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上传人:L**** 文档编号:5533566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信息学院 谢仕义,2009年11月 25日,引言,省教育厅魏中林副厅长在广东省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上,这样评价高等教育的现状:“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定位清晰,而普通本科院校定位模糊,高校应用型人才未能主动对接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和社会、产业相结合,脱离了社会跟产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过去的培养方式是“千人一面,我们一定要进行分类指导,坚决不按同一种模式去培养人才”。,实施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保障实践学习的专业性和社会性,我院应用型本科IT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探索,1,更新办学观念 科学定位IT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

2、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该着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积极致力于将研究型大学和学术性高等学校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学术性实验成果直接推向市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直接贡献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紧密相关。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准确定位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有了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有好的师资队伍做基础和好的管理体制作保障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人才产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 好的培养方案 +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 强能力的实践训练 + 高水平的师资保障 + 高效的管理体制,我院经

3、过一年多的反复调研、论证、学习、研讨,逐步形成“211模式”的培养理念。,3,建立新生进校导师配备机制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传统的毕业设计导师配备制度为新生进校配备导师制度,可以及早强化学生专业方向的选择、专业学习的引导、专业技能的培养、科研实践的参与、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方向的指导、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主体,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既懂学科,又懂专业、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4,实施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 保障实践学习的专业性和社会性,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实施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

4、培养的必由之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重视产学研与实训基地建设。国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教学型高等学校发展历程所取得的经验与教训都证明了产学研合作是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我们必须紧密依托行业、政府和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使“专业融入产业、教学融入企业”。把校企联合的产学研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建成既能承担学生实训实习、又能就业的基地。,目前与我院有联系并建立长期合作协议的企业有:湛江联通、湛江移动、湛江浩特、湛江供电局、三峡电力总公司、深圳易思博、广州达内、深圳软件园、广船国际、杭州易龙、湛江气象局等。,5,关爱学生,

5、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空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能力为中心, “能力”需要通过一定的岗位实践和一定的锻炼机会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展示才华、热情、成果的机会和平台。如:自主组建爱好兴趣小组加入到教师的科研团队、自主组建社团、自主创刊、自主创业等等,把他们在实践中的思考、学习、研究、管理、创造的成果在校内外展示出来,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工作的信心。,建议,1、加大实验设备投入,保障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了实验课时比例和工程训练的内容,实验设备的投入不足,再加上设备更新慢,很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的各项指标和良好设想。2、划拨专业大赛的经

6、费到学院,提供课外活动的场地给学生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热情很高,但学校经费支持力度不够,又集中在校团委,每次申请经费都不到位,加上学生没有专门的设计训练场地。严重影响学院组织比赛的积极性和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建议,3、减少公共课学时,给学生多一点专业技能学习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分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课时的分配比例。专业不同,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内容不同、学时不同,如果千篇一律用同一个模式、同一个学时规定,这样既不科学也不符合实际,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新理论的学习得不到保证。 改变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的观念。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所以美国大学生课外除了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