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8250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概括讲解全面课件_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2,【教学目标】掌握产业内贸易发展理论和测量方法,运用产业内贸易发展理论和测量方法分析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动因。 【教学重点】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和了解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教学难点】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和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与国际比较 。,3,第四章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发展与测量方法 第二节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 第三节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动因,4,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发展与测量方法,一、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 1、 Grubel和Lloyd 模型 2、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3、 “新张伯伦模型”和“兰卡斯特模

2、型” 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和垂直差异性模型 二、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5,一、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不同产业部门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交换。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6,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许多学者对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开始进行实证分析,比如Vernoorn(1960)、Balassa(1965)等人对一些欧洲国家之间的研究表明,其间的大部分国际贸易并不是反映各国资源禀赋的产业间贸易,而是产业内贸易。由于产业内贸易涉及到各种不完全竞争的特点(比如产品的差异性、规

3、模经济、垄断竞争或寡占行为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等等)及更广的范围,故建立在完全竞争假设上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就很难解释了,这样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许多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模型和研究。,一、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理论,7,1、 Grubel和Lloyd 模型,1975年,Grubel和Lloyd在他们的著作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测量中建立了著名的G-L指数,开始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8,2、 “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Falvey等人,基于垂直产品差异性提出了所谓的“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该理论试图在产品特性与劳动和资本等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间,建立联系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但仍是用要素禀赋来预测

4、贸易。,9,3、 “新张伯伦模型”和“兰卡斯特模型”,这两种模型都是基于水平产品差异的产业内贸易模型, 不过前者认为在产品具有水平差异性并在生产的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间也能展开贸易,并且这种贸易能够增加两国的福利, 而后者则是以产品特性和消费者偏好的唯一占优选择性为基础解释两国贸易,也得出了与上相同的结论。,10,4、“布兰德克鲁格曼模型”和垂直差异性模型,这两种模型都是基于寡占假定的产业内贸易模型,不过前者利用古诺假定建模,讨论寡占均衡问题,后者用研究与开发作为固定成本来分析,结果均表明,如果两个国家收入水平不同,就会产生产业内贸易,高收入国家出口高质量产品,低收入

5、国家出口低质量产品。,11,二、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一)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 (二)产业内贸易的界定1、产业内贸易的SITC界定2、产业内贸易的分类,12,(一)产业内贸易的测量方法,经济学家通常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I IT) 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 目前用于测度产业内贸易的最权威公式是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公式(Grubel-Lloyd Index),13,当X = 0 ,M0或 M = 0 ,X0时,IIT = 0, 说明该国的这个产业是完全的产业间贸易;当X = M 时, IIT = 1, 说明该国的这个产业是完全的产业内

6、贸易。,计算公式:,某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同一行业或同类产品的出口值;Mi同一行业或同类产品的进口值;i 个别产业,通常情况下:0IIT1,IIT值越接近0,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低;IIT值越接近1,产业内贸易的程度越高。,14,一个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产业内贸易指数由各种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加权平均求得。它表示一国产业内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 IIT某国所有产业综合产业内贸易指数; n该国产业的种类,15,(二)产业内贸易的SITC界定,在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时,同类产品是按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前三位数来划分的。,10大类(Section),

7、 67章(Division), 261个组(Group), 1033个分组(Subgroup), 3118个项目(Item)。,三位数的划分即是在SITC中为同一“组”的产品就是同类产品。,SITC将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分为(1985年的修订):,16,SITC编码 描述 0 食品和活动物 02 乳品和禽蛋 022 牛奶、奶油和乳制品(除黄油和奶酪) 0221 牛奶(包括脱脂牛奶)、奶油,非浓缩或加糖的 02212 含脂牛奶(含脂量1%到6%),SITC是以等级为基础,以阿拉伯数字来描述商品的,一位数表示类,二位数表示章,三位数表示组,四位数表示分组,五位数表示项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8、,如:低脂牛奶的SITC编码是02212。以下是SITC从最大范围到最详细描述的一列:,17,第二节 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特点,一、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 1、中国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2、中国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量 3、中国主要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4、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国际比较 二、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特点,18,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产品的多样性 案例:加拿大和美国的汽车贸易,19,由于市场区位、市场时间等的不同,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1/6 两国边境大宗产品的交叉型产业内贸易。 在矿石、钢铁、木材和玻璃等建筑材料等大宗交易产品当中,运输费用占据了总

9、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 2/6 季节性贸易。有些产品的生产和市场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国家为了满足国内需求矛盾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例如,欧洲一些国家之间为了相互解决用电高峰期而进行的电力“削峰填谷”的进出口。另外,一些果蔬的季节性进出口也属于此类。 3/6 大量的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转口国的进口项目和出口项目中就出现了同类产品,在统计上构成了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20,4/6 相互倾销。不同国家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有可能在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倾销自己的产品,从而形成产业内贸易。 5/6 政府的外贸政策。如果一个国家政府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实行出口退税、进口优惠时,

10、国内企业为了与进口商品竞争,就不得不以出口得到出口退税,然后再进口以享受进口优惠,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产业内贸易。 6/6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也称为公司内贸易,指的是在母公司与子公司或者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产生的国际贸易。由于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以及加工产品都视为同样的产品,因此,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也会形成产业内贸易。,21,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1/3 技术差异产业内贸易。技术先进的国家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技术后进的国家则主要生产那些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因此,在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间产生了产业内贸易。,22,弗农认为,在产品的

11、整个生命期间,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在新产品的生产中可以观察到一个周期,即 产品创新阶段 产品成熟阶段 产品标准化阶段 构成的产品生命周期。弗农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周期,是因为各国技术进步的贡献不同。,23,出口,进口,美国,日本,中国,o,t1,t2,t3,领先国家出口,跟随者出口,欠发达国家出口,时间,电视机生产,24,美国销售量,净出口量,净进口量,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销售下降期,让与期,美国,日本,中国,25,2/3 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就是产品在质量上的差异。汽车行业中普遍地存在着这种差异。一个国家的消费者不能全部追求昂贵的高质量产品,而是因个人收人的差异存

12、在不同的消费者需要不同档次的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就有可能进口中低档产品来满足国内低收入阶层的需求;同样,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也可能进口高档产品满足国内高收入阶层的需求,从而产生产业内贸易。,26,林德尔还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问题取决于它们需求结构的重叠程度,因为富国也有穷人而穷国也有富人。这种需求结构的重叠程度决定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流量和规模。因此,林德尔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又被称为重叠需求理论(The Overlapping Demand Theory)。,27,汽车档次,人均收入,I II,DC B A,需求弹性大

13、,低收入,弹性小,BC为档次重叠部分,重叠部分越大,贸易的可能性越大,28,需求偏好相似导致的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加上必要性才会变成一种现实性。这种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就是贸易利益。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进行工业产品贸易的利益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各国工业品生产厂家之间可以从事更加专业化的分工,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利用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不同国家的不同消费者通过这种工业品的相互贸易,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不同规格型号、不同质量档次、不同特色的特殊商品而得到更大的满足。,29,1/3 水平差异产业内贸易。水平差异是指由同类产品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烟草、服装及化妆品等行业普遍存在着这类差异(如不

14、同的品牌)。,30,1. 中国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0食物和鲜活动物;1饮料和烟草;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等;4动植物油等;5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31,32,33,1980-2006年我国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34,1985-2006年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发展趋势图,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很快,特别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IIT指数逐年递增的趋势非常明显,2003年最高达到0.77,近几年则有回落。 按照国际上通常把IIT指数大于0.8的产品作为产业内贸易为主的产品的原则, 200

15、6年,我国各大产业的IIT指数都有了较大提高,第1类(饮料和烟草)和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产业的IIT指数都已在0.8以上,表明这些产品的对外贸易已经转变成了产业内贸易模式。,1. 中国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 (1)总体状况分析,36,在各类产业中,2006年IIT指数大于0.5的产业所占百分比,基本都高于1980年的水平,除第2-4和8类产品的IIT指数在0.5以下外,其余产业的IIT指数都大于0.5。 说明我国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模式的产业数量已越来越多。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产业内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正日显重要。,3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级

16、产品的IIT指数整体上明显低于工业制成品。我国初级产品(除第1类外)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我国的初级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一度较高,尤其是第0类的食品和活动物和第3类的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在1995年曾分别达到0.76和0.98的高度,可是以后逐年下降。第0、3类产业IIT指数下降的幅度都不大,大致在0.5左右。第1类产业的IIT指数则近两年上升趋势较明显。,(2)我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分析,38,而我国第2类、第4类产品的IIT指数则下降较快,它们的IIT指数不仅在初级产品中下降得最快,而且在整个九大类产品中也下降得最多。 这说明,我国大部分初级产品仍是按照传统的资源禀赋优势来参与国际贸易,它们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不够发达,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是以制品产业为主要支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