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535872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宋明理学,【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课标解读】 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历史影响。,“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一、 理学出现的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课堂探究 为什么汉末以后,儒学面临困境?为摆脱困境唐、宋士大夫做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1)东汉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 (2)魏晋时期新思潮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 唐末五代,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

2、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努力:唐代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北宋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结果:产生了理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学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儒学的权威性严重削弱,佛学和道家的冲击。 ()韩愈复兴儒学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复兴提供条件。 ()唐、五代不重伦理纲常的历史提供了教训。 (5)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需要强化君权意识。,讨论:结合两宋政治经济形势探讨理学的兴起的深层次的原因?,政治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本朝民族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引起(不重纲常)的历史教

3、训; 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 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杨 中国人史纲 同心出版社,1.汉武帝以后,2.魏晋南北朝时期,3.隋朝时期,4.唐朝时期,儒学繁盛,确立正统地位,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儒学提出“三教合

4、归儒”、“三教合一”,“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受挑战 提出复兴儒学,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三教图清丁云鹏,二、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理学的创立,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天理的核心就是“仁”,程颢(1032一1085年)字伯淳,号明道,称明道先生,北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颢与其弟程颐学于周敦颐、合称“二程先生”,因二程长期居于洛阳讲学,故其学称“洛学”、“新儒学”。,程颐(

5、1033-1107),字正叔,学者称伊川先生,与其兄被合称为“二程”,他被习称为“小程”,河南洛阳人。北宋儒家学者,著名哲学家,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洛学”的创始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归纳二程理学的基本观点: 1 . “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 2.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3.“义、礼、智、信皆仁” 二程遗书卷十二,理学的方法论怎么才能通达“理”?格物致知(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绝

6、对精神、上帝的意志。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道德修养论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文公论文集卷七十,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常”、仁义道德。,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朱熹(11301200),材料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

7、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材料中朱熹的主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思想主张?,主张: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归纳朱熹的基本观点、主要贡献、他的地位和影响 基本观点 理气论:(吸收二程)宇宙观,万物各有其理,万物之理归一,理是本原 修养论: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仁,“存天理、灭人欲” 社会政治理论:道统论、正君心 注解四书:理学的经典 地位,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诗人、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

8、,一代儒学宗师,影响久,程朱理学,“理”是世界的本原宇宙观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方法论 “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3、 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陆九渊,南宋思想家,心学的开创者 提出基本观点: 宇宙观:,(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心即理也” (本心即天理),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主观唯心论)。因而其学说被称 为“心学”。 方法论:,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内心反省),“发明本心”,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要扫除人心的“物欲”与“意见”; 影响:,思想言论在当时有很大的冲击力,引起了强烈的反

9、响,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陆王心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指以陆九渊与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2)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基本观点: 1、心即理、心外无物(宇宙观);,材料2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孟子所谓的“是非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就是人固有的善性,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材料1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说,它们自生

10、自长,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并不存在。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致良知;知行合一(修养论)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宋明理学,“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主要流派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宋明理学的内容,试问天下谁英雄,七尺清锋仰天笑,鹅湖之会 朱陆之辩,二先生(朱熹、陆九渊)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原无有背于圣人。清.黄宗羲宋

11、元学案家山学案,阅读材料并结合本课所学分析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 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 “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 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内容相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 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 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 省,致良知,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把握“理”的途径不

12、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从哲学范畴来看:,程朱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属主观唯心主义,三、宋明理学的影响、评价,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贞节牌坊群,残忍的童年,绣花鞋,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清人戴震,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讨论 评价宋明理学 材料1: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2:朱

13、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根据以上材料讨论说明: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遏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和气节品德的培养,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的庄严,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影响,理学的影响,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和气节品德的培养,强调社会责任

14、历史使命,凸显人的庄严,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影响 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 抑人的自然欲求,宋明理学,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理学的发展,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从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课堂小结,评价:,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 A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巩固基础,2、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

15、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3、唐朝时期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B.儒学出现危机 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 4、理学对儒学的发展表现在 A.重视个人的道德素养 B.探讨宇宙自然的规律C.认识道德价值的内涵 D.研究儒家学说的经典 5、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吸取其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6、理学家认为把握“理”的的方法是 A.接受经验 B.学习理论 C.实践感悟 D.内心反省 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的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