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5393422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2009年8月 仅供参考学习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石油、成品油流通体制及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品油价格的制定也呈现了以成本为基础向市场化过渡的变化,价格形式由国家定价变化为国家指导价。,第一部分 国家石油产品价格管理逐步走向市场化,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与此相配套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发生了二次质的变化。,一、我国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基本情况,1、第一阶段:1998年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初步接轨。,1998年6月3日国家

2、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计电9852号)。规定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家计委每月对国内原油基准价与成品油零售中准价进行调整。,具体改革内容,汽柴油的零售价为政府指导价,国家公布中准价,两大集团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制定零售价格。,当上月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交易价格累计变动超过5时,由国家计委调整汽油、柴油零售中准价格。,国家按照新加坡市场相同油品进口完税成本,制定供应军队和国家储备用油的出厂价格。,供应铁路、交通等部门专项用油在国家规定供军队用油出厂价基础上,上下浮动5%。,2、第二阶段:2000年成品油价格接轨的实施,1998年石油价格改革方案出台后,原油价格即与国际市场接

3、轨。成品油价格水平当时虽然基本接轨,但没有完成 “改革方案”要求的1999年完全接轨,每月调整。为此,2000年6月起明确国内成品油价格完全按照既定接轨办法调整。,具体改革内容,国内汽、柴油与新加坡市场挂钩,每月调整一次。,以新加坡市场汽、柴油离岸价为基础,计算进口到岸完税成本作为国内汽、柴油出厂的接轨价格,,供铁道等部门专项价格在国家规定的供军队出厂价格基础上,在上浮5%的幅度内双方协商确定。,零售环节的中准价等额调整;两大集团在上下5%的幅度内制定和公布具体零售价格。,3、第三阶段:2001年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补充完善 。,自2001年1月1日起,原油不再由国家计委制定发布,由两大集团按照既

4、定接轨新加坡市场相似油种自行确定,报国家计委备案。,2001年10月17日国家计委进一步改革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计电200196号)。将汽柴油价格单纯接轨新加坡市场变为接轨三地市场。2001年11月24日,航煤也作相应调整,但仍单独接轨新加坡市场。,具体改革内容,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挂钩,并考虑国内消费结构制定汽、柴油价格。,设定国内成品油涨(降)价区间,在国际油价波动超出这一范围时,对国内价格调整采取较缓和的方式。,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的品种范围,放开灯用煤油、化工轻油和燃料用重油的价格。,两大石油集团在零售中准价基础上允许浮动的范围由5扩大为8。,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变化超过5改

5、为超过8时才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4、第四阶段:2006年3月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调整,2006年3月底,国务院以国办发200616号文件形式出台了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改变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由直接接轨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改革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作价,实行间接接轨国际市场 。,间接接轨国际市场,主要体现成本定价,根据布伦特等三种主要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加上炼油成本和成本利润率确定国内成品油出厂价 。,供军队和国家储备用汽、柴油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政府定价。,供铁道、交通等部门专项用油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价,以供军队汽柴油出厂价为基础,每吨加400元,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实行差价管理

6、,在执行配送制的地区,批零差价每吨不得小于300,未执行配送制地区,由省级价格管理部门在考虑运杂费基础上,确定合理批零差价。,汽、柴油零售价格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最高限价,石油、石化和社会加油站可在此以下自主确定具体零售价格。,供军队用和国家储备用汽、柴油标准品出厂价格,以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的平均进口到岸完税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运杂费、加工费、损耗以及适当利润和应交税金确定。,作价办法,采价期和调整时间,1、当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相应调整出厂价格和零售基准价格。,2、两次价格调整间隔不少于10天。,

7、国内成品油涨(降)价区间,1、当国际市场三种原油平均价格每桶低于50美元高于18美元时,发改委正常调整;每桶低于18美元或高于50美元时,每低1美元或高1美元,按成本利润率提高1个或降低1个百分点调价。,2、当国际市场三种原油价格在每桶50-80美元时,综合考虑原油价格水平、企业整体盈利情况,以及社会承受能力,有控制地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50-55美元时,每高1美元,按成本利润率扣减1个百分点调价;55-65美元,按零利润调价;65-80美元,按零利润计算调价额扣减一半调价,80美元以上另议。,国内成品油批发零售价格,汽柴油的批发价格(到位价)=汽柴油的零售执行价-300的批零差价,各省具体价

8、格与上述价格之间按照地区差价确定,汽柴油的零售价格=供军队的出厂价格(含税)+800元的销售环节商品流通费用,二、石油产品价格管理改革评析,经过四次成品油价格改革与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给两大集团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但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对价格形成机制仍然有一定制约。,1、接轨国际市场的国内油价形成机制,是石油工业向市场经济体制迈出的第一步。,接轨机制的突出特点:价格由相对稳定变为每月调整,价格管理灵活了;价格水平由以成本为基础变为主要由市场决定,定价的依据透明了;价格由自成一体变为与国际市场衔接,价格体系延伸了;价格水平由政府具体制定变为政府公布中准价、

9、两大集团具体制定,定价权限放宽了。,一是以国际市场作为定价的基础,将国内与国际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改变了以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彼此隔绝,面对外部市场国内石油生产较为被动的局面。二是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相互衔接,体现了一体化大市场的指导思想,有效地促进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局面的形成。,三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油价形成机制,提高了价格的透明度,使石油、石化两大集团更加贴近市场、反映供求。四是油价调整的市场化,加快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五是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与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建立。,2、国内成品油价格接轨国际市场的形成机制,步履蹒跚,并未完全实现市场机制的接轨。,

10、十年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改革与调整,同成品油流通体制改革及现实经济生活的深刻变化相比,仍然显得有些被动,与推动竞争、规范市场、促进发展的改革初衷存有偏差。没有实现市场机制的完全接轨。,-从价格形成机制看:,调价时间滞后,未能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变化。 机械接轨定价,扭曲了市场的正常需求。 透明滞后的定价机制,刺激投机,干扰正常的经营和市场秩序,使政府定价异化,没有达到稳定市场的目的,带来经营者不平等的市场机遇。 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对称,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安排。,-从价格管理体制看:,成品油价格的政府指导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不对称。 油价接轨中的计划定价,同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不相符合。 国家定价

11、也限制了企业利用价格杠杆调节生产经营的余地。 地方炼厂汽柴油出厂价每吨高于两大集团就近炼厂50元的规定,人为抬高了其价格。,-从价格机制的运行看:,国内成品油价格并未完全按照接轨机制相应调整,政府进行了明显控制。 国内成品油生产严重亏损,资源持续偏紧。 国内成品油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造成资源外流。,3、造成现行价格管理体制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观上: 对市场状况的判断有失偏颇。 只管价格不管市场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偏面强调价格的公正性与合理性,忽视了价 值规律与供求规律的统一性。,-客观上: 国内成品油交易市场尚未建立,市场秩序存在一定问题。 成品油维系着国家骨干企业与国民经济的生存与发展。

12、 国内成品油市场确实存在集中经营的现象,竞争不充分。 市场经济仍处于发展阶段,国家的调控手段尚未健全。,实质上,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述问题,关键不在于接轨的价格形成机制本身,而是国家在成品油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政府定价行为。虽然定价依据市场化了,但定价主体是国家行政主管机关,必然脱离不了行政审批定价的色彩,从而不可能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直接一致。,三、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走向,中国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石油进口依赖度的逐步提高,成品油市场的放开程度将越来越大,政府定价管理模式对国内市场机制的制约将日益突出,必然推动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市场化。,1、从各国成品油市场发展看,普遍存在着由保护到放

13、开的过程。2、从市场方面看,价格管制的前提条件日益松动。3、从各行业经营看,只有价格的市场化,才能有助于正常的市场竞争,打破垄断。 4、从价格形成机制本身看,市场形成价格,才能有利于市场的正常运行。5、从国内市场运行的实际情况看,不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部分股份公司内部成品油价格管理现状,1998年集团公司重组后,围绕着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目标,集团公司内部成品油经营管理不断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成品油流通体制亦发生了量与质的巨变,与此同时,成品油价格管理也不断走向集中统一。,“四统一”实施情况,成品油物流流程,-陆运,-水运,质量计量交接,制定运输计划,制定送货

14、计划,请车,市场,运输,配 置,收购,炼厂,东北公司,海运 公司,东、西北省市公司 华北公司 山东公司 西南公司,资源收购,结算,质量计量交接,大庆、哈尔滨、吉林、松原、抚顺、鞍山、锦州、盘锦、葫芦岛、大连分公司,西北公司,陕西公司新疆、玉门、青海、兰州、宁夏、宝鸡、西安分公司,成都分公司,兰成渝管线,-管线,生产,实物流,华东公司 山东公司,四川公司 重庆公司 西南公司,一、价格管理体制发生根本变化,1、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炼厂定价部门,价格委员会,价格商情处,大区公司财务处或营销处,区内省区公司财务处或营销处,负责成品油价格的策略管理,负责成品油价格的日常管理,负责成品油及其他产品价

15、格管理,负责成品油内部调拨价及销售价管理,负责成品油内部调拨价及销售价的管理,2、整章建制,明确职责,规范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石油产品价格管理办法(试行)(油炼销字200480号)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成品油销售价格管理办法 (油炼销字2006284号),3、价格决策实现程序化。,价格委员会,价格领导小组办公室 (价格商情处),形成价格机制报告,主管领导,会议讨论确定,签发文件执行,二、价格形成机制发生质的变化,针对国内市场与股份公司内部成品油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以及市场的不断开拓,围绕统一定价与集中管理,2001年末提出了转变价格管理办法与

16、形成机制的思路。即股份公司总部的价格管理由直接定价向间接定价转变;在具体价格水平上,实现了以机制定价为主。,炼油企业,出厂价,东北、西北和华北公司,军队、兵团,直供用户,调拨价,出厂中准价,专项价,区外省市公司,批发限价,市场竞争价,板块内部成品油价格作价机制,定价原则,炼化企业和销售企业共同负担市场风险,建立对市场 的快速反应机制,真实合理地考核各炼化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经营成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1、成品油出厂价格,汽柴油出厂价计算公式,市场风险:当区外市场销售价格不到位平均超过3%超过部分炼油、销售各负担50%。,基准价:以大连、兰州为基准,汽柴油平均略高于 同期国家中准出厂价。,地区差价:以大连、兰州为基准依次递减。,1、成品油出厂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