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363114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泌尿系统疾病的鉴别,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沈彤2008.10,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症状: 哭闹、排尿中断、发作性肉眼血尿。 伴有尿路感染,面色苍白、呕吐、低热、生长发育迟滞等。 偶见急性无尿。,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常见的病因:,小儿临床肾脏病学P504,易著文主编,1998年,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婴幼儿期及儿童期发病率极低,仅占总数的2%3%,病因不明。 家族遗传背景、高钙尿症。 长期大量静脉用利尿剂:如早产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积水等疾病等。 早产儿

2、过早、过多补充Vit D 、钙剂者。,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代谢性疾病:如原发或继发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尿路梗阻、感染。 药物不良反应。 用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喂养。,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尿石形成的原因: 尿液的超饱和状态 促进晶体形成的因素 晶体形成的抑制因素,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尿石的形成因素:摄入液体少:形成尿石的盐类超饱和动物蛋白代谢产物:高尿钙、高尿酸蔬菜食物:增加草酸的排泄长期卧床:高血钙和高尿钙低枸橼酸盐尿症:不能结合钙低镁血症:减少与草酸结合,2008.10

3、.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钙与肾结石 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Curhan教授等报告,自1986年起调查45619名男性医务人员(牙医、验光师、按摩师、药师、足医师以及兽医师),年龄为4075岁、无肾结石者,每日补钙6051050mg/d,随访4年。,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结果:与低于605mg/d比较,诱发肾结石的RR为0.66。 结论:服用钙补充剂可减少肾结石的发生,即摄入高剂量钙的人群较低摄入人群,肾结石发生率减少34%。N Engl J Med 1993; 328: 833836,2008.10.1,厦门市妇

4、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小儿泌尿系结石,1997年Curhan教授等又调查了19861992年91731名无肾结石的护士,年龄3055岁,每日补充钙剂4881098mg/d,随访12年。 结果:与低于488mg/d者相比,肾结石的发生危险性RR为0.65,即发生率为60% 72 1,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血尿来源的鉴别,尿红细胞位相镜检查法: RBC8000/ml,畸形RBC60%为肾小球性;尿红细胞平均体积(MCV):MCV500mg/24h为肾小球血尿。,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血尿的诊断步骤,提醒:“双相性血尿”如:IgA肾病、薄基底膜病、Alpo

5、rt综合征、肉眼血尿和利尿剂应用等。 强调:不应以一次或一种尿RBC定位方法结果而武断血尿来源,应尽量采用多次或多种方法定位,提高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中华儿科杂志2005,2(43),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非肾小球性血尿有关疾病,泌尿系感染特发性高钙尿症:24小时尿钙0.1mmol/L,24小时尿钙/尿肌酐0.21。胡桃夹症: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体位性血 尿或蛋白尿。泌尿系结石,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分辨真性与假性 判断是生理性或病理性 确定组成 确定程度、定量 确定尿蛋白选择性 确定产生蛋白尿的疾病 肾性蛋白尿的鉴别诊断,蛋白尿的鉴别,蛋

6、 白 尿,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蛋白尿的分类,暂时性蛋白尿:运动、发热或脱水 直立位蛋白尿:暂时性或持续性 无症状性良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狼疮肾炎、紫癜肾炎等 肾小管间质性蛋白尿如反流肾病、肾发育不良、急性间质性肾炎等。,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蛋白尿相关检查,定性、定量 蛋白电泳 肝肾功能、血脂 细胞、体液免疫功能,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蛋白尿相关检查,尿培养 体位试验 随诊 肾性蛋白尿持续一月以上者穿刺活检。,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

7、科沈彤,蛋白尿的鉴别,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暂时性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g/24h,蛋白尿以中分子白蛋白为主,发生在剧烈运动后或发热过程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状态,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生理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一般小于1g/24h,可作夜间卧床后晨起前的尿液和站立行动h后尿液的蛋白定性检查作比较,连续测定天,如前者尿蛋白为阴性,而后者为阳性,则可确定为体位性蛋白尿,又称为胡桃夹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的儿童及青少年。,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生理性蛋白尿,运动后蛋白尿正常人在运动后会出现蛋白尿。运动的剧烈程度是决定蛋白尿的主要因素,一般在运动停止后0.5h内出现尿蛋白量的最高峰,2008.10.1,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沈彤,病理性蛋白尿,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特点是尿蛋白持续不消退,或伴有血尿、浮肿、高血压等表现;也可呈单纯性蛋白尿,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