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61478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能量代谢与体温(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第一节 能量代谢,新陈代谢:,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分解代谢-放能 合成代谢-吸能,物质代谢:,一、食物的能量转化,(一)三磷酸腺苷的合成与分解是体内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环节,ATP,(二)几种营养主要物质的能量转化,糖: (70以上)有氧氧化 无氧酵解 脂肪:(30)能源物质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 蛋白质:很少组织细胞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更新,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与能量代谢测定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食物的热价2.食物的氧热价3.呼吸商 非蛋白呼吸商,(1)食物的热价,1g某种食物被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热价。 物质的产热

2、量=该物质的克数该物质的热价物理热价 生物热价,(2)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能量称为该种食物的氧热价。物质的产热量=该物质的氧热价该物质的耗氧量,(3)呼吸商(RQ),指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的量与吸入的O2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非蛋白呼吸商(NPRQ),(二)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1.直接测热法 2.间接测热法“定比定律”,间接测热法步骤:测定CO2产生量和耗O2量测定尿氮排出量,得出蛋白质产热量计算出NPRQ查出非蛋白食物氧热价计算出非蛋白食物的产热量能量代谢计算,3.耗氧量与CO2产量的测定方法 (1)闭合式测定法(2)开放式测定法,三、影响能量代谢的

3、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大。,劳动或运动时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躺卧 2.73 开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 9.89 扫地 11.37 打排球 17.50 打篮球 24.22 踢足球 24.98 持重机枪跃进 42.39 ,(二)精神活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由于会导致无意识的肌肉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及促进代谢的内分泌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显著增加。,(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进食后一段时间内(从进食后1h开始,持续78h),即使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产热量却比进食前有所增加,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

4、外” 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四)环境温度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环境中较为稳定。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增加。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机体产生寒战和肌紧张增加以御寒,同时增加能量代谢率。,四、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即清晨、清醒、静卧,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 ;这种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KJ/m2h,人体表面积推算:公式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一、体温,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肛温

5、:36.937.9。 口温:36.737.7。 腋温:36.037.4。,1.体温的昼夜变化,(二)体温的正常变动,2.性别的影响,3.年龄差异,4.其他,(三)皮肤温度和平均体温,1.平均皮肤温度(MST) Tmst=0.2(T小腿+T大腿)+0.3(T胸+T上臂)2.平均体温(MBT) Tmbt=a*Tcore+(1-a)Tmst,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一)产热过程1.主要产热器官:安静状态:内脏(肝脏)活动状态:骨骼肌,2.机体的产热形式,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进行代谢产热,其中尤以BFT的产热量最大。,战栗产热: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节律为9-11次/分

6、。,3.产热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代谢率增加20%-30% NE、E、GH 代谢率增加 神经调节 寒冷刺激交感N 肾上腺髓质 NE、E,主:皮肤,面积大 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 有汗腺,次:肺、尿、粪,(二)散热过程,辐射散热:指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1.散热的几种方式,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发汗)指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

7、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不感蒸发:,发汗:又称可感蒸发,是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多,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部分NaCl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成为低渗。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aCl。,水分:99,固体:,大部分为NaCl,其余为KCl、尿素、乳酸等,无葡萄糖和蛋白质,2.汗液,3.汗腺与汗腺活动的调节,4.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

8、三、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1.外周温度感受器 分布:皮肤、粘膜和内脏类型: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一)温度感受器,分类: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血温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血温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分布:冷敏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弓状核热敏神经元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2.中枢温度感受器,(二)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PO/AH区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机构的关键部位。,根据:破坏PO/AH区后,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反应减弱或消失。各部分的温度传入信息都会聚于此。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同这些物质引起的体温调节反应一致。输出的整合指令具有广泛性。,(三)体温调定点学说,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