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393389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城镇体系设计(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规划专题6 城镇体系规划,一、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和形成条件 二、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三、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四、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设计,一、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和形成条件,1、区域城镇体系的含义和特征(区域经济规划的角度认识) (1)含义区域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一组城镇群,他们具有不同的等级、规模、职能,在布局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2)特征 关联与聚集性关联指城镇之间职能分工上的相互关联,通过社会分工与其它城镇体系建立密切的经济联系。聚集性是城镇体系在布局上的特点,指城镇体系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城镇体系涵盖了城镇群城市带和都市圈等城镇的聚集形式

2、。,几个概念:,城市群是由若干个在地域上相互接近的同类城市的发展与聚集所形成的,一般地域面积都较大,如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城市带是指若干城市沿一条带状的交通线分布的聚集形式,一般在空间上延续很长但相对较狭窄,如济南青岛城市带、洛阳郑州开封城市带等;都市圈是城市聚集的高级形式,是以一个大型城市为中心、吸纳了一批有实力的中小城市形成的组团,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首都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三个大的都市圈,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增长中心的作用。,整体与层次性,城镇体系的整体性:指城镇体系是由城镇、交通网络和基本区域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各个城镇之间由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进行联结。形成之后,每一

3、个城镇、每一条交通通讯线路都构成城镇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为一个整体 。城镇体系的层次性:是系统化的具体化,包括区域行政层次、城市规模层次和城市职能层次三个方面。行政层次由规划区域的行政级别构成,通过行政管理的机构,规范层级的内容,包括不同级别城市的数量结构;规模层次是指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构成,包括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结构;职能层次是指两类城市的数量构成,即综合性城市和单一职能城市。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如图,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县域城镇职能体系,动态与变化性,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本身的规模在发生变化,城市的数量也在发生变化,原有的城市之间的各种关系就逐渐被

4、打破,形成新的关系。区域经济规划中的城镇体系的设计,要求我们对现有的城镇体系的现状能够充分认识,了解其发展变化的方向,预测出未来动态变化的趋势。2、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经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条件,(1)区位条件,决定城镇体系的区位条件与决定企业选择的区位条件所不同的是,决定企业选择的区位条件关键是经济地理位置,而运输是其中的主导要素;决定城镇体系的区位条件除了经济地理位置,还有该区域的面积和区域海陆位置。 (2)自然条件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对形成有区域特色的城镇体系十分重要。大的中心城市及其城镇体系一般是形成于平原地区、大江大河的河口三角洲等地势平坦

5、、开阔的地域;以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镇体系更容易在丘陵、盆地地区形成;高原地区的城镇体系常常表现得十分松散,并且分布范围很大。,(3)人口条件,城镇体系的形成与规划区域的人口密切相关,其基本关系是:人口城市城镇体系。人口数量决定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和个数决定城镇体系的形态。更进一步分析,人口的分布特点决定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也决定城镇体系的形态。 e.g.青海省72万多平方公里仅分布550多万人,这也就决定了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的城镇体系形态,浙江10多万平方公里分布有4000多万人口,人口密集使城市分布也十分密集,其城镇体系是以杭州、宁波、和温州三个城市为中心的形态。,(3)经济发

6、展条件,是区域城市化道路的决定因素,也是城镇体系形成的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城镇体系。形成现代城市的决定性原因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e.g.辽宁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钢铁、煤炭、化工、机械等企业,规模都很大,有的一个企业的职工和家属就有十几万或几十万人,需要的城市支持也必定更大。辽宁目前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并有个接近百万人门槛的大城市。海南省的经济特点是热带农业和旅游业,因此该区域的城镇体系是中小城市主导型。 思考:请你根据四川城镇体系发展的现状说说四川省的产业结构和它之间的关系。,(5)基础设施条件,城镇体系的形成还有赖于规划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

7、。其中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和邮电通讯、能源供应、水资源供应等对城镇体系的影响最大。注意:城镇体系本身是一个网络形态的体系,城市本身是节点,运输与通讯线路是线,区域是域面。从区域经济规划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规划每一个城镇,也要规划城镇之间的连接线。一个成熟的城镇体系所具备的基本基础设施:传统的运输线路、高速公路网和快速铁路网、能源和水资源问题、城际联系(如同城内联系),二、城市化与城镇体系发展战略,1、什么是城市化?美国新版的世界城市:“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业工作;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

8、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 2、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区别城市化一词源于英文urbanization,也可以译为“城镇化”、“都市化”,在国际上这两个词并没有区别。而在我国,城市化中的“城市”往往只包括大中小城市,而不包括小城镇,其中又以发展大城市为主要目标;“城镇化”是针对片面发展大城市问题而提出的,它包含了积极发展县域重点镇的政策取向,城镇化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990年4月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首次把建制镇界定为城市,从而使城市化与城镇化近乎为同义语。,3、城镇体系发展战略,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途径、规划内容 (1)战略思想 第一:从加快

9、城市化进程出发确立战略思想; 第二: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出发确立战略思想; 第三:从加强中心城市作用出发确立战略思想; 第四:从区域协作和区域统筹出发确立战略思想。 (2)战略目标 城市化水平目标 近期目标(5年目标以全国平均水平比照)、中期目标(10年目标以全国先进水平比照)、远期目标(20年目标以国际先进水平比照)、 城镇发展目标 人居环境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城镇环境质量目标、社会发展目标,(3)战略途径,基本原则: 按照区域发展的模式来培育城镇体系主要城镇按网络、点轴或者增长极发展,在模式上要与所在的区域相一致。 培育支柱产业及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支撑城镇体系创造并引入知识经济的条件

10、,发展利用本地资源、科技含量高的现在制造工业,利用现代技术、生态工程逐步改造传统工业,引入高科技产业。 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快城镇体系e.g.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有:国家投资、城市资源开发、企事业单位投资、社会个人集资等。,(4)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十个方面),城镇体系发展条件分析 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规划 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土地利用总量平衡结构规划 城镇区域基础设施总体布局规划 实施城镇体系规划的有关政策措施,三、人口发展与城市化水平测试,1、人口预测 (1)劳动平衡法户籍人口预测公式如下:(基本人口是指从事第一、二

11、产业的职工人数),(2)平均增长率法,户籍人口预测:平均增长率代表区域规划人口发展特点的人口增长率的平均数。以此作为规划区域人口的增长速度。公式如下:,2、城市化水平预测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城市化的内涵 (2)城市化的速度 (3)城市化水平的统计口径 (4)城市化预测的方法和结果的选取 (5)城市化预测的取值 注意:因为城市化衡量的主要是人口数量,因此对人口的预测和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前面介绍的有关人口预测的方法正是为城市化预测做铺垫。,四、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设计,1、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理论模型 第一种:顺序规模分布模型公式:Pi*Ri=K式中Pi为一个区域内按

12、人口排序第i个城镇的人口数,Ri为第i个城镇的排序位次,K为常数公式变形:Pr=P1/R式中Pr是指区域内人口规模排序中第r位的城镇的人口数,P1是指区域内地1位城镇的人口数,R是Pr城镇中的排列位序。,第二种:城市首位度,马克.杰斐逊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一种概括,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的异乎寻常。 第三种:城市金字塔模型把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按照大小分成等级,就要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用图形表示就是城市规模等级金字塔 。,特大和超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

13、(2)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规划,城市规模分级,等级结构规划,中心城市的确定 大、中城市的规划 小城市和县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2、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城市的职能构成及其在区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1)城镇职能类型划分描述性城镇职能类型划分:从城市性质出发,包括行政城市、文化城市、防御城市、生产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娱乐城市。 问题:请你讨论那些类型的城市是文化城市或者行政城市。 统计法城镇职能类型划分:(哈里斯统计划分法)包括加工工业城市、制造业城市、综合型城市、零售商业城市、交通运输业城市、批发商业城市、娱乐休闲城市、教育城市、矿业城市、行政城市。 多变量城镇职能类

14、型划分:涉及人口、政治、经济、就业、收入等各方面。,(2)城镇体系职能现状分析,综合性中心城市工业矿业中心城市交通工业中心城市工业商业贸易型城市农业商贸性中心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贸易城市 (3)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 原则:发挥综合中心型大城市的区域极核作用,带动次级中心城市发展,注意发挥各类城市的产业优势,强化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群的带动作用,实现城市专业功能作用区域化。,对各类城市产业发展的实施要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是指城镇的地域分布状况。 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人口、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环境、资源和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种分布

15、状况一旦形成,将影响到区域的城乡结构、土地利用结构、建造景观、社会生态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城镇体系空间规划的原则,第一:与规划区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相适应,满足城镇体系发育的空间聚集客观要求,顺应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第二:依托区域经济主流向的交通走廊,促进城镇发展空间轴带和网络节点形成规模效益; 第三:按照地域分工特点,促进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及产业分工的优化组织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第四:按城市区域的内在联系合理组织城市经济区,发挥各级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式,第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增长极的布局模式以中心城市带动规划中的城镇群体发展,

16、形成规模有序、有机联系的空间布局结构。城镇空间布局特征是依托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城镇圈、或城镇群。 第二:城市发展轴模式这个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出现的相互联结的交通线就具有了相当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一般的发展轴是两头的中心城市带动城镇发展,要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以城镇为依托,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带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地区。,第三:城市网络布局模式,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变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整个网络形成了增长极,形成巨大凝聚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规划区域经济的发展。()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规划图用地图或图集的形式精确地把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规划的结构表示出来,就是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规划图。,北京市城镇体系布局图,、城镇土地利用总量平衡结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统计 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镇用地控制标准按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和村镇规划标准 ()土地利用总量平衡结构规划注意的要点:第一、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第二、压缩水电开发用地;第三、集约发展小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