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_2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460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201 大小: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课件_2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中药学课件_2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中药学课件_2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中药学课件_2_第4页
第4页 / 共201页
中药学课件_2_第5页
第5页 / 共2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课件_2(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1. 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2. 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等症,都应慎用。跟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

2、温,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麻黄,【药用】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及木贼麻黄或其它含麻黄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麻黄,【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

3、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 用于咳嗽、气喘。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 用于风水水肿等症。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麻黄,【方剂举例】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头痛,身疼等表实者。 三拗汤(和局方剂):麻黄、杏仁、

4、甘草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喘。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用于里热壅闭,症见身热烦渴、喘咳气粗、鼻翼煽张者。 【文献摘录】 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别录: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本经疏证: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气、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桂枝,【药用】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细枝。 【性味与归经】 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桂枝,【临床应用】 1. 用于风寒表症桂枝辛温,善祛风寒,能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如风寒表症,身不出汗,配麻黄同用,有相须作用,可促使发汗;如风寒表症,慎身有汗出,配

5、芍药等,有协调营卫的作用。 2. 用于寒湿痹痛与经闭腹痛、痛经等症桂枝能温通经脉,对寒湿性风湿痹痛,多配合附子、羌活、防风等同;对气血寒滞所引起的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合当归、芍药、桃仁等同用。 3. 用于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喘咳,以及小便不利等症桂枝性温,善通阳气,能化阴寒,对阴寒遏阻阳气,津液不能输布,因而水湿停滞形成痰饮的病症,常与茯苓、白朮等配伍应用:如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用桂枝以通阳化气,助利水药以通利小便,常配合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桂枝,【处方用名】桂枝、川桂枝(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 1. 桂枝与麻黄虽都能发汗,但麻黄辛苦

6、开泄,能开腠理而透毛窍,发汗作用较强,且能宣肺平喘、利尿退肿;桂枝辛甘温熙,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能通达阳气而解表,发汗的作用较为缓弱。故治风寒表症,风寒无汗,常与麻黄配伍,以增强它发汗的作用;而治风寒表症、自汗恶风则不用麻黄,多配芍药同用,以协调营卫、发表散寒。 2. 桂枝性温助热,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动血之虞,故在温热病、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不宜应用。,桂枝,【方剂举例】 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治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口不渴等。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治妇女月经不调,瘀血阻滞的腹痛,及胎死腹中。 桂枝附子汤(伤寒论):桂枝、附子、

7、甘草、生姜、大枣治风寒湿邪阻滞、身体疼痛、举动困难、不能自由转侧。,桂枝,【文献摘录】 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 别录:温经通脉,止烦出汗。 本经疏证: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气、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 江苏中医:桂枝的功用包括:解表和营、通阳散寒、温化水气、补益里气、平降冲逆通瘀活血等六大方面。配伍应用方面:桂枝配芍药,调和营卫;配麻黄可增强发汗作用;配生姜有两个作用:一是协同辛散外邪,一是温散胃中寒饮;配干姜也有两种作用:一是温化上焦水饮,一是温散下寒;配甘草,在用量差距不大时,都是取甘草之甘以缓桂枝之性,在心阳虚而心悸怔忡,欲桂枝、甘草以复心阳时,桂枝用量须较大于甘草

8、,但在心阳既虚而心血亦虚时,必须以甘草为主;配人参,一是补虚解表 ,一是补益气虚;配黄耆补虚;配附子,一是温阳解表,一是温经散寒,一是温补肾阳;配白朮化湿;配茯苓治水气内停;配龙骨、牡蛎,养心阳、安心神;配地黄,用于阴阳两虚;配当归,主治血虚寒滞;配防己温行水气;配桃仁通瘀活血;配黄连,取其寒热相并,以治寒热错杂之症;配石膏,一是解表清里,一是清透里热;配大黄,一是解表攻下,一是温下太阴寒实,一是攻 瘀泻热。温病化燥必须禁用桂枝。,紫苏,【药用】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性味与归经】 辛、温。入肺、脾经。 【功效】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紫苏,【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

9、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 2. 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此外,本品有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3. 用于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腹痛紫苏辛温,能解鱼蟹毒,中鱼蟹毒后可用单味紫苏煎服,或配合生姜同用。,紫苏,【处方用名】紫苏、紫苏叶(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

10、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紫苏,【方剂举例】 香苏散(和局方剂):香附、紫苏、陈皮、甘草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头痛无汗、胸膈满闷、噫气恶食。 苏羌达表汤(通俗伤寒论):苏叶、防风、光杏仁、羌活、白芷 、广橘红、生姜、茯苓皮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项强痛、骨节烦疼、无汗而喘、胸痞恶心。 【文献摘录】 别 录:下气,除寒中。 药性本草:以叶生食作羹,杀一切鱼肉毒。 本草纲目: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 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

11、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生姜,【药用】本品为姜科植物晶的新鲜根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入肺、脾、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解毒。,生姜,【临床应用】 1. 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等症。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乘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 2. 用于胃寒呕吐。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 3. 用于中鱼蟹毒、呕吐腹泻等症。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此外,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

12、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中半夏、南星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因此在炮制半夏、南星的时候,常用生姜同制,以减除它们的毒性。,生姜,【处方用名】生姜(用新鲜者)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片至三片(每片约二分至三分),煎服。 【附药】 1. 生姜汁:将生姜洗净后打烂,绞取其汁入药。性味辛微温。有化痰、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恶心呕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为三滴至十滴,冲服。 2. 生姜皮:即生姜的外皮。性味辛凉。有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 煨姜:将原只鲜生姜洗净,用草纸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湿,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纸焦黑,

13、姜熟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温,具有和中止呕的功用。适用于脾胃不和、恶心呕吐等症。一般用量为二、三片,煎服。,生姜,【方剂举例】 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生姜、半夏治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者。,荆芥,【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茎叶及花穗。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肝经。 【功效】祛风解表,止血。,荆芥,【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以及感冒风热等症荆芥有发汗解表作用,且有祛风功效。主要治疗感冒风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等症,常与防风相需为用。但也可配辛凉解表药或清热解毒药治疗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如薄荷、菊花、桑叶、银花等。2. 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荆芥有辛

14、散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常与薄荷、蝉衣、牛蒡子等配合应用。3. 用于疮疡初起、发热恶寒等荆芥又常用于疮疡初起有表症者,可配伍防风、银花、连翘、赤芍等同用,既退寒热,又消痈肿。4. 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症荆芥炒炭应用,有入血分而止血的作用,可用于便血、崩漏等症,在临床上常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荆芥,【处方用名】 荆芥、荆芥穗(生用,主要用于祛风解表)炒荆芥(炒至微黄色,发表力缓和)荆芥炭(炒至黑色为度,用于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荆芥,【按语】 1. 荆芥一药,生用有祛风解表的功效,炒炭则用于止血。配防风、羌活,治风寒表症;配银花、连翘、薄荷,治风热表症;配生石膏,治风热头痛

15、;配牛蒡子、桔梗、生甘草,治咽喉肿痛;配槐花炭,治便血;配白茅根,治鼻衄。 2. 荆芥与紫苏均能发汗解表,但紫苏散寒力强,偏入气分,又能理气宽中;而荆芥祛风力胜,偏入血分,炒炭又能止血。故在理气方中常用紫苏,而在理血剂当中多用荆芥。,荆芥,【方剂举例】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穗、防风、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枳壳、桔梗、赤茯苓、川芎、甘草治疮疡寒热。 荆朮散(集验方):荆芥穗、苍朮、赤芍药、甘草、生姜、葱白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荆芥,【文献摘录】 本经:主寒热,鼠瘘、瘰历生疮。 本草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本草正义:按产

16、后风痉,角弓反张,古人亦无不谓是风寒外承,直犯太阳。后人仍有华陀愈风散,一为荆芥炒末,豆淋酒调服,甚且隐其名曰举倾古拜散,以为无上妙品。实则新产血虚,孤阳上冒,万万不可误也。,防风,【药用】本品为伞形科防风植物的根。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入膀胱、肝、脾经。 【功效】祛风解表,胜湿解痉,止泻止血。,防风,【临床应用】 1.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以及感冒风热、发热恶寒、目赤、咽痛等症。防风解表以祛风为长,既能散风寒,又能发散风热,与荆芥作相仿,故两药往往配合应用。2. 用于风湿痹痛防风能祛风湿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疗风湿痹痛等症。3. 用于破伤风、牙关紧闭、角弓反张防风治破伤风,有祛风止痉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附子等药同用。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泻作用,如用于腹痛泄泻,常配合白芍、白朮、陈皮等同用;如用于便血、崩漏,一般炒炭应用。,防风,【处方用名】 防风、青防风(生用,主要用于解表、祛风湿、解痉)炒防风(炒至焦黄色为度,解表力缓和,用于止泻)防风炭(炒至黑色为度,用于止血)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