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39372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37(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药物的鉴别试验,一、概述,鉴别的定义-根据药物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采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判别药物的真伪。就是以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作依据,对其结构明确的也就是贮藏在有标签的容器中的药物进行结构确证。不是鉴别未知物。,无机药物: 根据阴、阳离子的特殊反应,并以药典附录项下的一般鉴别试验为依据,有机药物: 多采用典型的官能团反应,鉴别项下规定的试验方法,仅反映该药物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性质的特征,不完全代表对该药物化学结构的确证。,结合各种仪器分析法,如红外、紫外、色谱法等,二、鉴别试验的项目 (一)性状(description) 包括外观、溶解度、物理常数等。 (二)一般

2、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 (三)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一)性状 1. 外观:聚集状态、晶型、嗅味 2. 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是指药品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药典中的溶解度是指在各品种项下选用的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极易溶解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易溶 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 溶解 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 不到30ml中溶解. 略溶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30 不到100ml中溶解. 微溶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溶

3、剂100 不到1000ml中溶解. 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剂1000 不到10000ml中溶解. 几乎不溶或不溶 系指溶质(1g或1ml)能在溶剂10000ml 中不能完全溶解.,3. 物理常数,熔点-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融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第一种方法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温度80 用水,高于80 时用硅油或液体石蜡;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石蜡等;第三法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比旋度-反映手性药物特征及其纯度的主要指标,可区别药品、检查纯度、测定制剂含量。平面偏振光通过含有某些光学活性的化合物液体或溶液时,能引起旋光现象,使偏振

4、光的平面向左或向右旋转,旋转的度数,称为旋光度。,吸收系数- 给定波长、温度、溶剂,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下药品的吸光度。有摩尔吸收系数和百分吸收系数两种。中国药典-百分吸收系数。,通过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例如:钠盐的焰色试验,不能辨认是氯化钠、苯钾酸钠或者是其它某一种钠盐药物.必须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属鉴别试验,方可确认.,(二)鉴别试验种类-一般鉴别试验,一般鉴别试验:依据某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或理化性质的特征,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真伪。,1、有机氟化物-氧瓶燃烧后硒素氟蓝、硝酸亚铈反应显蓝紫色 2、水杨酸盐-弱酸性下与三氯化铁反应显紫色

5、 3、酒石酸盐-中性溶液加氨制硝酸银产生银镜 4、芳香第一胺类-芳伯胺酸性下加亚硝酸钠与-萘酚产生橙红色沉淀 5、苯甲酸盐-中性下与三氯化铁反应褐色沉淀 6、托烷生物碱-莨菪酸结构加发烟硝酸黄色,冷后加氢氧化钾醇溶液显紫色,常见有机一般鉴别试验,1、钠盐-火焰焰色黄色,醋酸氧铀锌黄色沉淀 2、钾盐-火焰焰色紫色,四苯硼钠白色沉淀 3、铵盐-分解氨臭,使石蕊试纸变蓝 4、钙盐-火焰焰色砖红色,草酸铵白色沉淀 5、钡盐-火焰黄绿色,与硫酸根白色沉淀 6、亚铁盐-与铁氰化钾生成深蓝色沉淀,沉淀在氢氧化钠中显棕色。 7、铁盐-与亚铁氰化钾生成深蓝色沉淀,沉淀在氢氧化钠中显棕色。 8、银盐-与氯离子反应

6、白色沉淀,沉淀溶于氨试液,常见无机离子一般鉴别反应,1、氯离子:硝酸银反应白色沉淀二氧化锰反应氯气湿润碘化钾蓝色 2、硫酸根离子:氯化钡反应白色沉淀醋酸铅反应白色沉淀,溶于醋酸铵或氢氧化钠 3、硝酸根离子:与硫酸棕色环反应硫酸-铜丝,加热红棕色蒸气,无机酸根离子反应,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证实某一种药物的依据它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引起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选用某些灵敏的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鉴 别 方 法,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生物学法,HPLC、GC鉴别法,薄层色谱鉴别法,纸色谱鉴别法,呈色反应鉴别法,紫外光谱鉴别法,红外

7、光谱鉴别法,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色谱鉴别法,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测定生成物的熔点,荧光反应鉴别法,1.呈色反应鉴别法 指供试品溶液中加入适当的试剂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易于观测的有色产物。 (1)三氯化铁呈色反应:用于酚羟基 (2)异羟肟酸铁反应:多用于芳酸及其酯类、酰胺类 (3)茚三酮呈色反应:用于结构中含有氨基醇或氨基酸结构药物 (4)重氮化-偶合显色反应:用于芳伯氨基 (5)氧化还原显色反应及其它颜色反应,(一)化学鉴别法,2.沉淀生成反应鉴别法,(1)与重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 (2)与硫氰化铬铵(雷氏盐)的沉淀反应-多用于生物碱及其盐,具有芳香环的有机碱及其盐。 (3)其它沉淀

8、反应。,常用的荧光发射形式: (1)药物本身可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2)药物溶液加硫酸后,在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3)药物和某些试剂反应后,于可见光下发射出荧光。,3.荧光反应鉴别法,(1)大多数的胺(铵)类药物、酰脲类药物以及某些酰胺类药物,可经强碱处理后,加热,产生氨(胺)气。 (2)化学结构中含硫的药物,可经强酸处理后,加热,发生硫化氢气体。 (3)含碘有机药物,经直火加热,可生成紫色碘蒸气; (4)含醋酸酯和乙酰胺类药物,经硫酸水解后,加乙醇可产生醋酸乙酯的香味。,4.气体生成反应鉴别法,1. 紫外光谱鉴别法, 测定最大吸收波长,或同时测定最小吸收波长., 规定一定浓度供试品在最大吸

9、收波长处的吸收度.,(二)光谱鉴别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 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比值法, 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2.红外光谱法,中国药典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 BP 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对照品法 USP 采用对照品法 JP 规定条件下测定一定波长处特征吸收峰.,试样制备方法:压片法(一般溴化钾或氯化钾压片);糊法;膜法;溶液法,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的特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测定时注意二氧化碳和水汽的干扰,制剂鉴别:一般提取分离,若有干扰在指纹区选择35个辅料无干扰的待测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作鉴定。,3.近红外光谱法,近红外谱区 750

10、2500nm(128004000cm-1) 特征光谱并利用适宜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提取相关信息后,对被测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分析技术。,具体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测量其近红外光谱; 2、将测量的光谱和基础数据,用适当的化学计量方法建立校正模型; 3、未知样品组分或性质的测定。,近红外光谱仪、化学计量学软件、应用模型,优点:快速、无需前处理、不破坏样品对于经常的质量监控是十分经济且快速的,但对于偶然做一两次的分析或分散性样品的分析则不太适用。因为建立近红外光谱方法之前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校正模型。,4.原子吸收法,利用原子蒸气可

11、以吸收特征谱线的特性,根据供试溶液在特征谱线处的最大吸收和特征谱线的强度减弱进行定性、定量。,5.核磁共振,通过测定基团上质子峰的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进行药物的鉴别。,(三)X射线粉末衍射法,化合物的晶型-特定X射线衍射图,衍射极大点间的距离及其相对强度可用以进行结晶物质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四)色谱法( HPLC GC TLC),适用于复杂环境下药物有效成分及杂质的鉴别,具有分离、分析同时进行的特点.,(1)薄层扫描法(TLC):对照品比较法供试品斑点与对照品的Rf值及斑点的颜色应一致.,(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 供试品和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一致.,利用微生物或实验动物进行鉴别的方法。,(五)生物学法, 化学法和仪器法相结合,每种药品一般选用24种方法进行鉴别试验,相互取长补短., 方法要有一定的专属性、灵敏性、且便于推广.,药物的鉴别试验,四、鉴别试验条件,(一)溶液的浓度:主要指被鉴别药物的浓度,加入的各种试剂一般是过量的。 (二)溶液的温度: (三)溶液的酸碱度:大多鉴别试验需要一定的酸碱性条件。 (四)试验时间: (五)干扰成分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