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60702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七单元相关读物-《童心说》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关读物 童心说,【词句积淀】 一、字音辨识 遽失( ) 根柢( ) 湮灭( ) 褒崇( )( ) 懵懂( ) 渊薮( ) 答案:j d yn bo chn mn su,二、名句默写 1.夫童心者,_,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2.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_, _。言虽工,于我何与? 3.然则六经、语、孟,_,_,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答案:1.绝假纯真 2.皆闻见道理之言 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3.乃道学之口实 假人之渊薮也,【文言归类】 一、通假字 1.龙洞山农叙西厢 (“_”同“_”,_) 2.矮人何辩也 (“_”通“_”) 答案:1.叙 序 作序 2.辩 辨,二、一词多义1.绝

2、 答案:副词,绝无/动词,横渡/动词,挣断/动词,断绝/动词,断/动词,直上穿过,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 武气绝,半日复息(苏武传)(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2.若答案:连词,假如、如果/动词,像、如同/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动词,及,比得上,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 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 若入前为寿(鸿门宴)( )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3.卒 答案:副词,终究、终于/副词,通“

3、猝”,突然/名词,士兵/动词,死,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荆轲刺秦王)(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4.而答案:表假设的连词,如果/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连词,表转折关系,反而/连词,表并列,而且/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连词,表因果/连词,表目的,为了,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 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籍吏民,封府库,

4、而待将军(鸿门宴) ( ),5.非 答案:动词,不是/形容词,错误/动词,非难/副词,没有/副词,不,非童心自出之言也( ) 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 ),6.盖答案:副词,大概、一般/连词,连接上文、表原因/名词,遮阳避雨的用具/名词,器物上的盖子/动词,压倒、胜过/动词,遮蔽/肯定判断,原来是,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 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 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 )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张衡传)( )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

5、枝枝相覆盖(孔雀东南飞)( )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7.以答案:动词,认为/连词,因为/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关系,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 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 ) 岂非以假人言假言( ) 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 ),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名词活用 (1)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 )_ (2)而事假事 ( )_ (3)文假文乎 ( )_ (4)笔之于书 ( )_ 答案:(1)名词作动词 主宰 (2)名词作动词 做 (3)名词作动词 写 (4)名词作动词 书写,(5)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 ( )_ (6)决定目之为经矣 ( )_ 答案:(5)名

6、词作动词 开处方 (6)名词作动词 看待,把看成,2.动词活用 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 )_ 3.形容词活用 (1)道理闻见日以益多 ( )_ (2)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 )_ 答案: 2.动词作名词 听到的,看到的 3.(1)形容词作动词 增多 (2)形容词作动词 厌恶,憎恨,四、古今异义 1.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古义: 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矮人何辩也 古义:_ 今义:身材短小的人 答案:1.求学的人 2.指那些见识少,没有鉴别力,惯于随声附和的人,3.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古义: _ 今义:人体发育的情况和健康的情况 4.决定目之为经矣 古义: _

7、今义:对如何行动做出主张 答案: 3.文章体裁 4.必然,一定,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童子者,人之初也。 ( ) 翻译:_ 2.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 ( ) 翻译:_ 3.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 ) 翻译:_ 4.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 ( ) 翻译:_,答案: 1.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童子,是人的最初阶段。 2.定语后置句。定语“童心未曾失者”置于“圣人”之后。我又怎样才能够找到真正童心未泯的圣人。 3.省略句。“时势先后论”前省略介词“以”。不能以时代的先后评价文章的好坏。 4.固定句式。“岂乎?”,难道吗?这难道可以被认为是万世不变的真理

8、吗?,【语句品评】 1.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 【句意品读】这句话谈“读书”对“童心”的影响。童心,即真心,人最初的心灵质朴本真,毫无造作,读书的目的是保护童心,使之勿失。但传统理学经典,却使人盲从,失却了本心。,【知行启迪】作者无情地批判了陋儒对经书的迷信盲从,食而不化,甚至于文过饰非的丑陋现象。读书,要学会思考,能够明辨是非。不盲从书本,迷信权威,盲目崇拜。要用自己的大脑,读出自己的见解。这样才会有益处。,2.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

9、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 【句意品读】正是道学教育败坏人才,败坏政事、社会风气,才造成了一派虚假,导致了说假话、做假事、写假文章的“假人”,把社会变成了“无所不假”的欺诈场所。这与作者的童心观点完全背离,引起李贽对圣贤真伪难考、是非不辨的否定。,【知行启迪】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化经典?承认文化经典具有的特定价值,读经典,首先在于提升个人修养,让人诚实守信,总比撒谎骗人好很多。但不宜把传统经典拔得过高,“唯经典是从”,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秩序,并不仅仅依靠经典来维持。,3.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

10、,文假文乎? 【句意品读】此句强调如果写文章一味追求语言与形式的完美,缺少真挚的情感,只是无病呻吟。无论语言多么精致,形式多么完美,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知行启迪】_ _,参考示例:写文章与做人是一个道理,做人要做真人,不虚伪不造作,写文章也要说真话诉真情。勇于把自己对人和事的独到见解写出来,文章才会有新意,才会吸引人甚至感动人。,【精要研习】 1.什么是“童心”?李贽认为怎样才能保持“童心”? 【明确】(1)所谓“童心”就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这种“本心”是最纯洁的,未受一点儿污染的,因而也是最完美的,最具一切美好的可能性的。实则是人的个性和主体价值的自觉。如果丧失了这种自觉的“本

11、心”,那么,人就失去了个体价值,人就不再能以一个真实的主体而存在。(2)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和人性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2.童心说批判了什么?倡导了什么? 【明确】(1)批判人们丧失本真自我,用后天习染的所谓的义理等蒙蔽纯真本心,助长了社会的虚假之风。倡导人们应该保持童心,保持本真自我。(2)批判了人们盲目推崇古代圣贤,对当代创新的文学不加重视的现象,倡导文学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号召人们破除圣贤崇拜,关注当代,不可厚古薄今。,【备选要点】 1.童心说是李贽公开讨伐假道学、假文学的一首檄文,如何认识它的震撼力? 【明确】(1)他以“童心说”反对把文学作为

12、阐发孔孟之道的工具,甚至把矛头指向孔孟及儒家经典,指出他们的说教非“万世之至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2)他以“童心说”反对复古主义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他认为文学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出好作品,而作品的优劣不是愈古愈好。,(3)他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认为西厢记水浒传“皆古今至文”。,2.“童心说”作为一种创作美学,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1)用陌生的眼光看事物。“童心说”强调作家要有“最初一念之本心”,实际上是暗示作家们,要以对周围的事物永远是第一次看见的感觉去描写事物,也就是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看事物。(

13、2)永远别出心裁的创新。儿童的眼光为什么总是充满诗意呢?童心永远与别出心裁的创造联系在一起。伟大的艺术家总是成熟而又充满童心的,他成熟、深刻、睿智、老练,说明他的创作达到了某种高度,形成了某种风格。,只有在成熟的同时又葆有童心的作家,他看起来才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正是这童心所导致的不成熟的一面,使他获得“第二次天真”,他才能摆脱社会化和文化适应给他带来的束缚,他才能突破思维定势,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探究平台】 李贽的童心说批评了“多读书识义理”对人的消极影响,这是针对盲目信从儒家经典的态度而言的,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的观点: _,参考示例:李贽所谓的读书识义理便会丧失童心,并非叫人闭目塞听,不读书,不与外界接触,他主要是抨击当时虚伪的世风和俗儒、陋儒对经书的迷信盲从,食而不化,甚至以之文过饰非的丑陋现象。因此,李贽提倡童心说,就是要人们返回赤子之心,重现本真自我,以纠正虚伪的世风。这种主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