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87016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1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度中考(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复习建议(卢海军)(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力学二复习建议 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人大附中:卢海军 初三物理备课组: 赵雪峰、李杨、刘鸿雁、 崔凤霞、郑晓菁、陈佳、潘燕,一、 复习课时安排二、复习方法建议三、分节复习要点四、综合能力提升的实践汇报,一、复习课时安排,适当综合 专题提升,第一部分:浮力 2 第二部分:杠杆、滑轮 1 第三部分:功和功率 、机械能1 第四部分:机械效率 1 第五部分:力学综合 3,二、复习指导建议,1.复习方法建议2.分节复习说明,说明,寒假作业引导,寒假作业指导,寒假作业指导,寒假作业指导微课,假期阶段性验收,寒假作业诊断统计前测,开学调查问卷,考试内容,知识点:浮力、简单机械、功和能 分项细目:(23个

2、)其中理解层次5个,其它18为了解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会: 1.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2.会画杠杆力臂属于基本作图技能,属学生必须得分点,1.复习方法建议,理解(2个条件、3个公式) 1.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3.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4.运用功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5.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属于基本能力考查4: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问题,能运用数学解决有关的问题。,具体含义,2014年中考,1.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试题特点,2015

3、年中考,2014年中考,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2015年中考,2014年中考,3.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015年中考,3.运用功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014年中考,3、4、5.运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2015年中考,3、4、5.运用功、功率、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关问题,40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 (1)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2015年中考,5.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解决有

4、关问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问题,能运用数学解决有关的问题。考试要求相对较高,概念考察相对深入,相对灵活,较综合,命题形式相对稳定。,具体含义,复习目标及方法 综合拆分,难点分解,各个击破,中考总复习:第一讲 力学基本测量工具应用,方案一:以题带点、基本概念适当深入渗透综合问题解决方案的思想 方案二:按照能力考查点进行拆分组合 方案三:难点问题制作微视频延伸课堂 方案四:再现实验,提升对规律的认识,复习目标及方法 综合拆分,难点分解,各个击破,第一部分:浮力,2.分节复习说明,一、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效果=支持力 施力物体:液体(气体

5、) 方向:竖直向上 产生原因: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正确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条件,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各个方向压力的合力就是液体对物体所产生的浮力。,【例】 (2008、14. )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1大于F2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大小,CD,变式: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二、阿基米德原理,溢水杯的作用,规范操作技术,描述水袋逐渐进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得出什么结论。,演示下列实验:

6、球体积相等,如下图,体积形状都完全相同的A、B、C、D、E五个正方体静止在水中, A、B浸入水中的体积一样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A、FB 、 FC、FD 、FE 的关系是_.,FA = FB,【例】, FC = FD= FE,例: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烧杯和水的总重G1为5 N (如图10甲所示);在只薄塑料袋中装水过半(未满),用细线扎紧袋口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G2为3N (如图10乙所示);再将这个装水的塑料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10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T1为1N;若将烧杯、水和浸在水中的薄塑料袋用弹簧测力计一起称量 (如图10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不计塑料袋和细

7、线的重)则,A浸在水中的薄塑料袋所受浮力为1N B浸在水中的薄塑料袋所受浮力为2N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8ND丙图中塑料袋内水面比烧杯中的水面高,重100牛的水可以产生的浮力最大时可以( )A. 一定小于100牛B. 一定等于100牛 C. 可以大于100牛D. 不可能大于100牛,【例】选用,方案一:溢水杯的不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方案,吊桶和物体的总重力为F1=G,将物体浸没到水中,弹簧秤示数为F2,将物体浸没到水中时排开的水倒入到小吊桶中,弹簧秤示数为F3 F1,方案2,1 在调好的天平左盘 放上溢水杯,往杯中注 水恰至溢水管口处,调节 天平平衡。 2 然后往杯里放一木 块,同

8、时木块排开的水从管口流入空量筒中。 3.等排开的水流完后,天平又恢复平衡。砝码的总质量不变。,方案3,三、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力和运动的关系,会分析容器和水平桌面力的关系,潜水艇从长江赴东海执行任务过程中 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例】,轮船的区别,【例】 (2012、22)、甲、乙两溢水杯放在实验桌上,分别装满水和酒精,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 。将密度为0.

9、9103kg/m3的小球M轻轻放入甲溢水杯的水中,小球M静止时从甲溢水杯中溢出9g的水,将小球M轻轻放入乙溢水杯的酒精中,小球M静止时从乙溢水杯中溢出 g的酒精。,分析: 球 酒小球在酒精中沉底(浸没)V球=V排酒,【例】 (2009)12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2的液体。将密度为的小球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将小球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漂浮,有1/6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已知小球A与小球B完全相同,大于1。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小球A的质量为32g B小球B的质量为8gC1与2之比为2:3

10、 D1与2之比为24:25,C,1. 测力计法: F浮=G物F拉2. 产生原因法: F浮=F 向上F向下3.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液gV排4 .平衡法(受力分析): (漂浮、悬浮)F浮=G物,四、浮力基本计算,【例】如图所示,用细绳将一物体系在容器底部,若物体所受浮力为10N,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4N,则 (1)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_ N。 (2)物体的体积是_m3。 (3)若物体的密度为0.6103kg/m3,则细绳对物体的拉力为_N。 (4)剪断绳子后,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_ N。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_N,【例】有一体积为2分米3,密度是0.6103千克/米3的木块,

11、用绳子将它拴在圆柱形容器底部,容器中盛有一定量水,如图所示(g取10牛/千克) (1)绳子对木块向下的拉力有多大? (2)若将绳子剪断,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是多大? (3)绳子剪断前后,水对容器低压力的变化?,变式:若绳子拉力为2N,剪短绳子后,将露出水面部分切去,再用1.2N力竖直向下压物体,物体有40cm3露出液面,求物体密度(能力提升、等效思想),第二部分:简单机械,方法:以题带点、基本概念适当深入,如图利用一根黑白间隔相等的硬棒AD撬动石块 (1)在A点施加力的方向? (2)哪个方向更省力? (3)使用该硬棒时,它一定是省力杠杆吗?,一、杠杆概念,(2012)18省力杠杆的动力臂 阻力臂

1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考题再现,(2015),(2010)7(易)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2009)4(易)图2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会建立杠杆模型,甲 乙,【拓展】如图所示高度不同、粗细相同的甲、乙两棵树,它们的生长环境和根系的深浅及发达程度基本相同,当我们研究同一地点哪棵树容易被大风吹倒或折断时,可以把树看作是一个 模型。由此就可以判断出_ 树容易被吹倒或折断。(选填“甲”或“乙”),【变式】如图是奥运会皮划艇静水比赛的体育图标,在比赛的过程中,当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使用的船桨属于费力杠杆 B.运动员使

13、用这种船桨的好处是省力 C.用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用船桨向后划水,艇就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AC,L,二、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2014)26如图10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线段 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或“AC”),考题再现,导轨AB及支架只可以绕着过D点的转动轴在图中竖直平面内转动,忽略导轨自重。画出导轨AB平衡时的力臂情况。,方法:渗透综合问题解决方案的思想,三、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此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

14、,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A、这样做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读出力臂。,B、所以每次操作都必须使杠杆水平平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注意事项,A、测力计与钩码要在杠杆的同侧 B、测力计要竖直向上拉 C、注意测力计量程问题,测力计示数变化问题,实验验证 F1 L1 F2 L2,F1 L1 F2 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记录数据评估,四、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1.动态变化问题 解题思路: (1)明确杠杆“五要素” (2)确定不变量 (3)抓住变化量 (4)应用F1 L1 F2 L2 解题,F1 L1 F2 L2,【例】如图所示杠杆,在A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

15、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C,若力F始终保持竖直?,【变式】.如图是过去农村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它是应用杠杆平衡原理进行工作的。 图中O为固定转轴,杆右侧的A端连接着石球,脚踏杆左侧B端可以使石球升高到P处,放开脚,石球会落下击打稻谷。若脚用力F,并且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假定在石块从最低点升起到P处的过程中,每个位置杆都处于平衡状态,则( )A力F的大小始终不变 B力F先变大后变小 C力F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 D力F和它的力臂的乘积先变大后变小,【例1】如图所示,在一根长为1m,横截面积为6cm2、密度0.8103kg/m3的均匀木棒左端,挂一个重为16N,密度为2103kg/m3的石块。求(1)绳套O应在何处可以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2)将石块完全浸没在 水中,绳套O应在何处可 以使木棒处于水平位置 平衡? (3)将石块完全浸没在 油中,要想知道油的的密度,还需要什么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