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6991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60项科技成就(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 60 项科技成就一次次的成功跨越:新中国 60 项科技成就 2014-01-31 21:15:49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高能加速器到量子通信,从合成人工牛胰岛素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过去 60 年里,正是在一个又一个“第一次”中,中国科学完成了一次次跨越。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科学界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航空、生物等领域的研究,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9 年10 月 1 日是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我们特邀各领域的科学家与本刊编辑一道,共同遴选出 60 项中国科学家取得的杰出成就,展示了中国科学在过去 60 年的发展脉络。1 1953 年 10 月 27 日,

2、我国第一根无缝钢管在鞍钢无缝钢管厂压制成功。无缝钢管是航天、地质、石油、机械等工业行业必须的基础材料,能够生产无缝钢管,标志着我国向工业化迈进了一大步。2 1954 年 7 月,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 ,在南昌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首次试飞也取得圆满成功。第一架飞机的成功,是我国在航天领域跨出的重要一步。3 1954 年 12 月 25 日,青藏公路正式通车。这条公路全长1,160 千米,全线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4 1956 年 7 月 13 日,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长春一汽”是新中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建立于 1

3、953 年 7 月 15 日。该厂的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出产于 1958 年 9 月 28 日。5 1957 年 4 月,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省合川县(现为重庆市合川区)发现“合川马门溪龙” 。 这具巨大的恐龙化石长 22 米、高约 3.5 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认为它是生活在距今约 1.4 亿年前的恐龙的遗骸,是迄今为止我国和亚州发现的最完整的晰脚类恐龙化石。6 1958 年 3 月 17 日,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研制成功。这台 14英寸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由天津无线电厂生产,被命名为“北京牌”电视机。1970 年 12 月 26 日,中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诞生于天津

4、无线电厂。7 1958 年 8 月 1 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 103 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 1,500 次,内存储量为 1024 字节。1959 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 104 型交付使用,运算速度达到每秒 1 万次。8 1958 年 6 月 13 日,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开始正式运转,热功率为 1 万千瓦,主要用途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制造同位素;同年 8 月 30 日,中国第一座原子反应堆回旋加速器建成。这两项成就标志着我国跨进原子能时代。9 1959 年 9 月 26 日,中国石油勘探队在地址学家李四光、黄汲清等人的

5、领导下,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时值国庆 10 周年,所以这个油田以“大庆”命名。大庆油田的发现,打破了中国是“贫油国”的论调。10 1960 年 3 月,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1 1961 年 5 月 22 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的朱洗,成功利用人工单性繁殖的方法获得母蟾蜍。用单性生殖获得“无父”和“无外祖父”的蟾蜍,这是世界首例。12 1963 年 1 月 2 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成功施行了一次世界医学界少见的手术把一只从腕部被完全轧断的右手重新连接起来。这种“前臂完全性创伤性断肢再植手术”在

6、国内是第一次施行成功13 1963 年 7 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野外考察队在陕西蓝田县发掘出一个保存非常完好的猿人下颌骨化石。 “蓝田人”生活年代距今 115 万年前60 万年前,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科学资料。14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在原子弹理论、结构设计,以及各种零部件、组件、引爆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造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5 1965 年,由钮经义、龚岳亭、邹承鲁、邢其毅、汪猷等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蛋白结晶牛胰岛素。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 活性、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牛

7、胰岛素相同。这项研究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作出了重要贡献,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16 1966 年 5 月,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素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素数的乘积” (即“1+2” ) ,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该证明结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17 1967 年 6 月 17 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空爆成功,这次试验是中国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8 1969 年,中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这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成功的一种

8、广谱抗生素。19 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发射首枚地球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 1970 年 12 月 25 日,中国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1988 年底整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能发挥发电、航运、泄洪、灌溉等多种效益。21 1972 年 7 月 30 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湖南长沙东郊的马王堆汉墓一号墓时,发现了一具 2,100 多年的女尸,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结蒂组

9、织尚有弹性,与新鲜尸体相似,堪称防腐学上的奇迹。马王堆共有三座汉墓,出土珍贵文物 3000 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对我国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均有巨大价值。22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二号” ,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76 年, “南优二号”大面积推广后,全国粮食总产量比 1965 年增长 47.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让我国用不足世界 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 22%人口的粮食问题。23 1974 年 3 月,陕西临潼县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 1.5 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目前已发现三个兵

10、马俑坑,从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其中共出土了约 7000 个秦代陶俑及大量的战马、战车和武器,代表了秦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24 1975 年 7 月,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该铁路北起陕西省宝鸡,南行达四川省成都,与成渝、成昆两线衔接,全长 669 千米,是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第一条山岳铁路。25 1975 年 11 月,搭载了“尖兵一号”卫星的长征火箭,从酒泉发射场起飞,并于 3 天后回收成功。此次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26 1979 年 7 月,在北大汉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计算机房里,王选等人用自己研制的照排系统,一次成

11、版地输出一张由各种大小字体组成、版面布局复杂的报纸,这是首张用激光照排机输出的中文报纸。这项成果为汉字告别铅字印刷开辟了通畅大道,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27 1980 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联合,首次大面积发掘三星堆遗址,发掘面积 1225 平方米,揭露出大面积的房屋基址。三星堆遗址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到 5000 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28 1980 年 5 月 18 日,我国“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表明我国导弹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东风五号”导弹发射试验的护航行动是新中国海

12、军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远洋军事行动。29 1981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王德宝教授等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完整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转移核 糖核酸(tRNA) 。由于 tRNA 在蛋白质合成中有着重要作用,而用合成方法改变 tRNA 的结构以观察对其功能的影响,又是研究 tRNA 结构与功能的最直接手段,因此酵母丙氨酸 tRNA人工合成的成功,在科学上特别在生命起源的研究上有重大意义。30 1983 年 12 月 22 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 1 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巨型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比起国际主流巨型机

13、, “银河”亿次巨型机在 10 个方面有了创新性进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巨型计算机的国家之一。31 1984 年 7 月 1 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研究员在云南澄江县帽天山首次发现了娜罗虫及其他化石,埋藏地下 5.7 亿年的“澄江动物化石群 ”出现在人类视野。澄江动物化石群形成时间限于 100 万300 万年,在短时间内完整记录了动物群突发性进化过程,是揭示寒武纪“生命大暴发”奥秘的金钥匙。32 1986 年 3 月 3 日,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 4位科学家给邓小平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前沿研究,发展我国高科技。这封信得到了国家重视,批准实施 了国家高技术研

14、究发展计划纲要 。因为信件的提交日期,该计划又得名“863 计划” 。863 计划造就了新一代高水平人才,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33 1986 年,王运丰教授领导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 CANET)启动,合作伙伴是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维纳措恩教授带领的科研小组。1987 年 9 月,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 Internet 电子邮件节点,连通了 Internet 的电子邮件系统,并向德国成功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是“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15、,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34 1988 年 3 月 10 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授张丽珠等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这个试管婴儿诞生是我国生殖医学和辅助生育技术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标志,在我国生殖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5 1988 年 10 月 16 日,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正负电子对撞机又称为同步辐射装置,它产生的同步辐射光作为特殊光源,可在生物、医学、化学、材料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应用研究工作。36 1991 年 12 月 15 日,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造的 30

16、万千瓦商用核电站,标志着中国已掌握了核电技术,成为世界上继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第七个能够独立设计制造核电站的国家。37 1993 年, “曙光一号”大型并行计算机研制成功。这是中国研制成功的第一台全对称共享存储多处理机(SMP) ,是国内首次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通用微处理器芯片和标准 UNIX 操作系统设计开发的并行计算机,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多线程机制和细粒度并行。38 1993 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庞世瑾等科学家操纵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39 1994 年 4 月 20 日,通过美国 Sprint 公司的一条 64K 国际专线,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工程完成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 IP 连接。至此,中国打开了通向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扇大门,正式成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 的国家40 1994 年 12 月 14 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动工,2006 年 5 月 20 日全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