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9349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0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案辅导方法与技术,吴增强 教授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个案辅导技术与操作,个案辅导概述 个案辅导的步骤 个案辅导中的面询技术 个案辅导注意要点 个案辅导总结,一、个案辅导概述,什么叫个案辅导 是指辅导者通过鉴别、诊断和干预,解决学生个别心理困惑的一种辅导方法 个案辅导的目的 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 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 个案辅导的对象,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洞察学生行为的动机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过程 有效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行为和认知,心理辅导老师在接待家长咨询,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进行咨询,个别辅导现场,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素养,临床实践经验是

2、辅导专业素养的基础 在行动中进行自觉的反思 在辅导实践中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人的内心世界 在个案督导中学会经验的分享,二、个案辅导的步骤,评估问题 确定对象与问题症状 收集资料 诊断分析 进行干预 制定干预计划 实施干预 效果评估和后续辅导 个案辅导的总结,心身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 模式,(德国 Wolfgang Senf,2005),压力、应付与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发生率,压力,承受力,社会压力,人格因素与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环境压力,21世纪“压力时代“,角色模糊 人际应激 职业发展 组织结构 家庭与工作 技术应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 剥夺个性的发展,噪音污染 空气污染 过度拥挤,缺

3、乏相互独立 缺乏交流沟通 缺乏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A类型行为模式 高血压人格 抑郁型人格 癌症敏感型人格 酒精型人格,压力的时代,负性生理反应 1、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2、肠胃失调,如溃疡; 3、容易疲劳; 4、经常头痛; 5、肌肉紧张、疼痛; 6、睡眠质量差; 等等,负性心理反应 1、焦虑、紧张、迷惑或急噪; 2、感觉压抑; 3、退缩和抑郁; 4、厌烦和工作不满; 5、注意力分散; 6、自信心不足; 7、习得性无望; 等等,负性行为反应 1、服药、去医院增加; 2、饮食过度; 3、冒险行为增加; 4、攻击性行为; 5、工作拖拉、效率低; 6、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 等等,压力的反应,压力和

4、压力源,关于压力 压力 是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生活事件和情境,所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状态。 压力源与生活事件 生活改变与生活事件、创伤性应激 生活琐事 心理因素:挫折和冲突 压力的反应 生理反应、情绪反应,生活事件量表,事件 LCU,事件 LCU,配偶死亡 100 离婚 73夫妻分居 65拘禁 63家庭成员死亡 63外伤或生病 53结婚 50解雇 47复婚 45退休 45家庭成员患病 44怀孕 40性生活问题 39调换工作 39经济状况改变 38,夫妻不和 35 中量贷款 31 子女离家 29 司法纠纷 29 个人突出成就 28 妻子开始工作或离职 26 生活条件变化 25

5、 个人饮食改变 24 与上级矛盾 23 搬家 20 转学 20 娱乐改变 19 宗教活动改变 18 过圣诞节 12 轻微违法行为 11,压力的情绪反应,恐惧,焦虑,无力感,抑郁,愤怒,敌意,怜,自,动机冲突,双趋式动机冲突 “鱼翅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式动机冲突 “前是悬崖,后有追兵” 趋避式动机冲突 “爱吃巧克力又怕胖”,评估问题的方法与技术,确定问题 常见学生问题:学习问题、品行问题、自我意识、情绪问题、人际适应不良、青春期烦恼、青少年危机 收集资料 内容:历史资料、现状资料、背景资料 方法:观察、面谈、自述、测试 诊断 诊断原则(分析成因、洞察本质、抓住主干) 行为分析、作业分析、能力诊

6、断、教育会诊,如何收集现状资料,静态资料学业状况、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态度、社会技能、兴趣特长 动态资料内心思想、社会交往圈、突发轶事,压力自我评估,我总是比别人更加忧虑不安 我经常头痛 我在沉重的压力下工作 我对自己的经济和工作感到担忧 我即使很冷的天也容易出汗 我注意到自己总是心跳过快及呼吸短促 我的胃有问题 我经常由于忧虑而失眠 我经常发现自己在为某些事担心 我经常感到疲乏不已,我希望能够被人重视 我觉得自己面前的困难太多了,无法克服它们 我总是担心一些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有时我会觉得自己很没用 我的反应越来越差评分说明:1530分 很放松3145分 有压力4660分 有比较沉重的压

7、力6175分 有高度沉重的压力,学习困难学生的分类诊断,学习障碍学生分类 发展性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记忆力缺陷、视-动协调缺陷、思考能力异常、语言能力异常 学业性学习障碍(阅读、算术、拼字、书写) 假性与真性学习困难 四类学习困难,假性与真性学习困难,四类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环境的影响,C A,D B,主观性变量,客观性变量,抑郁症状诊断,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到妄想程度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反复出现轻生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

8、明显减退,中小学生抑郁表现,注意不集中,记忆下降 学习成绩显著下降 自我评价低 持续情绪低落 人际关系紧张 对喜欢的活动丧失兴趣 生活、饮食、睡眠习惯改变 躯体症状 反复出现轻生念头,DSMIV 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A. 对于许多事件或者活动(比如工作、学习成绩)等,呈现过分的焦虑和担忧,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B 患者感觉难以控制自己不去担忧 C 焦虑和担忧有以下6种症状中3项以上(儿童只需其中的一项症状)1 坐立不安或者感觉紧张;2 容易疲劳3 思想难以集中,或者大脑一下子变得空白4 易激怒5 肌肉紧张6 睡眠障碍,(续)DSMIV 关于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D 这种焦虑和担忧不

9、仅限于某种轴I心理障碍上,例如这种焦虑和担忧不在于患有惊恐发作、不在于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分离性焦虑、神经性厌食、躯体化症状和创伤性应激障碍 E 这种焦虑和担忧造成了临床上显著的痛苦烦恼,对患者的社会的、职业的、或者其他方面的功能造成损害 F 此障碍不是由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药物、治疗药物),或由于一般的躯体情况所致,也排除心境障碍、精神病性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可能,ADHD诊断标准(DSM-IV),(1)下述注意缺陷症状中至少有6项,至少已持续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注意缺陷: 在功课、工作或其他活动中,常常不能密切注意细节或常常发生由于粗心大意所致的错误 在作

10、业或游戏活动中,常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别人与他说话时,常常似乎不留心听 常常不能听从指导去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任务(不是由于违抗行为和对指导不理解) 常常难以安排好作业或活动 常常回避、讨厌或勉强参加那些要求保持精神集中的作业(如家庭作业) 常常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的物品(例如,玩具、作业本、铅笔、书本或工具) 常常因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常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ADHD诊断标准(DSM-IV)-续1,(2)下述多动冲动症状中至少有6项,至少已持续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称: 多动: (a)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b)在教室内或在其他应该坐好的场合,常常离开

11、座位 (c)在不恰当的场合常常过多地走来走去或爬上爬下(少年或成人可能只有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 (d)常常难以安静地游戏或参加业余活动 (e)常常不停地活动,好像“受发动机驱动” (f)常常讲话过多 冲动: (g)他人的问话还未完结便急着回答 (h)对需要轮换的事情常常不耐烦等待 (i)常常打断或闯入他人的谈话或游戏,ADHD诊断标准(DSM-IV)-续2,B、有些做成损害的多动冲动或注意缺陷症状是在7岁前出现。 C、有些由症状所致的损害至少在两种环境(例如,学校或工作处和家里)出现。 D、在社交、学业或职业功能上具有临床意义损害的明显证据。 E、症状不仅出现在全面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

12、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亦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例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障碍或人格障碍)来解释。,ADHD诊断标准(DSM-IV)-续3,分型 根据DSM-,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分为: 1ADHD组合型:在过去6个月符合A1和A2两项诊断标准。在临床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丢三拉四,做事不专心,小动作多,有时甚至像马达一样动个不停,常引起人们的抱怨与不愉快。 2.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在过去6个月符合A1项标准,但不符合A2项标准。在临床上是以注意缺陷为主要症状。 3.以多动冲动为主型:符合过去6个月符合A2项标准,但不符合A1项标准。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多,或合并有冲动性。,干预方法与

13、技术,行为矫正技术 理性情绪法 人本治疗技术 情绪调节技术 压力管理技术,行为矫正技术,什么叫行为干预 通过适当的强化手段,增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生,减少并逐步克服不良行为的一种技术。 行为干预的程序 行为干预技术,行为干预的程序,确定目标行为 建立行为基准线 实施干预 效果评估,吸烟行为基准线,行为分析技术,两种观察变量 描述性变量、高推断性变量 目标行为 特定性原则 操作性依据 观察记录内容 观察记录方法 连续记录、间隔记录、时间取样记录 观察的注意要点,强化技术,正强化 将令人愉快、喜欢的刺激施加于对象,增进其积极的行为。 负强化 将令人厌恶、痛苦的刺激从对象身上撤去,增进其积极的行为。 消退 用非强化的方法来减少对象的消极行为。 橡皮圈拉弹 施加厌恶的刺激,减少对象消极的行为。,代币制案例一,我的学习和工作 获得代币点数 1、对照字帖练习100字,笔顺正确 8 2、数学回家作业字迹清楚 3 3、作文每篇500字以上,字迹工整 15我选择的物品 所需点数 1、星期天去奶奶家吃饭 7 2、看电视动画片 7 3、选我喜欢的一本书 40 4、买新的运动服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