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39992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管理服务规范,江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余雪虎,精神卫生服务需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 1600万 常见精神障碍15岁以上成年人 14 心理行为问题 例如:互联网使用问题 灾后心理援助 促进心理健康,13亿人口,国家精神卫生政策,200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残联联合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部门颁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2009年11月,卫生部颁

2、发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进行了修订。,相关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医疗救助(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 城市贫困患者医疗救助(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病人救治意见(2006年,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 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居民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府承担补助经费(2006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卫生部)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2009年,卫生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进行了修订。,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5年) 范围:全人群正常人

3、健康人,心理行为问题者患 者 重性疾病患者,常见疾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 内容:医学问题 预防、医疗、医疗康复非医学问题 心理支持、社会救助生活及职业能力康复 核心队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医师、药师、护士、技师心理师、社工师、康复师(待增) 核心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生活/职业技能康复机构(无医疗功能),精神卫生防治体系服务网络,急性住院,慢性住院、康复机构,冰山一角,我国重性精神病的时点患病率约为1.0% 我省重性精神病人约44万人 精神病人从未接受治疗的38.43% 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0.44,我省精防工作较为滞后,国家重性精神疾病

4、管理治疗工作(686项目)数据,免费救治工作方案出台,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模式,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缓解期,基础管理,精神科专业人员,精防人员,江西省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免费救治工作规范(试行)中 1.2.3 精防人员本规范中精防人员是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中从事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医师或者护士。主要职责:1.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辖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开展随访管理、评估干预、健康体检及宣教;2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病情不稳定患者,接受下转患者并实施管理;3按时将患者个案资料等信息录入江西省卫生厅农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江西省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基础服务与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

5、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关概念1,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有关概念1,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本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疾病,又称严重精神障碍、重性精神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

6、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有关概念2,重性精神疾病(psychosis): 精神分裂症: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起病于青壮年,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 偏执性精神病:是一大组疾病的概称,其共同之处就是以突出偏执妄想而无幻觉为特点。其程度轻重不一,行为和情感反应则与妄想观念相一致的,且智能保持良好。,有关概念2,分裂情感性障碍: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躁狂或抑郁)同时存在又同样突出。 双相障碍:又称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心境在正常、低落(抑郁)、高涨(躁狂)之间往返摆动,严重时

7、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同病率等特点。,有关概念2,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分为发作前、发作时和发作后、发作间歇期三种类型。发作前精神障碍主要指癫痫发作的先兆和前驱症状。发作时及发作后精神障碍主要指精神运动性发作时及发作后的意识障碍及伴发的精神障碍。发作间歇期精神障碍是指在癫痫病程中发作间歇期出现的一组精神障碍,常见有人格改变、分裂症样症状群、情感障碍。,有关概念2,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指因一组先天或儿童期的疾病引起的精神活动发育受阻,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两个方面。轻度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最多见,症状以行为、情感障碍为突出

8、。,有关概念3,精神疾病患者:已被精神卫生医疗专科机构明确诊断的患者。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九条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有关概念4,本服务规范的对象: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指在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的患者。 户籍人口:指公民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 流动人口:为暂时离开住地而没有实现户口迁移的各种移动人口。,二、服务内容,1、患者信息管理 2、随访评估 3、分类干预 4、健康体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的时候,除需要由

9、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外,还应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除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系统填写1,系统填写1,系统填写2,系统填写2,互动:问题及解答,家属拒绝将患者纳入管理怎么办?,随访评估,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紧急处理。对应健康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随访评估,随访内容:1、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2

10、、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 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危险性评估分级:0-5级,危险性评估分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危险性分级 精神症状 自知力 工作和社会功能 药物不良反应 躯体疾病情况,分类干预,分类干预,病情不稳定患者,指危

11、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急性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干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请公安协助送住院。未住院的患者在精神专科医师、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2 周内随访。,1、病情不稳定患者,分类干预,病情基本稳定患者:指危险性为1-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 干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实施) 判断问题后,可在现用药物基础上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剂量及对症治疗, 必要时与患者原主管医生联系,或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初步处理后,可观察2周 若患者症状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 个月时随访 若初步处

12、理无效,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分类干预,病情稳定患者:指危险性0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的患者。 要求:若无其他异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 个月时随访。,3、病情稳定患者,分类干预,每次随访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生活技能训练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4、其他要求,健康体检,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

13、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互动:问题及解答,随访的间隔时间?,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 (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 (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五、考核指标,(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注:依据当地3年内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得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若当地未开展调查,建议采用浙江、河北省调查的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1)。(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互动:问题及解答,患者管理率最好是多少?,您学会啦? 您学会啦!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