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427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8.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抗日战争,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 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6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虽然我们这代人没有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那段中国人民最艰苦的日子,仅从电影电视片中所看到的那血雨腥风、艾红遍野的惨烈悲壮画面,我也禁不住泪流满面了。我激动,我愤慨,那是因为日本军国主义在我们伟大母亲身上所犯下的暴行;我庆幸,我感激,那是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让我们来回首那段历史。,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

2、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背景材料,材料: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背景材料,明治维新前与后,导火线:朝鲜爆发农民起义 哈哈哈,机会来了,赶紧上啊!,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 19

3、世纪60年代 侵略台湾 18941895年 发动侵华甲午战争 1897年 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 1900年 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 一战期间 日本对德宣战,侵略山东,提出中国的二十一条 思考:30年代日本为什么又大规模地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第二课抗日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全民族的抗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日本无条件投降,胜利原因和意义,抗战史实,一、全民族的抗战,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全民族的抗争,1、历史背景:日本为什么会走上侵略的道路,并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中国?(抗日战

4、争爆发原因),日本,根本原因: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中国,中国近(近水楼台) 中国弱(容易得手) 中国肥(地大物博) 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国际,英法美的绥靖之风盛行,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课文及历史纵横),列强的态度,哈哈,这些家伙不会阻止的。咱们放手大干一场吧!,(1)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2)一 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3)建立伪满洲国 1932.3

5、,(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津,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全民族的抗争,(2)抗战史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日军攻占卢沟桥,美丽的卢沟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日本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1)制订: 时间:1937年,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2)实施:,八路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内容:,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

6、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1、敌强我弱 2、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1、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2、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3、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可能性:,黄 河,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延安,背景:日军占领平津以后,继续向华北和华中发动攻击,妄图三个月内中国。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淞沪会战 1937.81937.11(姚子青、谢晋元)上海失守 太原会战 太原失守 平型关大捷 1937.9 抗战首次胜利 徐州会战1937.91937.11 时间最长的会战 台儿庄大捷 1938.3 武汉会战 1937.121938.5,战

7、役:,2、片面抗战路线:,(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2)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3)抗战前期的结果:,取得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 无力阻止日军进攻,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上海失守,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1937年12月1938年5月,徐州失守,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意义: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中国的计划,平型关大捷首次胜利,台儿庄战役最大胜利,节节败退 丧师失地,有人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所组织的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师失地,

8、因此,抗战的胜利跟国民党无关,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讨论:,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第二课抗日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全民族的抗争,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日本无条件投降,胜利原因和意义,抗战史实,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

9、七三一部队,二、日军的滔天罪行,暴行之一:,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刀劈 砍杀训练,战争使人变成“魔鬼”,以杀人为乐的日军手提人头留念,广田弘毅在致日驻美国大使馆电中承认日军在南京等地用血腥手段使“不少于30万的中国平民遭杀戮”,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二、日军的滔天罪行,暴行之二,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焚烧杀害的潘家峪村民,人头示众,日军轰炸后尸体遍野的街头,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

10、世纪之久,潘家峪惨案,日军惨杀的妇女,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二、日军的滔天罪行,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731部队用的骨锯,用于挂人肉的铁钩,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思考:731部队的滔天罪行让你想起了什么?,1)军国主义的罪恶; 2)国力不强,百姓遭殃; 3)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日军的侵略,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历史不容忘却,和平居民杀!,拒不合作杀!,用于实验杀!,军事侵略,罪行,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王选,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滔天罪行,抗战的胜利,第二课抗日战争,战争爆发的原因,全民族的抗争,南京大

11、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日本无条件投降,胜利原因和意义,抗战史实,三、抗战的胜利,1、抗战史实,(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1940年下半年 彭德怀 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 拔掉敌人据点近三千个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时间: 指挥者: 战线: 战果: 意义:,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云南境内。 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三、抗战的胜

12、利,1、抗战史实,(1)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2)远征缅甸(19421945年),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向 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递呈降书,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辛丑条约签订,根据所给图片思考: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三、抗战的胜利,1、抗战史实,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3、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

13、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从中国反侵略斗争史看,从世界范围看,历史地位,第一次完全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三、抗战的胜利,1、抗战史实,2、胜利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3、胜利意义:,4、胜利原因:,请归纳抗日精神,(1)民族利益至上、宁死不屈的民族自尊品格; (2)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3)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4)

14、百折不挠、自强自立的民族自强信念; (5)开拓创新、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 (6)坚持正义、维护和平的民族奉献精神。,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主要任务,较积极地抗战,粉碎了日帝三个月内中国的野心,促使了相持阶段的到来;同时也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但片面抗战路线不利于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并有利于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抗日。但其力量尚出于积聚时期。,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作用,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

15、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材料一: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称:“满洲国使中国大陆第一

16、个以建立现代法治国为目标的国家。满洲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材料二:日本扶桑社2000年出版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又称:“日本的战争目的在于自卫和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并且建设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希望和平解决中日战争(即日本在1937年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引者 注),从1938年到1941年间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 材料三: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2003年1月14日下午,再次到靖国神社进行参拜。这是小泉自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及亚洲周边国家对小泉的这一举动表示强烈不满。 材料四:2002年1月23日,日本少数右翼势力在大阪举行否定南京大屠杀的反华集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此表示十分愤慨并予以强烈谴责,同时也引起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广泛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