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42025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护理学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杨红红,一、掌握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与本系统疾病的关系。 二、熟悉各年龄儿童的呼吸频率、节律及呼吸型态。 三、了解儿童血气分析的结果与意义以及儿童呼吸道免疫特点。,教学目标,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为界划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直至肺泡。,(一)解剖特点,1. 上呼吸道 鼻腔短小,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连续且鼻窦口相对较大 鼻窦炎 鼻泪管较短,开口瓣膜发育不全 结膜炎 咽鼓管较宽,短而直,呈水平位 中耳炎 扁桃体发育不全 扁桃体炎少见 喉呈漏斗形,

2、相对狭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炎症时易发生充血、水肿 喉头狭窄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2.下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性;黏液腺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易发生感染且易导致呼吸道堵塞。 右侧支气管粗短,为气管的直接延伸,走向垂直,因此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 儿童肺的弹力纤维发育差,血管丰富,毛细血管和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宽,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使肺含血量相对多而含气量少,故易发生肺部感染,感染时又易引起间质性炎症。,3. 胸廓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桶状,肋骨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呼吸肌发育差,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因而肺的扩张易受到限制,纵

3、隔周围组织松软,富有弹性,在气胸或胸腔积液时易发生纵隔移位。,(二)生理特点,2. 呼吸类型 婴幼儿呼吸肌发育不完全,胸廓活动范围小,呈腹式呼吸。 随着年龄增长,呼吸肌逐渐发育,隔肌下降,肋骨逐渐变为斜位,开始出现胸腹式呼吸。 腹隔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3. 呼吸功能 各项储备能力均较低 肺活量:一次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50 70ml/kg。 潮气量:安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约6ml/kg,仅为成人的1/2。 气体弥散量:较成人小 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新生儿:60 90mmHg 2岁:80 100mmHg 2岁以上:80 100mmHg,4. 血气分析的指标 (1)动脉血氧分压(PaO2

4、):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 所产生的压力。是反映肺脏换气功能的重要指标。,新生儿:30 35mmHg 2岁:30 35mmHg 2岁以上:35 45mmHg,(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血液中溶解CO2 所产生的压力或张力,是衡量肺泡通气量的重要指标。,新生儿:90%97% 2岁:95%97% 2岁以上:96%98%,(3)血氧饱和度(SaO2):是指动脉血氧含量与氧结合量 的比值,是反映肺脏情况和血液运氧能力的指标。,pH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pH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参考值:pH:7.35 7.45,(4)pH 值:判断酸碱失衡中机体代偿的重要指标。,新生儿:-6 +2 2岁:-6 +2 2岁以上:-4 +2,(5)剩余碱( BE ):38、 Hb完全饱和,经PaCO2为 40mmHg的气体平衡后的标准状态下,将血液标本 滴定至pH值=7.40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表示全血 或血浆中碱储备增加或减少的情况。加酸表示血中 有多余的碱,BE为正;,(三)免疫特点IgA:不能通过胎盘。生后3个月开始逐渐合成。1岁以后逐渐增加,12岁时才达到成人水平。 sIgA:新生儿及婴幼儿水平较低。IgG、IgM:生后56个月时亦不足。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数量不足,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故婴幼儿期易患呼吸道感染。,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