/内疹或粘膜疹关注时间、分布、次序、形态 毒血症状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肝脾肿大,常见症状、体征,第二节 感染与免疫,共生状态 (commensals) 机会性感染 (oppor

2、tunistic infection) 二重感染 (superinfection) 感染谱 (infection spectrum),感染(传染),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显性感染/临床感染 病原携带状态 潜伏性感染,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潜伏 显性 携带状态 隐性 清除,频度/比例,侵袭力 毒力 数量 变异性,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特异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变态反应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入侵门户机体内定位 排出途径,直接侵犯 毒素作用 免疫机制,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第四节 传染病

3、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 、病原携带者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其他 人群易感性,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自然因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人兽共患病(zoonosis) 社会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第五节 传染病的诊断,临床症状和体征 (从鉴别诊断角度描述),临床资料,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地区 预防接种史 过去病史 集体发病史 家族史,流行病学资料,一般检查:三大常规、生化检查 病原学检查:直接检出分离培养 分子生物学检测:分子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测:特异性抗体检测特异性抗原检测免疫标记技术细胞免疫

4、功能检查 其他:内镜检查、影像检查、活检,第六节 传染病的治疗,一般及支持疗法: 隔离、护理和心理治疗、营养 病原/特效疗法: 抗生素、化学制剂、抗毒素 对症疗法 减轻痛苦、保护重要器官 水和电解质平衡 其他: 康复疗法、中医中药、针灸疗法,治疗方法,第七节 传染病的预防,病人及时上报 甲类(强制管理) 乙类(严格管理) 丙类(监测管理) 接触者 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 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一、管理传染源,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 消毒(物理/化学)预防性消毒 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二、切断传播途径,特异性主动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特异性被动免疫抗毒素、特异性抗体* 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三、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