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27424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5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 自然观pptppt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然辩证法课程 (工程硕士课程班网络版),清华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STS中心)】邮编:100084电话:10-62773013 传真: 10-62787568E-mail: sts999T,2,导言,当代科技的发展,提出许多囿于专业无法回答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研究和思维方法的关系,科技发展规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等等。 “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技术哲学”)以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运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当代人文社科学术新成果,力图以作出自己的回答。因此,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

2、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3,1.课程性质和要求,(理工农医类)硕士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位课 教材教参 统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高教出版社,1991 中心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参考读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待出) 参考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 32课内学时课程: 网络版提纲式讲解24学时,面授讲解辅导24学时。 作业与考试: 课程论文 (按学术杂志的论文格式) 1篇,5000字,占课程成绩的40%; 闭卷考试,2小时,占课程成绩的6

3、0%。,4,2.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分支;组成、桥梁;交叉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 历史辩证法 思维辩证法 自然科技 人文社科 认知思维科学 自然 社会 思维,5,3.对象和内容,自然辩证法从哲学高度,结合人文社科关于科学技术的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来深化对于人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及其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认识。 对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自然观 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考察 科技方法论 对科技发展及其社会运行的考察科技观 (整个课程相应地包括三部分),8,3.自然观的演化史,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古

4、代自然观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原始形态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中国古代古希腊 中世纪的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9,二.中国古代自然观,春秋战国(前770221)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初步奠定中国古代知识体系。正好与古希腊的繁荣交映生晖。 百家争鸣,主要有:儒、墨、道、法、名、阴阳。最重要:儒、墨、道三家。 两汉到明清,总体儒道交融,墨学中绝。儒学主导,道学延绵。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科学影响很大。,10,1.周易-儒家的最高典籍,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 易传旧说孔子(前5

5、51前479)所作,近认为是战国以来的解易作品汇集。,11,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生生之谓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刚柔者,立本者也。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12,2.道自然观,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庄子(约前369前286)继承、发扬。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有

6、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通于天者,道也。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3.气论思想,气的概念: 源于先秦,其核心思想是“万物皆生于气”。 淮南子原道训:“气者,生之元也。”元气论哲学 东汉王充等将元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 北宋张载发展起来气的理论;后来王廷相、王夫之、戴震都继承、发挥了张载的学说。,15,元气论对古代科学的影响 明代生物学家王逵蠡海集: 天雨露霜雪:气 地: 气+形 草木土石: 气+形+性 鸟兽虫鱼: 气+形+性+情 (人类: 气+形+性+情+义) 中医吸收元气论,用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现象

7、。 构成人体的物质;包括秉受于父母精卵结合的阴阳之气(先天之气),也包括出生后来自呼吸的空气和从饮食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后天之气); 构成人体脏腑经络体系的这些物质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例如脾胃之气,指消化功能;卫气,指防御功能等。,16,伪气功的“气”: 从千里之外发往大兴安岭灭火、能当场停雷止雨、拨云露月; 能预测卫星发射是否成功,能改变导弹飞行方向,能从广州辐射到北京命中并改变试管中水分子结构; 能穿透瓶壁抖药片,能通过越洋电话也能发放治病信息,还能复原嚼碎名片; 一种意识决定物质的意念力,一种将改变辨证唯物论、推翻现有科学、引起又一次“科学革命”的超自然力。既非古代哲学之气,也非中医之

8、气,更非呼吸之气,而是打着气功、中医招牌,并偷换其概念的虚幻之气,进而以此作为图腾物的邪教崇拜。,17,4.阴阳五行学说,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春秋战国,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顺序:木、金、火、水、土。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前104)体系化。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五行相胜。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近代(日常):金、木、水、火、土。,18,李约瑟:五行的概念不是一系列五种基本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本体而抓住了关系。 张岱年:先秦认为五行是生活中的五种基本资料。董仲舒以后多认为五行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但不

9、是最基本的元素,五行从属于天地阴阳。董将其看作最高实体;宋明理学则认为最高实体是太极。,19,5.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弥漫性物质(气论)、强调关系(阴阳、五行); 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 自发运动变化(易循寰演化、生成论); 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 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20,二.古希腊自然观,泰勒斯,约前624547,水万物始基。 毕达哥拉斯,约前570490,数,规律。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80,火,逻各斯。 巴门尼德,鼎盛约前504,存在唯一、不动。(芝诺悖论)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61,原子论,机械性。 柏拉图,前427347,理念论,几何学表达

10、完美。,21,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著述丰富。 “两个世界”学说: 球层结构的多层次宇宙系统,地球处于中心; 月上世界,“精英”元素构成, 原动天(第一推动),永恒不变; 月下尘世,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有生有灭。,22,3.古希腊朴素的辩证自然观,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统一于若干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是一个永恒的变化过程 对立面的冲突和统一推动事物发展演化 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遵循逻各斯,服从数的规律,23,三.古代自然观的特点,整体上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直观考察,勾勒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总体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初步

11、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矛盾运动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局限: 质朴性: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 思辨性:圆圈式的简单循环; 猜测性:有启发性,但幼稚、神秘色彩。 所以,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与当时的科学水平相适应),24,四.欧洲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约公元515世纪千年间,欧洲中世纪,阿拉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保留了许多古希腊科学;中国成为东方科学文化的最杰出代表。 欧洲,基督教统治,神学意识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不仅人们的自然观意识是神学迷信的,甚至自然科学也成为神学的俾女。中世纪,一切研究都带上了强烈的宗教色彩。如有怀疑,便会被告密,带上异端的罪名,

12、就可能被宗教异端裁判所判处极刑。,25,五.近代(初期)科技和自然观,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纺织业、金属冶炼和机械加工等,工场手工业。商品经济、开拓市场的需要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伴随着文艺复兴(厌恶神性、张扬人性)和宗教改革运动,在科学领域中产生了以天文学开始的科学革命。,26,1.哥白尼革命,哥白尼(NCopernicus,14731543年),天体运行论 (1543),日心说。 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条,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的解放。,27,2.伽利略与开普勒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年

13、),经典力学创立者: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天文望远镜,传播日心说;实验、实验与数学结合,甚至理想实验。 开普勒(JKepler,15711630年),“天空立法者”:行星运动三定律,打破天体只能按正园作匀速运动的观念。,28,3.牛顿的综合 牛顿(INewton,16421727年),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686,4,28),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29,4.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 初期,力学首先得到较充分发展,相应地人们也就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世界。(动物

14、是机器(笛卡儿,1596-1650),人是机器(1747,拉美特利),社会静力学(斯宾塞,1820-1903),。机械决定论。 方法,非常重视观察和实验在科研中的作用,重视分析、归纳分类;在事物、规律分类的过程中,把事物孤立起来,看成不变的、静止的研究对象。,30,为技术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社会生活中机械轰鸣,人们按照钟表的指示规定着自己的行动。机械自然观深入人心不可避免,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所持有的自然观。 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在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都起过积极的作用。,31,绝对化,最终会严重束

15、缚科学家思想,阻碍科学发展。 力学难解释:运动如何发生?天体怎样运动起来?不同物质形态如何转化? 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把神从前面赶出去,最终又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随着科学进步,形而上学自然观陈腐了,将要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取代。,32,六.19世纪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8世纪下-19世纪上,英国产业革命,前后经历了7080年。 随后,美50-60年代、德70-80年代、俄80年代末,先后完成;日世纪之交。 科学的发展:电磁、热、化学、染料、肥料、古生物、地质等。 产业革命开始科学和大工业结合的新时期,但19世纪末期才真正显示出来。,33,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发展起来。 分门别类的研究自然界各过程的联系; 分析既成的事实自然过程的变化发展; 力学为尺度 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本质。 总之,科学由运用观察、实验、解剖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1.19世纪上中叶的科学,34,2.五方面的科学成就,天文学方面:太阳的起源和演化 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来拉普拉斯也独立提出类似假说,并运用数学的证明,使之得到较广泛承认,被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天”在演化中,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