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37453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0.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结核宣教ppt课件_1(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共同点,同一个时间同一个空间同一个目的同一个敌人 结核病,结核病防控知识讲座,胡群英,人类与结核病斗争的历史与现状,我国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素问 西医鼻祖希波格拉底 古埃及木乃伊 中国历史名人周公、孟轲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女尸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旧中国“东亚病夫”、“谈痨色变”,结核病的现状-五高,感染率:高 全球每3人中有1人受到感染 发病率:高 全球每年有一亿人,每秒钟有2人受感染。 患病率:高 目前全球有两千万肺TB病人。 死亡率:高 每年300万人死于TB病。每7名成人死亡 中,1名死于TB病。 耐药率:高,我国肺TB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活动性肺TB 患病率 涂阳率1979年 717

2、10万 18710万19841985年 55010万 15610万1990年 52310万 13410万 2000年 367/10万 122 10万 年递减率 3.2 3.6近年来,校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仍属高疫情国家,TB菌感染者近5.5亿,患者500万例,占世界TB病人数的25,每年死于TB病高达13万。中青年患者占人口总数61.6%。HIV与TB双重感染,促使TB。 我省疫情居全国第10位。 死亡率居全国第四位。 卫生部决定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我校属高疫情地区,我校每年新生3千余名2005-2009年发病 200余名去年48例,今年以来69例,且病重的甚至肺损毁者3例。,形势

3、:三高一低 患病率高 死亡率高 耐药率高 年递减率低 原因耐药TB菌株的出现与播散TB与HIV双重感染结核病管理不完善,3月24日,1882年3月24日(3月24日为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罗伯特科赫(Koch)发现了结核杆菌现代医学史上一个辉煌的成就Koch于1905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病因学,分枝杆菌属-结核菌,特征, 生长慢 抗酸性 抵抗力强,脂质 坏死 空洞 变态反应 蛋白 变态反应 多糖 免疫反应,特殊结构,特征,结核杆菌四大家族,人形人肺结核的90致病原 牛形 非洲形 鼠形,少数对人致病,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传染源排菌的结核病人传播途径呼吸道(主要)易感人群,传染途径, 呼吸道 呼吸

4、道的分泌液(咳嗽,喷嚏)消化道 污染的奶其他 皮肤等,易感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婴幼儿 HIV感染者 免疫抑制剂使用者 糖尿病、肝硬化等慢性疾病 移居城市的边远地区人群,影响感染性因素,传染性大小取决于,患者排菌多少 空间含TB菌微滴浓度 通风情况 接触时间和密切程度 个体免疫力,化疗可使TB菌传染力,免疫力 变态反应,人体反应性,免疫力,先天性非特异性,后天性特异性 (获得性),自然患病,人工预防接种,变态反应,TB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TB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敏感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属型(迟发型)变态反应。,(36周后)再次,2至3天后,局部红肿,溃烂,播至全身、死亡,初次,+,

5、+,10至14天后,局部红肿,表浅溃烂,然后愈合结痂,Koch现象,科赫(Koch)现象: 机体对结核菌再感染与初感染不同反应的现象。初次感染重,再次感染轻,故用接种疫苗的方法预防接种。,初感染和再感染,病理学,渗出 增生肉芽肿 干酪样变,结核病,结核病系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组疾病,它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器官,但主要是肺。,结核杆菌可侵犯人体全身器官,肺、胸膜、支气管、喉 心内膜、心包膜 淋巴结(颈淋巴结群) 肠管、腹膜、肝、肾、睾丸 骨(脊柱、关节)等,肺结核,肺结核,Tuberculosis,结核杆菌 肺部 慢性炎 肉芽肿 干酪样变 传染性,定义,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原发感染,吸入结核菌,结核菌在

6、肺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肺吞噬细胞强,细菌毒力弱,不发病,原发病灶,结核菌沿肺内淋巴管道肺门淋巴结,扩大、入血、播散,原发综合症,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内源性复发 外源性再感染 特点 1、症状明显2、易发空洞和排菌,具传染性3、1/4发展为慢性或自然痊愈4、发病方式,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缓慢 轻 涂(-) 预后佳,急快 重 涂(+) 预后差 免疫力,症状: (1)结核中毒症状:低热, 盗汗,消瘦, 食欲减退, 乏力。 (2)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 白痰, 咯血, 胸痛, 呼吸困难。 体征: 早期多无异常体征 病变范围较大时:上、下肩胛间区叩诊略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罗音,有时可闻及管状呼

7、吸音,临床表现,近年来,该病的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因此,对于慢性咳嗽、咳痰两周以上,一般治疗无效的者,应该想到本病,宜做进一步检查,如拍胸片、查 血沉,必要时CT。,临床表现,我国结核病分型 (1999年),1.原发型 肺结核 I型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II 型急性,亚急性 3.继发型 肺结核 III 型 4.结核性胸膜炎 IV 型 5.其它肺外 结核 V 型 6.菌阴肺结核,肺结核患者发现,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是当前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最有效措施。在保证患者获得较高治愈率的前提下,要加大患者发现的力度。,一、发现对象和方式,(一)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具

8、有以上任何一项症状者为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此外,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为肺结核患者的其他常见症状。 (二)发现对象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是发现的对象,其中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发现对象。,(三)发现方式,1. 因症就诊 2. 转诊 3. 追踪 4. 因症推荐 5. 接触者检查 6. 健康检查,二、接诊和诊断程序,(一)问诊 对初诊患者应详细询问其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症状,症状出现和持续时间,既往史(结核病史、抗结核治疗史、肝肾病史、药物过敏史、粉尘接触史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等),是否已在其他地区登记和治疗等内容。 对推荐或转

9、诊来的患者要询问诊疗经过、诊断结果和治疗情况,并保存其推荐/转诊单。 对已在其他地区登记和治疗的患者,要查阅本单位是否收到该患者的转入信息,若无转入信息,则要通过电话等方式与首次登记治疗单位联系,获取该患者的既往治疗信息。 (二)填写“初诊患者登记本”,二、接诊和诊断程序,(三)影像学诊断(四)痰细菌学,胸部X线检查,CT MRI,痰培养,痰涂片,肺结核的诊断程序,发现可疑病人的筛选确定有无肺结核有无活动性是否排菌,肺结核患者检查及诊断流程,痰涂片显微镜检查 + X线胸片检查2份及以上痰涂片阳性 痰涂片阴性+胸片有活动性病变 1份痰涂片阳性+胸片有活动性病1份痰涂片阳性+1份痰涂片培养阳 诊断

10、性抗炎治疗(不能使用抗结核药)病变无改善 病变明显吸收,联合病案讨论 临床症状 (诊断小组复核),诊断肺结核,排除肺结核,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放射学诊断,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和 评估肺结核的重要手段,原发型肺结核(型),I型原发型肺结核,放射学诊断,原发综合征 1.原发病灶 2.淋巴管炎 3.肺门淋巴结增大,哑铃形,放射学诊断,I型 胸内淋巴结结核,II 型急性: 三个 “一致”即“青一色”,放射学诊断,粟 粒 状大小, 分布, 密度,II 型亚急性: 三个 “不同” 即“四世同堂”,放射学诊断,大小分布 密度 点片状,继发性肺结核III型,放射学诊断,浸润性肺结核 空洞性肺结核 结核球 干酪性肺

11、炎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III型,放射学诊断,纤维空洞性厚壁空洞 纤维化 支气管播散,IV 型结核性胸膜炎,放射学诊断,放射学诊断,胸部CT检查对特殊病变有独到之处发现普通X线盲区在显示纵膈、肺门、 淋巴结、支扩、胸水等均较x线敏感。,结核菌素试验,目前应用 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 试验方法取0.1ml5IU 注入左前臂内侧上中13交界处皮内,4872h观察反应。,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20mm (+)伴水泡与坏死,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判断,结核菌素试验临床意义,结素试验阴性反应 1.提示没有结核菌感染 2.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3.严重结核病和各种危重病人 4.免疫系统缺陷(如淋巴瘤、白

12、血病、结节病、艾滋病等)病人 5.老年人的结素反应也常为阴性。,结核菌素试验临床意义,结素试验阳性反应 1.阳性表示结核感染,并不一定患病 2.强阳性者,应视为有新近感染,或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灶,须给予重视,应进一步检查,根据情况给与治疗。,实验室检查,细菌学确诊的方法方法:直接涂片痰集菌法咽试子气管镜检查涂片必要时培养或动物接种,淋巴结活检胸膜活检支气管粘膜活检,病理检查:,其他:,对诊断TB价值较小ESR: 常增高轻度贫血Wbc: 正常,淋巴细胞增高,鉴别诊断,1.肺癌 2.肺炎 3.肺脓肿 4.支气管扩张 5.纵隔和肺门疾病,结核病的转归,抵抗力强:吸收、缩小、纤维化、钙化。 抵抗力弱

13、:扩散、增多、溶解、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造成全身播散, 播散的途径有 支气管播散 经淋巴管播散 血行播散 直接播散,结核病的治疗,结核病的化学治疗,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1991年第44届世界卫生大会认识到结核病作为公共卫生问题,有其突出的重要性,因而提出,全球结核病控制的目标是发现70%的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和达到85%的治愈率,鼓励各国积极参与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动员和要求各国政府大力加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以遏制结核病危机。1994年WHO提出了有效

14、控制结核病的基本框架,把DOTS作为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肺结核的化疗与管理,治疗史的三个里程碑:卫生营养疗法 20、30年代,疗效仅25萎陷疗法 30、40年代,疗效45化学疗法1946年SM问世,效果良好1952年INH出台,使更多TB得以治疗1970年RFP使疗效大大提高达95,化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适应症:一切活动性肺TB,初治,初治: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从未因结核病应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患者。 正进行标准化疗方案规律用药而未满疗程的患者(登记分类以治疗开始时为准)。 不规则化疗未满1 个月的患者。,初治化疗方案,一、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方案 新涂阳和新涂阴肺结核患

15、者可选用以下方案治疗。 1. 2H3R3Z3E3/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 全疗程共计90次。,初治化疗方案,2. 2HRZE/4HR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用药120次。 全疗程共计180次。,初治化疗方案,(二)备注 如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到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应延长1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第3个月末增加一次查痰;如第5个月末痰菌阴性则方案为3H3R3Z3E3/4H3R3或3HRZE/4HR。在治疗到第5个月末或疗程结束时痰涂片仍阳性者,为初治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