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39347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3.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辐射危害与其安全防范(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辐射危害及其安全防范,朱 立电话:01062784661,13001123730邮箱: ,面向教学、科研的辐射防护管理工作,实验室辐射危害及其安全防范,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 2、国家法规体系及行政管理体系(起源,发展变化过程) 3、高校辐射防护管理工作的特点 4、学校的管理体系及规章制度的建立 5、新观念、新技术与辐射管理的发展方向,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一级学科博士点,二级学科博士点,工程硕士专业,0827,082701,082702,082703,082704,430127,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 涉核专业,070200 物理学类 070204S 核物理

2、目录外082100 公安技术类 082105W 核生化消防 目录外100300 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 100305W 放射医学 目录外,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 涉核专业,080500 能源动力类 080502 核工程与核技术 080503W 工程物理 目录外 080508S 核技术 目录外 080509S 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 目录外 080510S 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 目录外 080511S 核反应堆工程 目录外,6,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专业目录中 与安全学科相关的二级学科,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保健物理 Health Phys

3、ics Introduction to health physics Herman Cember, Northwestern University,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无线电、半导体、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 (2)基因重组、克隆和生物芯片等生物技术, (3)核科学和核武器技术, (4)航空航天技术和导弹, (5)激光技术, (6)纳米技术。,报刊上常说20世纪有六大技术 :,9,1)电力系统 11)高速公路 2)汽车 12)航天 3)飞机 13)因特网 4)自来水 14)成像技术 5)电子技术 15)家用电器6)无线电和电视 16)保健设施 7)农业机械化 17)石油化工

4、8)计算机 18)激光和光纤9)电话10)空调制冷 20)高性能材料,20世纪最伟大工程技术成就 - 20 项,美国工程技术界评出,2000/10/11,19)核技术,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0,19)核技术:核能技术的社会影响虽然有争论,如核威慑和核恐怖,但核技术用于发电、医学诊断和治疗是无可争议的。核聚变是地球上未来取之不尽的清洁能源。,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1,核技术是一把高科技的“双刃剑”,核技术使用不当或者发生错误也会给人类带来危险、破坏、甚至是灾难。 特别是由于长期的核讹诈政策和公众缺乏对核技术的了解,再加上新闻报道的渲染,造成了人们普遍的核恐惧心理, 所谓谈

5、“核”色变。 核技术是一把高科技的“双刃剑”: 有用;有害。,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2,(1)什么是辐射?,从某种物质中发射出来的波或粒子。,(2)辐射的分类,非电离辐射:能量小于10eV,如紫外线、 可见光、红外线和射频辐射,电离辐射: 能量大于10eV,如射线、中子、射线、射线等,一.辐射防护的含义,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3,1.1 什么是辐射?,辐射是指以电磁波或高速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 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的统称。 (热辐射、核辐射等),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4,1.2辐射的分类,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电磁辐射。 根据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使物质电离

6、能力的不同, 通常所遇到的辐射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5,1.2辐射的分类,辐射可以按其质量或电荷量等来区分,而我们更关注的是能量,而且以10eV能量作为界别,因为这个能量是辐射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次级产物能使空气等典型材料发生电离所需的最低能量。 能量大于这个最低值(10eV)的辐射称为致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将10eV以下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移动电话 800-1800 MHz 0.01 eV 辐射防护领域所讨论的辐射都是致电离辐射,也称电离辐射,简称辐射(狭义的)或射线。,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

7、16,(3)什么是电离辐射?,电离:从一个原子、分子从其束缚状态释放一个或多个电子的过程。,电离辐射:能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7,直接电离辐射 directly ionizing radiation,具有足够动能的、碰撞时能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粒子、重离子等,称为直接电离粒子。 由直接电离粒子组成的辐射称为直接电离辐射。,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8,间接电离辐射 indirectly ionizing radiation,与物质相互作用,能产生直接电离粒子的中性粒子,如中子、光子等,称为间接电离粒子。

8、由间接电离粒子组成的辐射称为间接电离辐射。,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19,(4)常见的电离辐射,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0,人工辐射,生活中的辐射来源,天然辐射,天然辐射是人类的主要辐射来源, 天然辐射不比人工辐射更可爱。,可靠的统计数据显示,日常生活中天然辐射占我 们所接受剂量的85%,人工辐射约占15%。,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1,天然辐射,宇宙射线,宇生放射性核素,原生放射性核素,一般场所: 天然本底为 2.4mSv/a, 多为内照射 (222Rn, 60%),天然本底照射,人类活动引起的 天然辐射的增加,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电离辐射源,1.核试

9、验 2.放射性同位素 3.射线装置 4.核设施 5.大科学装置,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3,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辐射,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4,辐射对人体的作用 辐射效应,(Stochastic effect , Deterministic effects ),2 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 Somatic effect , Hereditary effects ),1 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5,辐射作用人体的方式,1.外照射:是指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的辐射照射,包括均匀全身照射、局部 受照。,2.内照射:存在于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对人

10、 体造成的辐射照射称为内照射。,3.放射性核素的体表沾染:是指放射性核素 沾染于人体表面(皮肤或粘膜)。沾染的放 射性核素对沾染局部构成外照射源,同时 尚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体内照射。,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6,(1)辐射的敏感性,按效应发生的个体,按效应表现情况,按剂量-效应关系,大剂量照射的,遗传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躯体效应,急性效应急性放射病,受照射远期发生的效应, 白血病 癌症 白内障 不育,特殊的躯体效应宫内受照后胚胎和胎儿的效应:致死性效应先天性畸形生长发育缺陷远期恶性疾病的诱发,基因突变发生在性细胞:,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生长发育障碍,1、辐射防护

11、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7,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受剂量的大小。这种效应有一个明确的剂量阈值,在阈值以下不会见到有害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 生育障碍。,辐射效应按剂量效应关系 分类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是指辐射效应的发生几率(而非其严重程度)与剂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剂量的阈值。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8,随机性效应,(1)发生概率与剂量有关 (2)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3) 线性比例、无阈,A.随机效应特点:,直线

12、的斜率也称危险度系数,表示发生严重疾病几率的大小。故也可以用危险度来描写随机性效应。,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29,确定性效应,(1)有阈 (2)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B.确定性效应特点 :,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0,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剂量,剂量,几率,严重程度,阈值,随机性效应,确定性效应,?,(简化模型),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1,辐 射 的 人 体 效 应,眼晶体的辐射效应,胚胎的辐射效应,性腺的辐射效应,血液的辐射效应,遗传效应,致癌效应,确定性效应,随机性效应,急性放射病,皮肤的辐射效应,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2,表2-1 一些确定性效

13、应阈值,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3,表2-2 一些确定性效应阈值,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4,表2-3 引起男性不育的阈剂量,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5,表2-4 引起女性不育的阈剂量,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6,表2-5 不同生物种系对辐射的敏感性不同,(2)辐射的敏感性,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7,表2-6 不同剂量对人体损伤的估计,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8,白血病:1013年;,(3) 辐射致癌的潜伏期,甲状腺癌:20年;,乳腺癌:23年;,一般潜伏期取25年。,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39,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

14、心特别工作组报告人类癌症约有90与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质有关。 肯定致癌物:苯、石棉、联苯胺、芥子气、砷和某些砷化合物、烟炱、焦油和氡等共十八种; 可能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类、四氯化碳、环氧乙烷、镉和某些镉的化合物等共十七种; 可疑致癌物:氯霉素、苯乙烯、六六六、滴滴涕、三氯乙烯、利血平、苯巴比妥、铅和某些铅化合物等共十七种。,致癌物质,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40,辐射剂量:剂量效应关系中的决定因素。,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41,(1)辐射类型 外照射: gba (危害程度)内照射 : abg (危害程度)(2)剂量率、受照时间间隔 剂量率 生物效应 时间间隔 生物效应 , 物

15、理因素总结(一),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42,(3)照射部位与面积 不同部位 不同的敏感度面积 生物效应 (4)几何条件 不同的几何条件 不同的生物效应, 物理因素总结(二),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43,射线对人体的作用,根据目前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两类: 有益的: 人类生存条件之一, 天然辐射提高免疫力、刺激作用。 有害的: 大剂量照射时,可能得各种放射病。 小剂量照射时,有三个大家关心的问题:遗传、致癌、寿命。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知识来看,这些影响可忽略,可被接受。 射线对人体作用时,有三种生化指标可能会发生变化:白血球、血小板、染色体。,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44,1、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业简介 小剂量照射的目前研究结论,天然辐射人类生存条件之一,在正常天然本底范围内未发现有害效应(2.4mSv/年) 高本底地区的流行病研究 近年来许多实验研究结果证明: 从寿命、躯体效应等方面论证了低剂量辐射可能是无害的 刺激效应:刺激细胞功能,使机体自然防御适应功能提高,集体免疫力增强 抑瘤效应:抑制移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等,45,“勿需害怕辐射, 然而必须小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