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9321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孕症的诊断思路及检查项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孕症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世纪,不孕症将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病的第三大疾病在我国不孕症的发生率为,并有逐渐增加趋势,一、定 义,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2年 而未受孕者,称不孕症( infertility)。据统计 婚后1年初孕率为87.7% 婚后2年初孕率为94.6%,二、分 类,原发不孕 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称为原发不孕。继发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不能受孕者称继发不孕。,三、不 孕 原 因,阻碍受孕的因素可能在女方、男方或男女双方。据调查不孕症1.女性因素约占 602.男性因素约占 303.男女双方因素约占10,正常受孕必备条件 1.

2、女性:(1)正常的性生活 (2)卵巢排卵(3)输卵管 (4)子宫 2.男性: (1)产生精子(2)输送精子,正 常 受 孕 过 程,丘脑垂体 卵巢轴,1女性不孕因素(占60%),(1)排卵障碍-占,引起排卵障碍主要原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 垂体瘤 卵巢病变 PCOS 全身性疾病 甲亢,(2)输卵管因素-占不孕因素的1/3,引起输卵管因素不孕的原因慢性输卵管炎症 输卵管结核输卵管发育不全 盆腔粘连 阑尾炎,(3)子宫因素,子宫先天畸形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炎、结核、息肉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4)宫颈因素,宫颈粘液功能异常 宫颈炎症 宫颈糜烂 宫颈免疫学功能异常,(5)外阴、阴道

3、因素,阴道狭窄 先天无阴道 阴道横隔 无孔处女膜 严重阴道炎症,2男性不育因素(30%),生精障碍 输精障碍 (1)精液异常:少精、弱精、无精(2)性功能异常:阳痿、早泄,逆行射精等,3男女双方因素(10%),(1)缺乏性生活的基本知识 (2)盼孕心切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 (3)免疫因素同种免疫 抗精子抗体(ASAB) 自身免疫 抗透明带抗体,不孕症检查与诊断,通过男女双方全面检查找出不孕原因,女方检查首先应详细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排除全身性疾病,女性不孕特殊检查,1) 卵巢功能检查 2)输卵管通畅试验 3)宫腔镜检查 4) 腹腔镜检查,1.输卵管检查:输卵管通液输卵管造影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

4、查,2.卵巢功能检查,B超监测卵泡发育 女性激素测定,了解卵巢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状态 基础体温测定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月经来潮前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生殖内分泌,雌二醇,孕酮, B型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基础体温测定 (basal body temperature,BBT),排卵 T0.3-0.5,持续12-14天,36,37,3 宫腔镜检查,了解子宫内情况,能发现宫腔粘连、粘膜下肌瘤、内膜 息肉、子宫畸形等。,子宫纵隔,4 腹腔镜检查,了解盆腔情况,直接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情况。并可行输卵管通液检查(美蓝)。,5 性交后试验:,检查精子穿透力,排卵期进行,性交后2-8小时内检

5、查,20个活动精子/HP ,为正常。,男方检查 首先应询问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排除全身性疾病 1.精液常规分析+形态染色 有精子:密度、活力、活率、畸形 率等分析 异常则辅助生殖技术助孕 无精子:附睾穿刺或睾丸活检 有活精子则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正常精液灰白色,量为26ml,平均为34ml pH为7.07.8在室温中放置530分钟内完全液化 精子密度:20-200x106/ml 活 率50畸形精子80,人类辅助生殖(ART)前 应检查的项目,一般项目检查: 双方血型(ABO、RH) 女方血常规、血沉、ABO血型、Rh血型 优生优育检查: 双方TORCH、乙肝两对半、丙肝、艾滋 病、梅毒、染色体 女方白带常规、宫颈分泌物(淋球菌、 衣原体、支原体)检查、宫颈刮片、 肝功能+白/球比,其他项目 男方精液常规分析+形态染色 双方抗精子抗体(AsAb) 女方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 血基础内分泌性激素(月经第3-5天),需要证件: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三证原件及复印件,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