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7992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46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附答案)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章机械运动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它们的换算关系为: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m106m;1nm109m。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3、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 、 和 。在读取测量值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4、对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应

2、包括 和 。5、 值和 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 。6、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只可以 ,不可以 。7、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选用 的测量工具;(2)改进 ;(3)多次测量求 .2第二章声现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2、声音传播途径声音靠 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传播速度因介质而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在 中最慢。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

3、障碍物被 的现象叫回声.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 以上,人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人靠耳朵听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振动,后传给听觉神经,使人听见声音。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家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听见声音.骨传导的传声性能比空气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振动频率在 Hz 到 Hz 之间,b.要有传播声音的 ,3c.有正常的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耳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是判断 的重要基础。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音

4、调是指声音的 。音调由 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频率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 ,频率是用来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振动越慢,频率越低。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 Hz 。如果物体在 1 s 的时间里振动 100 次,频率就是 100 Hz.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 (或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 有关系。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响度与声音的传播方式有关,声音越集中,响度就越大。 增大响度的方法:增大振幅;拉近听者与声源的距离;控制声音的分散。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 叫振幅

5、,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3、音色音色是指发声体发出的 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的)。4不同发声体所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音色不同。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例如:有经验的工作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而得知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4、超声和次声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 Hz 到 Hz,高于 20 000 Hz 的声音叫 ,低于 20 Hz 的声音叫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类都听不见,但有些动物能够听见。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

6、来源 噪声与乐音的分类:从物理学(客观)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而乐音是发声体做 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主观)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而凡是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都是乐音.2、减弱噪声的途径噪声的控制:噪声的减弱方法:(1) ,如给内燃机加消声器;(2) ,如加隔音设备,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3) ,如戴耳塞。控制噪声的三个环节:消声(消除或削弱噪声源)隔声(设置噪声的传播屏障)吸声(吸收声音,减少反射)5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的等级用 来划分(符号 ),噪声污染轻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重者会引发疾病甚至

7、死亡。6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和温度计1、 叫温度,其常用单位是 ,用 表示.2、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性质制成的.3、在标准大气压下把 的温度规定为 0, 的温度规定为100.两者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份是 .4、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是 63左右,读作 ;水银的凝固点是39,读作 .5、使用温度计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和 ,认清它的 .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 或容器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 的上表面相平.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至 ,分度值是 .二、熔化与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 ,从

8、 变成 的过程叫凝固.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 ,这类固体我们称为 ,如 、 、 等等.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的 ,这类固体我们称为 ,如 、 、 等等.74、 叫熔点, 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 和 .都要 热.2、蒸发:是在 温度下,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自身及周围的温度都 ,故有 作用.3、沸腾:是在 温度下,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 ,但 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

9、体 ;(2)液体 ;(3)液面 .5、液化: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 热.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四、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 ,从 的现象叫凝华.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变小甚至消失,这是一种 现象.3、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等现象,这些是 现象.4、升华是一个 热过程,有 作用,而凝华是一个 热过程.五、物态变化相互关系如图所示:8三个制冷作用: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六、水循环与水资源1、水循环:高空中的

10、水蒸气遇冷,有的 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云.云中的小水滴降落到地面,是雨,汇入江河,而江河中的水又可通过 变为水蒸气,升入天空;云中的小冰晶降落到高山、地面,就是雪,高山上的雪可以 直接变为水蒸气,升入天空;地面上的雪可以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2、自然界中的水,总是通过物态变化不停地运动、变化、循环着,而物态变化时总需要 或 . 的物体 增加, 的物体 减少,就是说,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 的转移.9第四章光现象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自身能够 的物体叫光源.太阳、萤火虫是 光源,篝火、蜡烛、油灯、电灯等是 人造 光源。2、传播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生活中

11、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有: 、 、 。同种均匀介质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同一种介质,二是这种介质的密度均匀.如果介质不均匀,光在其中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弯曲;在两种介质分界面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影子:在灯光、阳光或月光下会出现影子,证明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如果光能拐弯,它就能绕过物体跑到物体的背后去,物体背光的地方就会亮起来,就不会有影子了。日食:当太阳、月亮、地球转到一条直线上时,如果月亮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使地球上位于月亮影子区域的人看不到完整的太阳,就发生了日食.月食:当太阳、月亮、地球转到一条直线上时,如果地球在中间挡住太阳光,使月亮全部或部分位于地球的影子区域里,人看不到完整的

12、月亮,就发生了月食.4、光速:光在不同 介质 中速度不同。光在 真空 中速度最大。光在真空中速度 c 3108m/s .10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 的两侧, 角等于 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 的。2、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 反射,其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这一类现象;另一类是 反射,其反射表面是粗糙的,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两类反射都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的大小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 像.2、

13、平面镜的应用:既可用来成像,还可用来改变光线传播的方向.其原理是光的 .3、球面镜:一类是 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这种面镜对光有 作用,可以扩大视野;另一类是 面镜,如太阳灶,它对光有 作用.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规律:光从空气射入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光线向 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玻璃等透明物质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 法线的方向偏折.3、折射使眼睛受骗: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会发生一些与光的11折射有关的现象,如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 弯折,从水下看岸边的灯变 等.4、如果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那么反射光线将逆着 射出,这就是反射光路的光路可逆性;如果使入射光线逆着原折射光线的方射到两物质的界面上,那么折射光线将逆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