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61763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类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进展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列腺炎诊疗现状与 进展,发病率,前列腺炎为50岁以下男性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人群发病率为5%8.8%(Moon 等,1997)。Stamey(1980)认为约有一半的男性在一生中曾罹患前列腺炎;前列腺炎约占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25%,其中50%为新发病例。,临床分类,一、前列腺炎传统分类,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ABP),前列腺炎 (proststitis),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non or abacterial prostatitis,N

2、BP),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y),其缺点为“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的提法过于笼统,且未包括一类临床上常见的“静默性前列腺炎(silent prostatitis)”,即无任何临床症状,前列腺活检提示前列腺炎的存在,E.P.S细菌培养可为阳性。,二、NIH新分类系统,1995年,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首先提出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即NIH分类系统。该方法于1998年获国际前列腺炎协作组(International Prostatitis Collaborative Network, IPCN)认可。

3、,NIH前列腺炎分类系统,CPPS,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AIP, asymptomatic inflammatory prostatitis,评 价,90年代有关研究发现一些“前列腺炎”的症状可能与前列腺本身并无关系,进一步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其实质为一组盆底神经激惹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称之为盆底痛综合征(CPPS)。这是NIH新分类方法最主要的贡献之一。,病因学,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为血行感染或逆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感染性急性炎症,主要致病菌常为淋球菌、金葡菌以及大肠杆菌等。,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前列腺慢性复发性细菌感染

4、引起的前列腺慢性炎症,常有慢性尿路感染病史。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克雷白菌属等。,1.大肠杆菌属,65%80% 2假单胞铜绿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克雷白杆菌属 和产气大肠杆菌属,10%15% 3.其它,5%25%,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PS),A 炎性CPPS膀胱颈功能失调导致尿液返流至前列腺腺腔及腺泡,引起化学性炎症,尿流动力学常提示尿道闭合内压升高;,此外,盆壁紧张性肌痛,致痛性免疫 因子如激肽、白三烯的作用,精神-神经 -疼痛环路的建立等都可能与CPPS的症状 有关。,UDS异常 (尿道闭合压升高等),排尿异常,脊髓,疼痛,大脑皮层,盆底痉挛,P,

5、尿液返流,CPPS-神经-肌肉环路的建立,B 非炎性CPPS可能与前列腺本身并无关系,缺 乏E.P.S及尿流动力学改变,完全为一种 盆壁、会阴神经肌肉功能紊乱。,肾上腺素能刺激增强,功能性尿道梗阻,神经肌肉因素,疼痛及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无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尿道高张力,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化学性前列腺炎症,细菌感染,免疫反应,慢性前列腺炎多因素发病机制图解,局部因素(如:炎症等),全身因素(如: 紧张、心理,因素、全身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四、无症状炎性前列腺炎,病因不明,目前相关研究较少。,诊 断,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局部症状明显,如排尿困难、尿频、会阴部疼痛、一般急性感染症状

6、如发热、寒战、白细胞升高等;,DRE前列腺触痛明显;经直肠前列腺 B超(TRUS)可发现肿大的前列腺或前列 腺脓肿。总之,ABP由于临床表现较为典型, 诊断较易。,二、慢性前列腺炎,除了ABP以外,其它类型的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由于症状、体征较为近似、模糊,单凭临床症状难以将其分类或确诊。,1991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推出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 ,NIH-CPSI)。经临床验证,可较好地指导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治和科研。这个评分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疼痛、排尿异常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分类,慢性

7、前列腺炎综合征的存在 只能提示可能存在前列腺炎,但不能进行明确分类。若要进一步做到分类诊断,则须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1. E.P.S(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 镜检,高倍视野( 400)下E.P.S中白细胞计数超过10个或15个,或可见多个吞噬有脂质小体的巨噬细胞存在常提示前列腺炎症的存在。常同时伴有脂质小体的减少。,2. Meares-Stamey 实验(四杯实验),这个实验可较准确地区分CBP和NBP,曾被誉为诊断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金标准”。,VB1: 初段尿10ml; VB2:中段尿10ml;( 尿量达200ml时; E.P.S:前列腺按摩液;V

8、B3:前列腺按摩后最初10ml尿液。Meares-Stamey 实验(四杯实验),评 价,仅在E.P.S和VB3中发现白细胞或/和细菌培养呈阳性,可高度提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较为准确的定位诊断作用,可较好地区分CBP()和NBP()以及A和 B。,3.细菌培养,E.P.S或VB3中培养出致病菌(尤其革兰氏阴性菌)是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较为可靠的证据。,4.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 of the prostate ,TRUSP)在诊断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TRUS 诊断前列腺疾病最为有效的超声手段。具有价廉、方便、迅速等优点。对比分辨率优于CT和MRI

9、。可在TRUS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或活检。,CPS的TRUS声像所见,第三届IPCN大会推荐的CPPS诊断规范 (Washington,2000),* 盆区(外生殖器、下腹及会阴)疼痛或不适在过去6个月内3个月,治 疗,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在中段尿培养及药敏实验的基础上,选用针对敏感致病菌的抗生素治疗。若致病菌未明时,宜首选氟喹诺酮类(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等)。,二、慢性前列腺炎(、),1.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选用针对敏感菌、且易穿透前列腺腺上皮脂膜的抗菌药物是治疗CBP的基础。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常作为首选。,其他还可应用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镇痛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双氯灭痛

10、(经直肠给药途径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并可降低副作用)、1-受体阻制剂、镇静剂等;也可用一些理疗方法,如前列腺按摩、前列腺微波治疗等。,2.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对于NBP,早期可短期试用抗生素治疗,若无明显疗效,可改用其他缓解症状的药物。不可过度依赖抗生素治疗。,炎性CPPS( A)可选治疗药物及措施,1-受体阻制剂/或合用抗菌药物 植物制剂 别嘌呤醇(降低尿酸水平,减少尿液返流的刺激)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双氯灭痛栓,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等 镇静剂 理疗(前列腺按摩,经尿道微波治疗等) 肌松肌(氯唑沙宗) 心理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非炎性CPPS( B)可选治疗药物及措施,肌松剂

11、(氯唑沙宗等) 镇痛剂 非甾体类抗炎药、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1-受体阻制剂 缓解精神压力 生物反馈治疗,非那雄胺和前列腺炎 (Leskinen, Urology 53:502, 1999),41例有ICPPS的病人随机分成安慰剂组 (10 例,25%) 和非那雄胺5 mg/日治疗组 (31例,75%),治疗12个月。通过下列方式对疗效进行评价:前列腺炎症状严重指数(SSI)、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对疼痛进行分级评估;是否需用镇痛剂;以及尿流率、残余尿量和前列腺体积的分析。在非那雄胺治疗组中,前列腺炎症状严重指数(SSI)和IP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 (P 值分别为0.001 和 0

12、.05)。,非那雄胺和前列腺炎 (Leskinen, Urology 53:502, 1999),非那雄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在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的变化上有显著差异 (P值分别为 0.03 和 0.02);两组在副作用方面没有差异;两组在疼痛和症状积分上有差异;非那雄胺对 CPPS有作用。其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未对此进行研究。,3. 无症状细菌性前列腺炎,一般不需治疗,除非伴有男性不育或 准备进行腔内检查和操作。,CPPS的非药物治疗,生物反馈及盆底训练原理:盆底肌肉最大的收缩可诱发最大的舒张,缓解盆壁紧张 性肌痛和下尿路症状。(最早曾用于女性尿失禁) 方法:提肛训练;脉冲电、磁刺激。 应

13、用:用于顽固性CPPS,可使33%的患者缓解症状(Nadler, Urology,2002; Ye ZQ,Asian J Androl,2003),电脉冲生物反馈治疗,脉冲发生器,电脑程序控制,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

14、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

15、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一样有着本能救护。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的形成,也是古代人

16、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医、巫的合与分。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医学教材 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有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古典医药典籍。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医药

17、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其贡献在于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方,盖伦的一生生活在罗马帝国时安东尼父子的执政期。彼时,罗马帝国的繁荣,为盖伦的医学成就、以及西方医学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保证。盖伦继承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著述200余部著作,现存的83部著作中,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希波克拉底文集研究、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历史、法律等。倡导实证医学,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视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编辑本段东西方医学差异

18、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别。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中体西用”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因此,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 古代(经典)中医史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

19、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轩辕黄帝早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分科。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说,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 当时

20、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制度。 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期名医辈出,秦国有名医医缓,齐国有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后世则尊称他为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

21、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令史“。 秦律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将受到处罚。秦代的封诊式对法医鉴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人命案件中,鉴定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检验完成之后,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称为“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鉴定和现场勘察报告。秦代还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传染病医院“疠迁所”,并制定了最早的治疗传染病的隔离制度。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中记载:

22、当时规定,凡经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和公乘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并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近代、现代医学史 近代的医学西方近代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一般包括16世纪、17世

23、纪、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医学。 16世纪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手工工厂出现,生产力的增长也促进对新市场的寻找。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发现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一周。许多药物(如鸦片、樟脑、松香),由东方传入欧洲,美洲发现后,欧洲也有了金鸡纳、愈创木、可可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特点是敢于向教会思想挑战,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应该了解”,以此来反对神学的统治。他们一方面传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钻研和模仿古代希腊的文化,因此此时期称为“文艺复兴”。1543年哥白尼出版

24、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的开始。 医学革命。文艺复兴运动中,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于是,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14931541)为代表的医学革命。 中世纪的医学校中,主要讲阿维森纳的医典,以及加伦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师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规,毫无生气。文艺复兴的狂潮,很快就波及医学领域。帕拉切尔苏斯指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过程。他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时主张用流行的德语写书和讲演,使医学易为大众所接受,这是一件伟大的改革。他重视实践,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中世纪顽固的传统和权威观念,他说:“没有科学和经验,谁也不能成为医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证古代权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师经

25、验写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成规和盲目崇拜进行斗争,公开焚毁了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 细胞病理学。19世纪初细胞学说提出,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R.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 细菌学的建立。19世纪中叶,由于发酵工业的需要,由于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细菌学诞生了。现代科学技术,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事物,一个个现象,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由“整理材料”的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综合起来的体系。 近代医学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

26、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为现代医学。20世纪医学的特点是一方面向微观发展,如分子生物学;一方面又向宏观发展。在向宏观发展方面,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们认识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20世纪以来,基础医学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论的发展,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 综合医学宇宙伦理学(张云飞著)中提出了一种“综合医学”,以下是原文摘录: 医学的发展,是提高医疗效率的一个重要方

27、面。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是朝综合的方向发展。或许,一种在各个方面(预防、诊断、治疗、善后等)都融合各种医术(包括自然疗法、心理疗法、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等)之长综合医学,即将产生。这种医学已经有了许多基础(例如中西医结合医学),而且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为许多人所运用,只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罢了。这种医学在产生之初可能很不完善,但必将得到发展,趋于健全。综合医学并不是要求医生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同样是要求大多数医生有专长,有专攻。它只是要求医生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内,全面学习和研究治疗该类疾病的各种方法(综合医学即在这样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在医疗实践中,则根

28、据需要,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综合医学的基础是综合的理论,其理论必须采各种医学之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就属于某种综合的理论了。 综合医学的第一个重要方面是诊断的综合。于是,就要有现代医疗设备,不断发展检测手段。同时,中医的望闻问切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法。最理想的状态是:医生不但懂得高科技检测手段,而且懂得望闻问切,并能够全面运用,整体把握。但综合不是要把问题复杂化。目前,许多医院的检测过程本来就太多,而且许多都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再“综合”地加上其它检测手段,什么都来一遍,那么,即使是没病的人也会被整出病来。“诊断的综合”不是说要把各种手段都对患者用一遍,而是说医生要综合掌握这些方法,至于在具体实践中,则要以自身对所有方法的熟练掌握为基础,从中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运用多种方法加以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