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小知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25544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小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小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小知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小知识手足口病小知识每年的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病 的症状、传播途径等,还有一些预防控制的措施。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 5 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 并发症。 2、临床特征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半数病人发病前 12 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 38左右,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 个部位,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 药物疹、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象,临床上有不痛、不痒

2、、 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个特征。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 呕吐、头疼等 症状。 3、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主要病原为肠道 EV71,潜伏期一般 2-7 天。 一般全年均有发生, 5 月7 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 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样,其中以生活接触为主。 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 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如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巾、毛巾、 手绢等物品。 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幼托机构是常易发生聚集性发病或 暴发的场所。二、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4、合理搭配孩子的营养膳食,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 6、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 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7、加强监测,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希望每个人都重视起来,让您的孩子远离手足口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