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3449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0.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交流讲稿(下)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的 心电图诊断 (下) 交流讲稿,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 逸搏与逸搏心律 心动过速(非阵发性与阵发性),交界性早搏,起源于房室结、或结希区,较少见,心电图特点: 1、提前出现的QRS波,与正常窦性者相同或略有变异 2、出现逆行P波(II、III导联P波倒置,aVR直立) 3、P波可出现于QRS波群前、之中或之后,P-R0.12s,R-P0.12s 代偿间歇完全 ST段-T波多与主波方向相反(继发性T波改变),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右心室图形,室性期前收缩起源于左心室图形,V1,V6,V1,V6,三联律:每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每个窦性搏

2、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发生两个 室性期前收缩称为 成对室性期前收缩,间位(插入)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 收缩出现于两个正常窦性搏动之间,无代偿间期,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 同一导联内,室性 期前收缩形态不同者称多形性或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2,R3,R6,R2,R6,R10,室性并行心律,室早与窦性的配对间期不恒定 长的两个异位搏动间距是短的两个异位搏动间期的整倍数 当主导心律的冲动下传与心室以其人之道起搏点冲动几乎同时抵达心室,可出现室性融合波,室性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当窦房结及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均极度低下时,或窦房结的激动因房室传导阻滞而下传受阻时,心室自身起搏点被

3、动地产生激动,引起心室搏动,称为室性逸搏(ventricularescape),若连续发生,则称为室性逸搏心律(ventricular。escape rhythm)。,R3,R4,P3,P4,室性性逸搏心律 多见于双结病变或发生于束支 水平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其ORs波群呈室性波形,频率一 般为2040次分,可以不十分规则。,室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节律可稍不齐;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通常O12s;如能发现P波,并且P波频率慢于QRS频率,PR无固定关系(房室分离),则可明确诊断;偶尔心房激动夺获心室或发生室性融合波,也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室速

4、可区分为单形性室速和多形性室速。 QRS波群方向呈交替变换者称双向性室速 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30s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见房室分离、室性融合、心室夺获,室性心动过速,avR,R4,阵发性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R2,R3,R21,R22,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R-on-T现象及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一种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发作时可见一系列宽大变形的QRS波群 每31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正负方向 每次发作持续数秒数十秒,或者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或者转为心室颤动 临床上表现为反复发作晕厥或阿斯综合征,三度房室传导阻

5、滞 并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室扑动,心室扑动发生的条件 心肌严重受损或缺氧、代谢紊乱 异位激动落在易颤期 心电图表现 P-QRS-T波群均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较规则的振幅较大的心室扑动波(正弦波),频率150300bpm 心室扑动不能持久,或者很快转复,或者转为室颤,心室颤动,是心室停搏的表现之一 ,心室完全丧失了排血功能,血流动力学上相当于心脏停跳 心电图表现 P-QRS-T波群均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极不规则的室颤波,频率200500bpm 临床意义 室扑和室颤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心梗、洋地黄中毒、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常为死亡前的表现,室扑室颤,室速、室扑、室颤、停搏,

6、室速,室扑,室颤,室扑室颤,心室停搏,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心肌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一)特征性改变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者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2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3T波改变:倒置 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T波直立并增高 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

7、导联则出现。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心电图有2种类型:无病理性Q波,有普遍性ST段压低01mV,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所致。无病理性Q波,也无ST段变化,仅有T波倒置改变。,(二)动态性改变ST抬高性心肌梗死:1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数小时2日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是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 % 永久存在。 3在早期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是为亚急性期改变。4数周至数月后,T波呈V形倒置,两肢对称,波谷尖锐,是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恢复。非ST抬高心肌梗死中上述的类型先是ST段普遍压低(除aVR有时V1导联外),继而T波倒置加深呈对称型,但始终不出现Q波。ST段和T波的改变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类型T波改变在l6个月内恢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