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26330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1)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年版,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2018-2-13,前言,儿童首次泌尿道感染的诊断,儿童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诊治,CONTENTS,目录,泌尿道感染( 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且婴幼儿UTI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 在婴幼儿发热性UTI 中可高达20%40%)。 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指南修订情况,新研究、新进展,2010年11月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在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UTI诊断治疗指南,近年来多个国家刊发关于儿童

2、UTI的指南,国内相关研究及国外多个大规模的研究(PRIVENT,RIVUR,Swedish Trial)陆续开展,促使我们及时更新观点和诊治措施,通过全面查询、分析和评价新的研究证据、征求意见,对旧版指南进行修订,制定了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I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案,UTI诊断治疗指南2010,UTI诊断治疗指南2016,指南应用,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儿童肾脏病专业基础以及接受过儿童肾脏专业培训或研修的临床儿科医师,尤其是为儿肾专科医师提供临床参考。在临床实践中,医师应参考本指南原则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处理。,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本指南中的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根据儿

3、科学分会肾脏学组的要求,参照欧洲心血管病学会提出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分级,其中证据水平分为 A、B、C 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a、b和共 4个等级,儿童首次泌尿道感染诊断,02,一、临床症状,急性UTI症状因患儿年龄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 月龄婴幼儿的临床症状可包括:发热、呕吐、哭吵、嗜睡、喂养困难、发育落后、黄疸、血尿或脓尿等; 3月龄以上儿童的临床症状可包括:发热、纳差、腹痛、呕吐、腰酸、尿频、排尿困难、血尿、脓尿、尿液浑浊等C/。 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是否存在女婴外阴炎、男婴包茎合并感染等情况。,哭吵,2,3,4,5,6,1,嗜睡,喂养困难,黄疸,临床症状,呕吐,3 月龄婴

4、幼儿,发热,3腹痛,UTI临床症状,2纳差,6尿频,7排尿困难,4呕吐,5腰酸,1发热,8血尿、脓尿、尿液浑浊, 3月龄以上儿童,二、实验室检查,1.尿液分析: (1)尿常规检查:清洁中段尿离心沉渣中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即可怀疑为UTIA/。 (2)试纸条亚硝酸盐试验和尿白细胞酯酶检测:试纸条亚硝酸盐试验对诊断UTI 的特异度高(75.6%100.0%),而敏感度较低(16.2%88.1%)。若采用晨尿进行检测可提高其阳性率A/。,二、实验室检查,2.尿培养细菌学检查: 尿细菌培养及菌落计数是诊断UTI的主要依据,而尿细菌培养结果的诊断意义与恰当的尿液标本收集方法有关。 常认为清洁中段尿培养

5、菌落数1105/ml可确诊,1(104105)/ml为可疑, 3月龄:若患儿有中毒、脱水等症状或不能耐受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可先静脉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24 d后改用口服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总疗程1014 d(目前尚没有研究比较急性肾盂肾炎的最适治疗疗程,英国推荐的方案为710 d)A/。,1.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3)静脉抗菌药物治疗后继用口服抗菌药物治疗与全程应用静脉抗菌药物治疗相比同样有效和安全,两组在退热时间、复发率等方面均没有差别A/。 (4)在抗菌药物治疗48 h后需评估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尿检指标等。若抗菌药物治疗48 h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需重新留取尿液进行尿培养细菌学检

6、查C/。 (5)如影像学相关检查尚未完成,在足量抗菌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仍需继续予以小剂量(1/31/4治疗量)的抗菌药物口服治疗,直至影像学检查显示无VUR等尿路畸形C/。,2.下泌尿道感染的治疗,(1)口服抗菌药物治疗714 d(标准疗程)A/。 (2)口服抗菌药物24 d(短疗程):短疗程(24 d)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和标准疗程(714 d)口服抗菌药物治疗相比,两组在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菌尿持续时间、UTI复发、药物依从性和耐药发生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别A/a。 本指南推荐短疗程。,3.在抗菌药物治疗48 h后需评估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尿检指标等。若抗菌药物治疗48 h后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

7、果,需要重新留取尿液进行尿培养细菌学检查C/。,复发性泌尿道感染的诊治,04,一、复发性泌尿道感染定义,定义,UTI 复发相关的因素,小年龄(小于2.5 岁),二、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A/,首次发生的UTI不推荐常规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A/; 但对于扩张型VUR以及原因不明的UTI 复发者,建议在控制急性发作后考虑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可减少泌尿道感染的反复发作A/。,二、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A/,如果患儿在接受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了泌尿道感染,需换用其他抗菌药物而非增加原抗菌药物剂量。预防用药期间,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剂量的1/3睡前顿服,首选呋喃妥因或磺胺甲基异唑。若小婴儿服用呋喃妥因伴随消化道不良反应剧烈者,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头孢克洛类药物口服。,总结,本指南本次更新主要是在影像学检查流程及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方面, 旨在为发热性泌尿道感染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和随访,同时避免进行过度的检查和治疗。但强调临床仍需仔细追问患儿既往是否曾有不明原因发热而未行尿液检查的病史,避免对复发性泌尿道感染患儿的漏诊。,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