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346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与处理 (1)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心律失常及治疗护理,CCU-梁丽芬,学习目标,了解常见心律失常的治疗 熟悉室速、室扑、室颤、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的心电图特点 掌握利多卡因、可达龙药物的使用和除颤仪的使用。,心脏经传导系统的电传导,正常心脏激动发源于窦房结,并按一定顺序传导,先后激动心房与心室。窦房结活动的频率及激动在心脏各部位的传导时间都有一定的范围。,心律失常,心脏电激动起源的频率及部位,电传导时间及顺序发生变化,构成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分类,窦性心律与窦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有一系列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即P 波在、avF 、 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P-R间

2、期0.12s; 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一般规定为60-100次/min。,2、窦性停搏:在规律的窦性心律中,在一段时间内窦房结停止发放激动,心电图上见规则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P波脱落,形成长P-P间距,且长P-P间距与正常P-P间距不成倍数关系。窦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窦性停搏并交界性逸搏,治疗,无症状者可定期随访,暂时不需要治疗。 心律缓慢伴有症状者,应用起搏器治疗。,期前收缩(房性、室性、)描述期前收缩时常用的概念:代偿间歇: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1、房性期前收缩:期前出现的异位P波,形态与窦性者不同;P-R间期常 0.

3、12 s;大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窦性P波之间的间距小于正常P-P间据的2倍。部分P-R间期可延长;如异位P后无QRS-T波,则为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有时P波下传心室引起QRS波群增宽变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称为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室性期前收缩: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的P波;期前出现的QRS形态宽大畸形,时限常 0.12 s,T波方向多与QRS主波方向相反;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治疗,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是否影响心排血量、发展为严重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决定治疗原则。 无器质性心脏病,多数不需要治疗;伴随症状者解除顾虑的基础上使用镇静剂和受体阻滞剂 频

4、繁发作、症状明显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室性期前收缩四联律,2、室性心动过速:频率多在140 220 次/分,节律可稍不齐;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常 0.12 s;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偶尔心房激动夺获心室或发生心室融合波。,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急性期: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同步电复律 稳定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龙、利多卡因) (无效)同步电复律,利多卡因,.药动学 静脉注射后,1min起效,5min作用达高峰,经肝代谢,肾排出。静脉注射每次用50mg-125mg,无效时在5-10min后重复,维持剂量1-4mg/kg

5、适应症 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欣快感,失定向、意识模糊、视力障碍、耳鸣、肌肉颤动、肌肉麻木、眩晕、嗜睡。大剂量时可出现呼吸中枢抑制、昏迷或惊厥,(2)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低血压,大剂量可引起易受损心肌的抑制,也可引起房室阻滞和心动过缓,胺碘酮,类抗心率失常药物 主要的电生理效应-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口服吸收慢,4-6h发挥作用,7天作用达高峰,本品消除缓慢,血浆半衰期5-7天,有的达28天。 静脉注射后几分钟到一小时分布到全身。2-5mg/kg缓慢静脉注射(10-15min),作用,室速、室颤:对于室性心

6、动过速,胺碘酮不仅能有效终止心律失常,还能预防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猝死的发生率,禁忌症,过敏者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 甲状腺功能失常 心肌病患者慎用,不良反应,1)甲状腺功能失常:甲亢或甲减2)心血管系统: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各种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3)眼不良反应:角膜微粒沉积和视晕现象4)皮肤光敏感和变色反应:红斑、肿胀、灼热,轻者变黑,重者呈深蓝色,不良反应,5)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头痛、噩梦、震颤、共济失调 6)间质性肺泡炎、肺纤维化。 7)消化系统:恶心、胃肠道不适、便秘等 8)其他:静脉炎、用葡萄糖稀释、配伍禁忌,治疗,慢性期的处理 1、药物 2、射频消融术 3、外科的手术治

7、疗 4、ICD植入术,3、扑动与颤动(1)心房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在I、III、aVF导联比较清晰。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多在250 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而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故心室律规则。QRS波群多不增宽。,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f波),通常以V1导联最明显;f波频率为350 600次/分;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群一般不增宽,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除外。,心律失常,(2)心室扑动与颤动心室扑动:无正常QRS-T波,代之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

8、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 250次/分。心室颤动: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频率200 500次/分。,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电复律的分类,同步电复律 :利用特殊的电子装置,自动检索QRS波群,以患者心电中R波来触发电流脉冲的发放,使放电发生在R波的下降支或R波开始后30ms以内,从而避免落在易颤期。非同步电复律:无须用R波来启动,直接充电放电。亦称电除颤。,注意事项,1)电极板的安置:心尖部,胸骨右缘第23肋间。另一种是前后位即一个电极板放在患者背部左肩胛下区,另一个放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 2)勿接触 3)距离起搏器不少于10cm 4)电击一般不超过3次,但反复室

9、颤除外。 5)胸毛多者应备皮,术后护理指引,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并发症:心律失常、栓塞、局部皮肤灼伤、肺水肿等 心理护理,开关选择能量(200-360焦耳) 按压充电电钮 电钮选择非同步位置(机器默认) 电极板上涂上导电糊或胸部放置盐水纱布 两电极板分别置于心尖和心底部 放电,传导异常与心律失常(1)房室传导沮滞(度、度、度)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在成人,若P-R 0.20 s(老年人 0.22 s),或两次检查结果对比心率没有明显改变而P-R间期延长超过0.04 s。,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部分P波后QRS波脱漏,分为两型: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Morbiz I型):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漏波后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恢复,P-R间期趋于缩短,之后又复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又称Morbiz II型):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心律失常,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群毫无关系,房率快于室率。,心律失常,起搏器心电图,双腔起搏器,起搏器起搏功能不良,起搏器感知功能不良,问题,1怎样区分室速与室颤的心电图? 2患者发生室速伴有意识丧失时护士应该怎样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