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30670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 第三版 王幼龙(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绪论绪论一、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 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2. 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三、 教学重点1.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 教学难点学生对本专业了解几乎空白五、 教学方法讲授法六、 课时安排1 课时2七、 教学过程1. 机械制图及

2、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八、 课后作业查阅书籍及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相关专业知识。3第一章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制图的基本规定制图的基本规定一、 知识与技能1. 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

3、正确识别读图方向;2. 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 规格与写法; 3.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 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4. 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 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5. 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 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2. 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3.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严守标准的自

4、觉性。三、 教学重点1. 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2. 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4应用四、 教学难点1. 看图方向的确定。2. 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五、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六、 课时安排2 课时七、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510 分钟)2. 导入新课述字体 图线的应用,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3. 新课教学a)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提出问题。b) 教师讲解演示答疑:图纸幅面和格式: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图纸幅面演

5、示;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4. 课堂达标测验:a) 制图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b) 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几种?A4 纸尺寸是多少?如何确定看图方向?c) 1:2 是放大比例还是缩小比例? 八、 小结5着重强调机械图样的应用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 侧重于图纸幅面、格式的识记和比例的合理选用; 根据课堂检测情况,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鼓励。九、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的 P1P3第二节第二节 尺寸注法尺寸注法一、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要素及标注方法;2.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掌握圆(圆弧)、球、角度

6、及小尺寸、对 称图形等常见的尺寸注法; 3. 熟知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并避免出现相应错误。 4. 通过参照,能对简单图形(815 个尺寸)进行正确标注。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 明确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感,激发学习动机;2. 在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观地标注图样中机件图形的尺寸。三、 教学重点尺寸作用及重要性;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四、 教学难点线性尺寸数字方向的确定和书写要求。五、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对比法、归纳法。六、 课时安排62 课时七、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510 分钟)a) 简述字体书写、图线画法基本要

7、求和注意事项;b) 提问:上节的内容;2. 导入新课a) 简述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b) 图样承载着技术信息,传递着加工的指令。图样上的尺寸作为生产指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清晰、完整、合理的标注尺寸,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和必备技能3. 新课教学a) 尺寸注法基本规则。b) 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尺寸三要素)教师讲授要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借助网络课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落后学生。教师讲授尺寸标注基本规则,演示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应侧重尺寸数字的方向是书写要求(不能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对尺寸线绘制中的易出错处进行正误对比讲授与演示,讲清

8、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替代。c) 常见的尺寸注法系本次课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介绍各种常见的尺寸注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应用最广、或较难的常见的尺寸注法,如圆、圆弧、角度、小尺寸等的尺寸注法4.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习题集 P.4,1-2 尺寸标注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八、 小结71. 尺寸的作用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2. 线性尺寸数字的标注要求和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3. 归纳学习方法,讲评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讲评中发不不足,以利改进。九、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 P4P6。第二章第二章几何作图几何作图第一节第一节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绘图工具及其使用一、 知识与技能1.

9、了解常用的绘图工具及其用法;2. 通过学习与练习,能基本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通过练习,能较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三、 教学重点三角板、圆规的使用方法;四、 教学难点图板和丁字尺及三角板的配合使用。五、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讲练结合、归纳法。六、 课时安排1 课时8七、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510 分钟)a)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角度尺寸的标注;倾斜尺寸注法等。b) 提问、讲评作业共性问题。2. 导入新课a) 简述本节课的作用和重要性,导入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b) 绘图离不开工具,今天要介绍绘图工具及其使用,重点放在

10、使用上。绘图速度的快慢、图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是否能采用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按正确的工作程序,自如地运用各种绘图工具绘制几何图形。3. 新课教学a) 教师讲解并演示常用绘图工具,除实物演示,还应充分运用网络课程演示:b) 穿插学生:在小图板上,用丁字尺、一副三角板,画水平线的平行线、垂直线的平行线、与水平线成 15倍数角的各种倾斜线。4. 课堂练习:工具的使用八、 小结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是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证。九、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9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作图方法基本作图方法一、 知识与技能1. 熟练掌握用三角板、圆规等分线段、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等基本作图方法;2.

11、了解椭圆的画法,会用四心圆法(近似画法)画椭圆; 3. 掌握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 4. 能正确、熟练地画和标注斜度、锥度。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 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培养良好的、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2. 掌握基本作图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三、 教学重点等分圆周和作多边形、斜度、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及标注。四、 教学难点斜度和锥度概念的区别及作图步骤的差异及它们的标注。五、 教学方法演结合,以练为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10六、 课时安排2 课时七、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510 分钟)图板和丁字尺配合使用应注意什么?三角板和丁字尺配合可以画出哪些角度线?使用圆规时

12、,特别是画大圆时该注意什么?2. 导入新课a) 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b) 让学生举例日常生活所见椭圆、锥度、斜度的一些应用实例,增加感性认识。在机械零件上斜面和锥面应用更为广泛,在图纸上要用斜度和锥度表示。本次课主要介绍椭圆的画法、斜度和锥度的画法及标注。3. 新课教学a) 线段等分法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平行线法、分规试分法等分线段;学生穿插进行已知线段 5 等分、7 等分练习b) 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教师讲解并演示用圆规和三角板等分圆周和作正多边形的方法和技巧。学生穿插练习并让学生板演,随时讲评,纠错改进。c) 椭圆的画法教师介绍椭圆的画法:理论画法(同心圆法) 、近似画法(四

13、心圆法) ;重点讲授、演示近似画法(四心圆法),边讲授边交叉地演示;按排学生穿插进行练习,掌握作图步骤和作图要点。d) 斜度和锥度教师讲授斜度和锥度的概念、画法及标注,边讲授边演示;11用比较法讲清斜度和锥度的区别,画法上斜度的单向分布和锥度的双向对称以及标注上符号的差异,这是正确作图的基础;学习预习基础上,要精讲,给学生留有较充足的课堂练习时间,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归纳解决。八、 小结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是提高绘图质量和效率的基本保证。九、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 P7P9。第三节第三节 圆弧连接圆弧连接一、 知识与技能1. 明确连接的目的,掌握圆弧连接的概念和作图步

14、骤;2. 掌握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作图 方法; 3. 能正确识别图形中的连接关系,并正确作图。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温故知新,举一反三,通过对初中学习过的直线与圆弧,圆弧与圆弧相切必充条件的温习回顾,让学生从原理到直观作图步骤进行有效学习。三、 教学重点圆弧连接的实质,相切的必充条件和作图要点。四、 教学难点连接点的确定和“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五、 教学方法讲演结合,以练为主。讲要精,示范要清,关注学情,以学12定教。六、 课时安排2 课时七、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510 分钟)a) 作斜度和锥度一定要画出其参考线(辅助线)吗?b) 作业讲评纠错,表扬优秀,鼓励

15、后进。c) 预习检测:初中相关知识温习。2. 导入新课a) 简述本节内容、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达成共识。b) 演示网络课程,举例说明机件中圆弧连接的应用实例,明确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新课教学a) 圆弧连接概念和实质;b) 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c) 圆弧连接三种形式的分析和作图方法。d) 结合网络课程的演示,教师讲授圆弧连接的概念、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交叉演示两直线间、直线与圆弧间、两圆弧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e) 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强调作图步骤的正确性,指导学生掌握“光滑连接”的作图技巧,同时,指导学生对轮廓线和作图辅助线的轻重及界限的处理,以保持图形主次分明,清晰美观。八

16、、 小结圆弧连接的类型分析和认知;作图步骤和要点的归纳。九、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一节。完成习题集 P10。13第四节第四节 平面图形的画法平面图形的画法第五节第五节 徒徒 手手 画画 图图第五节内容较为简单只作简单的介绍学习一、 知识与技能1. 掌握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绘图步骤;2. 能正确的对平面图形进行尺寸、线段分析,并能正确绘制; 3. 熟悉画草图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基本技能。二、 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培养学以致用,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三、 教学重点1. 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目的。2. 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四、 教学难点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认真细致的作风的养成教育。五、 教学方法14讲演结合,引导学生讨论辩析,教师归纳,突出步骤演示。六、 课时安排3 课时七、 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510 分钟)a) 简述两圆弧内连接的作图步骤;b) 两圆弧内连接和外连接的作图步骤有什么不同?c) 预习检测:什么是尺寸基准?定位尺寸的作用是什么?已知线段指什么样线段?2. 导入新课a) 简述本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