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545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9 群体行为基础_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ndations of Group Behavior 群体行为基础,Chapter NINE,群体概述,群体 Group(s) 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群体概述(续),该概念包括以下的含义:1群体是由不同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中的每个人必须遵守群体的共同规范,具有群体意识和归属感。2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工作关系,并以共同的群体目标为其行为的导向。在工作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个体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 3群体成员具有相关的活动意识,在行为和心理上都能够认识到他人的存在。这种心理关系是工作群体的重要前提。4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彼此

2、有思想和感情上的交流。 5每个群体成员都能够在群体中找到一定的角色、地位,并在行为上达到与角色的认同。,群体概述(续),正式群体 Formal Group 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 Informal Group 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联盟关系,是员工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命令型群体 由直接向某个管理者汇报工作的下属组成。,任务型群体 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工作的群体。,利益型群体 大家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具体目标走到一起所组成的群体。,友谊型群体 因为成员拥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的特点而形成和发展的群体。,群体概述(续),群体成员加入

3、群体的目的,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尊重需要 关系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一)安全需要。通过加人一个群体,通过加人一个群体,个体能够减小独处时的不安全感。个体加入到一个群体中之后,会感到自己更有力量,自我怀疑会减少,在威胁面前更有韧性。 (二)地位需要。加入到一个被别人认为很重要的群体中,个体能够得到被别人承认的满足感。 (三)自尊需要。群体能使其成员觉得自己活得很有价值。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身份除了能够使群体外面的人认识到群体成员的地位之外,还能够使群体成员自己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四)归属需要。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社交需要。人们往往

4、会在群体成员的相互作用中,感受到满足。对许多人来说,这种工作中的人际相互作用是他们满足情感需要的最基本的途径。 (五)权力需要。权力需要是单个人无法实现的,只有在群体活动中才能实现。 (六)目标实现的需要。有时,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需要多个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集合众人的智慧、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主管人员就要依赖正式群体来完成目标。,阶段一 形成期 (FORMING),阶段二 震荡期 (STORMING),阶段三 规范期 (NORMING),阶段四 执行任务期 (PERFORMING),阶段五 中止期 (ADJOURNING),群体发展的五个阶段,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形成期 群体的目的、结构、

5、领导都不明确,摸索群体的规范。 结束标志: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员。,震荡期 群体内部的冲突阶段。 结束标志:群体的领导层次相对明确。,规范期 群体表现出凝聚力、产生群体身份感与友谊感。 结束标志:结构稳定、能够就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执行任务期 群体结构被成员完全接受、注意力转向手中的任务。 结束标志:群体任务完成。,中止期 群体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首要任务、注意力转向收尾。 结束标志:群体的解散。,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续),群体发展阶段,E X H I B I T 92,另一模型:用于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行动的顺序: 设定群体发展方向 第一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中间阶段的转

6、变 重大变革 第二阶段的群体活动依惯性进行 活动速度加快,间断-平衡模型 有明确截止日期的临时群体在惯性与转变间活动群体生命周期的中间阶段会发生一次巨大转变。,间断平衡模型,群体结构,角色 规范 地位 规模 凝聚力,群体结构 角色,角色 Role(s) 指人们对在某个社会性单位中占有一个职位的人所期望的一系列行为模式。,角色认同 在一种角色当中,态度与实际行为保持一致。如果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角色知觉 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和了解。,角色期待 在某特定情境中,他人认为你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角色冲突 当个体面临相互之间存在分歧的多个角色期待时,可能

7、会产生角色冲突。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包含这样的情境:个体所面临的两个或更多的角色期待是相互矛盾的。,心理契约 有关员工与管理之间相互期望的、没有成文的约定。,群体结构 角色(续),规范 Norms 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群体规范是指群体为达到共同目标,在一定时期内成员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非正式规则。它不同于组织准则(Organizational rules)。,群体结构 规范,群体结构 规范,规范的一般类型: 绩效规范:群体会明确告诉成员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绩效 形象规范:工作中应该如何着装 社交约定规范:涉及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这类规范来自非正式群体 资源分配规范:涉及员

8、工的报酬分配、困难任务的安排及新型工具设备的分发。,群体规范案例,某大学青年教师宿舍的一层,门对门十间房,住了6个系的18名青年教师。这是一个由年龄、地位和收入大致相同者组成的松散生活群体。用电规则 上赫然规定:严禁使用电炉,违者重罚。然而除一间例外都有电炉,而且公开推广了一种偷电方法:在各自门外的电度表进出线间跨接了一马蹄形导线。月末校动力科派人抄录电表时暂时拆去。半年中曾有两间房因忘了拆去被抓住,各罚款30元,大家表示同情。此外相安无事。每到吃饭时小炒大煮,充满欢笑。他们这种行为显然是与正式规范、特别是师德相背离的,但他们的规范是:,群体规范案例,(1)与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大发横财相比

9、,白用一点电微不足道,工资这么低还完成教学任务就够高尚的了。 (2)这年头人际关系第一,谁也犯不着反对别人,更不能去告状。 (3)不与大家一致,要受孤立。 人们对唯一不用电炉者说:“夫子,你真是洁身自好啊!”被问者立感压力,连忙辩解:“不不,我是懒,不爱做饭。”证明他的确没有揭发,算是对群体没有危险的人。,讨论,群体规范与规章制度有何不同? 群体规范对人的约束力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群体规范与霍桑实验,梅奥在1924-1932年间在芝加哥西部电子公司进行了对霍桑效应检验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结论: 工人的行为与情感相关 群体效应(规范)对个体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 群体标准(规范)对确定工人个体产出有

10、重要影响 相对与群体标准、情感和安全,金钱在决定工人产出方面的影响很小。,从众 Conformity 由于群体规范的影响,当个体行为与群体发生矛盾时,就会感受到来自群体的“压力”,迫使人们产生顺从群体的行为。所谓压力,来自四个方面,即:理智的压力、舆论的压力、感情的压力、暴力的压力,参照群体 Reference Groups 个体认为很重要的群体。,ASCH STUDY,群体结构 规范 (续),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 组织成员做出的各种反社会活动,即有意违背已有规范的活动,并且给组织、成员带来了不良后果。群体规范会影响偏差行为的发生。,群体结构 规范 (续),工作场所中的偏差行为的分类,类别 举

11、例 生产方面 早退 蓄意拖延工作时间 浪费资源 财产方面 破坏公物 虚报工作时间 偷窃组织财物 政治活动 偏袒自己人 传播谣言 指责同事 个人攻击 性骚扰 骂人 偷窃同事财物,Source: Adapted from S.L. Robinson, and R.J. Bennett. “A Typology of Deviant Workplace Behaviors: 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Stud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pril 1995, p. 565.,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产生原因 老板或同事对待他人缺乏尊重

12、 受到员工所在群体的影响 群体成员更有可能产生工作场所的越轨行为,群体结构 规范 (续),群体成员地位,地位 Status 他人对于群体或群体成员国的位置或层次进行的一种社会界定。,规范与合作,地位公平,地方文化,群体结构 地位,地位较高的群体成员具有更大的自由偏离群体规范行为,人们总对群体自一种常见的刻板印象:集体精神会激励成员加倍努力工乍从而提高群体的生产率水平。但是,这一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群体结构 规模,其它结论: 成员为奇数的群体似乎比偶数群体更有利 人数在5-7人的组织更有效,社会惰化现象 Social Loafing 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的倾向。,群体结构

13、规模,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也许是因为团队成员都认为其他人没有公平付出。假想你认为当你在辛苦工作时,别人却在偷懒,那么你肯定也会减少工作量来重建公平感;另一种原因是责任的分散。所谓法不责众,因为团队的成绩不会归功于个人,个人的投入和团队产出之间的关系不明朗。这样有的个体可能成为“搭便车者”,依附团队的努力。换句话说,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效率就会下降。,群体结构 规模,群体结构 规模,社会惰化行为的原因分析: 付出的相等性(“别人都能游手好闲,为什么我不能呢”); 个人责任心的丧失(“在这个大集体中,没有人会注意到我”) 奖励分享所导致的付出减少(“所有的人都得到相同的报酬,为什么我要

14、付出更多的时间呢?”) 大的群体中管理协调的复杂性(“我们的人实在太多了,以致于互相踩着对方的脚”)。,群体结构 规模,法国人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 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这些现象不仅在实验室里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群体结构 规模,根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在前苏联,私

15、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平均增幅的两倍半。 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具体形象化。,群体结构 规模,每人努力程度,低一人单干 小群体 大群体,活动方式,高,群体结构 规模,如何减少社会惰化行为: 关注工作任务中有趣和有意义的方面,来增加小组成员的工作参与程度。 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个人的贡献是可鉴别和有意义的。 告诉小组成员他们不应该容忍那种不充分的努力和工作。 告

16、诉小组成员应该使自己的工作表现受到评价 确保小组成员获得的部分奖励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表现给予的。,群体结构 规模,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内聚力 Cohesiveness 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内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效率和效果。,群体结构 内聚力,群体结构 内聚力,促进群体内聚力的建议: 缩小群体规模 鼓励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增加群体成员一起工作的时间 提高群体地位,并让人们感到成为群体成员并不容易 激励与其他群体的竞争 对群体而不是成员进行奖励 群体拥有与外部环境分离的独立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