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393676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0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选修1第一章第2节《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p(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节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学习导航 1.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方法和操作步骤。重点 2.理解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重、难点 3.利用选择培养基分离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了解其应用价值。,一、选择培养基 1.定义:允许_种类的微生物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将所需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特定,2.配制依据 (1)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_。 (2)根据某些微生物对一些_、_的抗性。,特殊营养要求,物理,化学因素,想一想 在混合有细菌和霉菌的微生物类群中,要对霉菌进行分离和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配制成选择培养基非常有效,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它

2、对细菌有什么作用? 【提示】 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二、平板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的配方,边加热边搅拌,原始pH,高压蒸汽灭菌锅,50,三、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 1.方法:_法。 2.步骤 (1)制备平板培养基。 (2)制作_。 (3)用涂布器将土壤稀释液涂布均匀。 (4)取_覆盖于培养基上并压平。 (5)将培养皿置于_上,在_下培养10 d左右。,稀释涂布平板,涂布器,无菌滤纸,干燥器隔板,28 30 ,判一判 (1)为使培养基彻底灭菌,可先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然后进行灭菌。() (2)在接种时,涂布器经过火焰之后不需冷却就可进行涂布。() (3)培养时要保持无菌环境,为观察灭菌是否

3、彻底,还应设置空白对照。() (4)选择培养基依据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应属天然培养基。(),四、选择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是分离微生物的另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_地分离和培养不同的微生物。,选择性,要点一 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作用及配制原则 1.营养要素 (1)微生物的元素组成:C、H、O、N、P、S等,其中C、H、O、N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2)营养要素的来源,特别提醒 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有机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单一方面的作用。 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需添加特殊营养物质,有些微生物需添加,原因是它们自身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

4、有限。,2.配制原则 (1)目的要明确(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例如,培养基可由简单的无机物组成,生产用的培养基内可加入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而分类鉴定用的培养基内必须加入已知化学成分的物质。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3)pH要适宜。各种微生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不同,如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最适pH分别为:6.57.5、7.58.5和5.06.0。,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图1,培养基的组成,(1)配制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号液体培

5、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 (3)在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菌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号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图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固体培养基必须含有适量的琼脂; (2)配制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灭菌; (3)号培养基成分中含N物质为硝酸铵,则应由它为SP1菌提供氮源; (4)在恶劣环境下一些菌体会形成芽孢休眠体,来度过不良环境

6、;,(5)SP1菌以氯苯为碳源,当氯苯消耗尽时,菌株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继续生存,故氯苯含量越少,SP1菌越早停止生长。 【答案】 (1)琼脂 (2)先调pH,后灭菌 (3)硝酸铵 (4)芽孢 (5)20 mg/L氯苯,互动探究 题目中的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芽孢,而有的时候细菌可以产生孢子,那么芽孢和孢子有区别吗? 【提示】 芽孢是某些细菌的一种休眠体,不是繁殖体;孢子是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是繁殖体。,要点二 培养基种类和功能,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物质。先用完全培养基培养混合菌种,然后分别放在A、B、C三种特殊培养基上培养,分别得到菌落、。其中A

7、培养基以蛋白质为唯一碳源;B培养基中缺氮源;C培养基中成分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菌落同化作用类型最可能是_。 A光能自养型 B化能自养型 C异养型 DA或B,(2)如果要获得具有固氮能力的菌株,应选用菌落_;如果要培育获得大量蛋白酶的菌株,应选用菌落_。 (3)从题中分析可见,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_, 对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是_。,【解析】 由题目可知:A培养基以蛋白质为唯一碳源,则菌落的菌株可合成较多的蛋白酶;B培养基缺氮源,只能培养固氮微生物;C培养基中无碳源且含有大量粉状硫,可培养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所以生物的生存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 【答案】 (1)B (2) (3)遗传和变

8、异 外界环境条件,【规律总结】 加入青霉素可以分离出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高浓度的食盐可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若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以分离固氮微生物。,当培养基的某种营养成分为特定化学成分时,也具有分离效果。例如,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 改变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可以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将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变式训练 在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物质能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下列选项中,前者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后者是能被分离出的微生物,其中正确的是( ) A氢氧

9、化钠,酵母菌 B盐酸,放线菌 C适量的青霉素,霉菌 D适量的伊红美蓝,大肠杆菌,解析:选C。氢氧化钠、盐酸为强碱、强酸,酵母菌和放线菌都不能生存,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是用来鉴定大肠杆菌,并不能分离大肠杆菌。适量的青霉素对原核生物有抑制作用,对真核生物的生命活动并不影响。,要点三 微生物培养中有关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1.倒平板操作 (1)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至50 左右才能倒平板,原因是琼脂在44 以下凝固。 (2)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不要完全打开。,(3)整个操作过程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免杂菌污染。 (4)平板冷凝后要倒置的原因: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落入培养基,防止杂菌污染。 (

10、5)若倒平板时,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应丢弃。,2.平板划线操作 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接种环灭菌,划线操作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3.稀释涂布平板操作 (1)稀释操作时:每支试管中盛有9 mL水、试管和移液管需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 cm2 cm处。 (2)涂布平板时:稀释涂布平板的操作比较复杂,且各个细节均需保证“无菌”,应特别注意: 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 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使用。 特别提醒 用手测温刚好不烫手即可快速倒平板,注意无菌操作。 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

11、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画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移液管需要经过灭菌。操作时,移液后用手指轻压上端的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 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的烧杯中。取出时,要让多余的酒精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操作中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中的酒精。,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能引起食物中毒。某生物课题小组想从已混有其他微生物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将其分离出来,进行纯培养,然后进行研究。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1)转为固体培养基

12、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采用平板划线法时在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_ _。,(2)为了防止感染操作者,接种后,操作者的双手应_ _。 (3)培养时,放入恒温箱的培养皿倒置的目的是_ _。,(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_。 【解析】 (1)在筛选单菌落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获得单个微生物形成的菌落。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防止杂菌的干扰。,(2)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做到安全防范,接种后双手用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3)这样做是为了防止

13、杂菌落在平板培养基上造成污染,同时,还可防止微生物代谢产生的H2O留存于培养基表面,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菌落的形成。 (4)用过的培养基不可随便丢弃,一定要进行灭菌后方可丢弃,以免污染环境。,【答案】 (1)稀释涂布平板 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及其他细菌 (2)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 (3)防止杂菌污染和代谢产生的H2O影响微生物生长 (4)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变式训练 实验步骤中倒平板及对菌种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平板时左手将灭过菌的培养皿盖打开,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约1020 mL),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盖 B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基不需要

14、再灭菌,C稀释涂布平板时要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D涂布器用火焰灼烧灭菌 答案:C,; http:/www.99dyw.co/ 九九电影网 http:/www.99dyw.tv/ 九九电影网 http:/youhuijuan.co/ 淘宝优惠券网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天堂网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http:/ 哥哥去哥哥干 http:/ 哥哥去哥哥干 http:/ 哥哥去哥哥干 http:/ 哥哥去哥哥干 http:/ 哥哥去哥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