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真菌病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49619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4.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真菌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皮肤真菌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皮肤真菌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皮肤真菌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皮肤真菌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真菌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真菌病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菌性皮肤病,真菌病(mycosis)是由致病真菌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真菌所致皮肤病称真菌性皮肤病(皮肤真菌病)。 真菌病分类: 五种表现形式:侵袭性感染、机会性感染、真菌性变态反应、真菌中毒及真菌致癌; 按感染部位分为浅部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三大类。,真菌病(mycosis),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病dermatophytosis简称癣tinea):多由嗜角蛋白性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侵犯表皮角质层、毛发和甲板引起感染,常见的有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等,占90%。 深部真菌病:多由酵母菌(念珠菌也可浅部)和霉菌引起真皮、皮下组

2、织以及粘膜、内脏器官的感染,常见的有念珠菌病、孢子丝菌病、着色真菌病、隐球菌病,主要致病微生物为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及毛霉等,大多为机会性感染,患者多有较严重的基础疾患或免疫抑制,可危及生命。,生物分类,生物,真菌,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能利用二氧化碳来制造食物,只能靠腐生和寄生的方式吸收营养。 有性和/或无性繁殖 基本结构: 菌丝生长器官 孢子繁殖器官 真菌种类:近20万种,仅少数致病。 真菌分类: 按形态分酵母菌和丝状真菌 丝状真菌分皮肤癣菌和霉菌,真菌基本结构,有隔菌丝,芽殖型分生孢子(枝孢霉),常见致病真菌,可使人致病的真菌约278

3、种 致病真菌:病源性真菌 条件致病真菌 侵犯部位: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皮、毛、甲),浅部真菌,毛癣菌属(Trichophyton,T.):皮、毛、甲 大分生孢子狭而长,棒状壁薄,光滑,小分生孢子较多。 红色T 、须癣T、断发T 、许兰氏T 、疣状T 、紫色T等14种。 小孢子菌属(Microsporium,M.):皮、毛 大分生孢子呈梭形,壁厚、多刺。 铁锈色M、羊毛状M 、石膏样M 、犬M 、猪M等13种 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E.):皮、甲 大分生孢子呈杵状,壁薄、光滑,无小分生孢子,可见厚壁孢子。 絮状表皮癣菌。 角质层菌:皮、毛 念珠菌(Candida,C.):皮、

4、甲,深部真菌,念珠菌 多为白色念珠菌 镜下:乳酪状菌落,圆形孢子 小培养:厚壁孢子、假菌丝 糠秕孢子菌 酵母样菌,为一种条件致病的嗜脂性双相真菌,分圆形和卵圆形两种。,真菌性皮肤病的流行因素,传染方式(直接、间接接触) 个体因素 卫生状况 气候环境,头癣(tinea capitis),是指累及毛发和头皮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 由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的狗、猫等而传染。理发、帽子、枕巾、梳子等也传染。 分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四种。,同病相恋,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黄癣:许兰氏T(癣菌) 白癣:犬M 、铁锈色M(小孢子菌) 黑点癣:紫色T、断发T 脓癣:犬M 、铁锈色M、石膏样M 病发显微镜

5、下三种类型:发外型、发内型和黄癣,反映真菌侵入毛干的模式,但不论哪一种模式,临床均表现为脱发和鳞屑并伴炎症。,许兰毛癣菌,生物琼脂21天,鹿角样菌丝440倍,犬小孢子菌,沙博弱培养基平皿,大分生孢子460倍,铁锈色小孢子菌,沙博弱培养基培养,沙博弱培养基30天,竹节样菌丝460倍,紫色毛癣菌,沙博弱培养基培养,沙博弱培养基20天,石膏样小孢子菌,黄癣(tinea favosa),黄癣俗称“瘌痢头” ,农村儿童多见。许兰氏T(癣菌) 典型皮损为红斑、丘疹或小脓疱伴黄癣痂(硫磺色双凹碟形痂,鼠尿臭,25mm,中央断发穿过)。 头发干枯、细黄、弯曲,断发参差不齐。黄癣菌溶组织作用破坏毛囊常遗留萎缩性

6、瘢痕,或黄癣痂压迫造成毛囊萎缩,导致永久性秃发。发际边缘皮肤与毛发多不受累,可有一正常发带。自觉轻度瘙痒。 广泛黄癣痂伴耳后淋巴结肿大。 黄癣菌侵犯面、颈、躯干称体黄癣。 黄癣菌侵犯指(趾)甲称甲黄癣。,黄癣(favus),黄癣,白癣(tinea alba),最常见,城市儿童多见。 犬M 、铁锈色M(小孢子菌) 初发毛囊性丘疹,渐大成灰白色鳞屑斑(母斑),周围有菌鞘脱落播散传染的子斑。 病发干燥无光泽,有菌鞘,距头皮35cm折断(高位断发)。镜检成堆密集发外小孢子。 斑疹内偶有脓疱,少数转变成脓癣。 自觉轻度瘙痒。病程长,至青春期可自愈。,白癣,黑点癣(black-dot ringworm),

7、儿童及成人,以儿童为主。 皮损初起为丘疹,渐大成小片状灰白色鳞屑斑。 紫色T斑疹小,炎症轻。 断发T斑疹大,炎症重。 毛发渐失去光泽、弯曲以至折断,病发刚出头皮经摩擦即折断(低位断发) ,残发留于头皮内呈黑点状(故名) ,镜检可见发内孢子,无菌鞘。 自觉轻度瘙痒。病程长,愈后不留疤可长头发。 严重黑点癣可并发脓癣,可形成疤痕致永久性秃发。,黑点癣,脓癣(kerion),多见于儿童,多由白癣或黑点癣发展而成。 犬M 、铁锈色M、石膏样M 皮疹炎症明显,初发密集毛囊性炎症丘疹毛囊性脓疱迅速进展为隆起性肿块、脓肿,界限清楚,触之有波动感,多个排脓小孔呈蜂窝状,挤压可排脓。 毛发松动易拔除,多脱落。

8、自觉轻度疼痛,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愈后留疤致永久性秃发。,脓癣,脓癣,诊断和鉴别诊断,镜检:黄癣发内菌丝,黄癣痂可见孢子和鹿角菌丝。白癣菌鞘断发,可见发外密集成堆小孢子。黑癣可见发内链状孢子。脓癣可见发内发外孢子。 培养:病发、鳞屑或脓痂接种沙博培养基。黄癣许兰黄癣菌生长,黑癣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生长,白癣犬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偶见铁锈色小孢子菌生长。 滤过紫外线灯(wood灯):黄癣暗绿色荧光,白癣亮绿色荧光。黑癣无荧光。脓癣亮绿荧光或荧光。,正常毛发横断面500倍,病发欲断,受累毛干崩裂1500倍,毛干崩裂、脱落形成大洞1000倍,黄癣病发横断面正常结构破坏多个孔洞相通1000

9、倍,病发横断面多空洞似莲藕状1500倍,黄癣发内菌丝,病原菌掀开洞盖从发内伸出1000倍,毛髓质表面菌丝交错多个孢子500倍,白癣发外孢子,发外孢子400倍,头癣鉴别,鉴别诊断 应与头皮脂溢性皮炎、头皮屑、头皮银屑病、斑秃等鉴别;断发的有无是重要指征,而真菌学检查是关键依据。,治疗,原则:“五字疗法”,即“服、搽、洗、剃、煮” 。 灰黄霉素综合疗法,普通灰黄霉素按1525mg/kgd,分3次饭后服,脂餐可加强吸收;超细微粒化制剂,1015mg/kgd。国内23周,国外68周。 其它: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脓癣脓肿不宜切,可利凡诺或硼酸湿敷。 酌情激素,抗生素。,手癣(tinea man

10、nus)和足癣(tinea pedis),发生在手足且除其背面以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浅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 致病微生物和发病机制 主要是红色T(90%), 其次为须癣T和絮状表皮癣菌(E)。 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现在趋于认同有遗传易感性,尤其红色T。,须癣毛癣菌,小分生孢子和螺旋菌丝 1060倍,临床表现,手癣中医称“鹅掌风”,多因足癣传染。分角化型、水疱型。夏季水疱、鳞屑,冬季干燥、粗糙呈皲裂状。 自觉瘙痒。足癣多双脚,手癣常单侧。 足癣俗称为“脚气”、“香港脚”,也叫运动员脚,在运动员中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掌跖部特殊的解剖部位及大量运动, “自从有了鞋,也就有了足癣”。 癣菌疹:癣菌及

11、其代谢产物引起变态反应性皮疹,又称疹形反应。好发双手指侧、手掌或足底,偶发四肢或躯干。皮疹多形,有汗疱疹型、苔藓样丘疹型、丹毒样型。自觉瘙痒。,手癣水疱型继发感染,手癣鳞屑角化型,手癣角化过度型,手癣,足癣分型,浸渍糜烂型(间擦型):红色T、须癣T和絮状E,慢性进程,临床特征主要为多汗、瘙痒、异臭味,3、4趾间的浸渍、糜烂、潮红,继发细菌感染,可致淋巴管炎、蜂窝织炎或丹毒。 水疱型:须癣T,瘙痒、水疱(深、疱壁厚)、脓疱。 角化过度型:红色T,絮状表皮癣菌,临床以糠状鳞屑、角化过度为主要特点,常伴甲癣,病程缓慢,冬季常皲裂。,足癣,足癣,浸渍糜烂型,足癣角化过度型,足癣鳞屑角化型,足癣水疱型,

12、脚癣不是病,痒起来真要命,诊断和鉴别诊断,皮疹特征+真菌镜检或培养 癣菌疹患者癣菌素试验阳性。 与湿疹、汗疱疹、掌跖脓疱病相鉴别。,治疗,以外用抗真菌霜剂为主,如皮疹较厚,可使用封包治疗。 渗液明显者湿敷收敛 红斑鳞屑或丘疹选用抗真菌霜或凝胶 角化增生型用角质剥脱剂或霜剂封包 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 泛发型或慢性迁延型应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疗程24周。,体癣与股癣,体癣(tinea corporis)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甲板以外的平滑皮肤上的真菌感染。 股癣(tinea cruris)则为体癣在外生殖器、肛门及股部的特殊型。 病原体:红色T、须癣T、石膏T、絮

13、状E、犬M 直接接触患者和生癣动物(狗、猫、兔等)或间接接触而传染,也可自身感染。,须癣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大分生孢子300,多“钱癣”不发财体癣,钱越多越好,“钱癣”最好没有。 “钱癣”又名圆癣,皮疹多圆形类似古铜钱。 “钱癣”多,用药多,花钱多,不是多发财。,我有钱癣,没有钱,体癣(tinea corporis),体癣好发面部、躯干、四肢。 青壮年男性多见。夏季发作或加重,冬季减轻。 初起为红丘疹或小水疱,继之丘疹、小水疱融合成边缘隆起、界限清楚的环形皮损,环状皮损中央又可发生新的皮疹,形成多环状或重叠花环状。边缘不断外展的同时皮损中央趋于消退,有鳞屑或色素沉着。 皮疹数目不定,大小不等。伴

14、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搔抓可引起局部细菌感染或皮肤增厚粗糙。,我有钱癣,没有钱,钱癣,股癣(tinea cruris),肥胖多汗者。单侧或对称分布。 红斑、丘疹、水疱、鳞屑,呈弧形皮损,下缘显著,上缘并不清晰。一般不累及阴囊阴茎。 由于部位特殊,皮疹炎症显著,瘙痒明显,发展迅速,可蔓延累及臀部、下腹部和腰部。,不要看,这不是足球比赛股癣真尴尬,股癣真尴尬,股癣真尴尬,诊治,诊断和鉴别诊断 环状皮损伴瘙痒+鳞屑镜检菌丝。 与玫瑰糠疹、银屑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相鉴别。 治疗 治疗以外用药为主,各类抗真菌药物均可应用,剂型包括水剂、霜剂、凝胶和软膏。对泛发性皮损可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注意患

15、处应透气、干燥(局部可擦粉剂)。 彻底治疗大约需2周,不要因瘙痒减轻,皮疹好转而停药。尤其不要使用激素类软膏。,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霉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的真菌感染称甲真菌病。既往称甲癣(tinea unguium),俗称“灰指甲”。 由于病程缓慢、不易治愈且无明显疼痛,故以往未受医患双方的重视。 致病微生物包括皮肤癣菌、酵母和霉菌,以皮肤癣菌最为多见(占60%,如红T、须T、石膏T、絮状E),这是因为皮肤癣菌有角蛋白酶,对含丰富角质蛋白的甲板更具侵袭力;酵母和霉菌也可单独或混合感染。,临床表现,病甲失去光泽,灰白或污褐色混浊,甲变形、增厚、变脆、甲板翘

16、起,甲质变软、松脆,形成角蛋白碎屑,堆积于甲下,甲板与甲床分离。 无自觉症状,可并发甲沟炎。 病程缓慢,不医治,终身难愈。,“灰指甲”难交友握握手好吗?求求你了,临床分4型,白色浅表型:须癣T。甲板白色混浊,质脆易裂。真菌只侵及甲板上层,故外用药治疗有效。 远端甲下型:临床最多见。须癣T、絮状E、念珠菌及霉菌。感染始于甲的前缘和(或)侧缘,甲板以角化增生为主,表现为甲色泽改变、质地松软和厚度增加,可见甲板与甲床分离。 近端甲下型:感染从甲板近端开始,由念珠菌(尤其是白念珠菌)感染所致,亦检出皮肤癣菌。甲板无明显角化过度表现,白斑和表面不平,可合并甲沟炎, 全甲营养不良型:为上述几种类型发展而来。全甲增厚粗糙变色或全甲残缺不全。多见于年长者或具易感因素者,治疗较困难。,白色浅表型,远端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营养不良型,诊治,诊断:镜检和培养找菌丝或孢子。取材十分关键。 治疗 甲真菌病是浅部真菌病中最顽固难治的。 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广泛用于甲癣的治疗。 5阿莫洛芬(amorolfine)指甲油 外涂患甲6-12月。 8环吡酮指甲涂剂(Hoe296) 易被接受。16-24周。 霉克指甲药盒(含1联苯苄唑和40尿素)封包指甲,霉克霜外涂。 机械或手术去除大部分病甲,用40尿素封包病甲。还有30冰醋酸、乳酸碘酊液、复方水杨酸软膏等外涂。但外涂前必须先清除病甲,并长期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