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24895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修辞学绪论课件(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文系 张 凯,绪 论,第一节 修辞、修辞学及相关概念 一、修辞 “修”修饰 “辞”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本义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 (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 思。,从字面讲,“修辞”可理解为:“修饰言辞”, “调整言辞”。 从概念讲,定义为:表达

2、者(说写者)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标而应合题旨情境,对语言进行调配以期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有意识的、积极的语言活动。,二、汉语修辞的特点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 。 1.大量用“比”,用得既多且广; 2.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差错落为辅; 3.虚写和实写之分。 汉语修辞古今一贯的主导思想是要为表达内容服务。,三、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积极修辞”简单的说就是指辞格,也是我们传统上认为的修辞学的主要内容。 “消极修辞”用适合的语言来表达适当的内容。,研究范围:古代修辞学研究的范围一般是重于辞格、字句锻炼、篇章布局等几个方面;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范围,除了在中国传统修

3、辞学研究上进一步研究之外,还研究修辞与题旨情境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语体风格的适应关系问题、修辞与社会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问题、根据不同交际目标建构不同修辞文本的规律等,第三节 学习的意义 其一、有助于说写实践,提高表达的效果,使自己所欲传达的情或意能最大限度地为接受者所接受,从而实现自己的交际预期目标。 其二、有助于理解接受,知道欣赏的门径,做个“善解人意”者。,抵牾,1.抵触,矛盾。 2.引申谓用言语顶撞、冒犯。,第四节 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 学及语用学的关系 一、修辞学与语法学 同:以语言为研究对象 异:修辞学研究如何适应语言活动中特定的题旨情境要求,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力

4、图将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提高到尽可能高的水平。语法学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二、修辞学与逻辑学 逻辑学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及其相互联系的规律、规则,以帮助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认识客观真理。 违反逻辑的修辞: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修辞学与语用学 同:语境研究 异:修辞学研究题旨意境,现汉修辞喜欢总结辞格,指导说写表达实践。从表达与接受两方面看,修辞学重视研究表达。,语用学重视语境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在特定语境中获得特定意义,重视对语言行为及实践这些语言行为的语境作分析。从表达与接受方面看,语用学更重视接受理解方面的研究。,婉约蕴藉的修辞文本营构模式,委婉含蓄

5、 属词婉约,缘情綺靡。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 含蓄而不显露 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汉书薛广德传 末句“情长情短”,大有蕴藉。平山冷燕,第一节 语里言外,别有洞天:双关 一、概念:P30 二、分类:P30 1.谐音双关 鲁迅哀范君三章,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沈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这是在范爱农死后写的诗表现了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社

6、会的不妥协。这个悲剧既是个人理想在黑暗社会面前的幻灭,更是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的悲剧。,原稿的附记中写道:“我于范爱农之死,为之下不怡累曰,至今未能释然。昨忽成诗三首,随手写之,而忽将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霹雳一声,群小之大狼狈。今录上,希大鉴家鉴定,如不恶,乃可登民兴也。天下虽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岂能已于言乎?二十三日,树又言。”,“鸡虫”一语,出自杜甫缚鸡行,用在鲁迅的诗里,有宽窄二义。窄义具体指鲁迅、范爱农的乡人何几仲。此人投机革命,当上了中华自由党绍兴分部的骨干。,阿Q正传写到赵秀才托假洋鬼子介绍,戴上“柿油党”(即“自由党”)的“银桃子”(徽章),就应该有何几 仲的影子。后来何

7、几仲又操纵学生多方为难排挤范爱农(见1912年5月9日范爱农致鲁迅书),鲁迅、范爱农对之深恶痛绝。按绍兴方言,“几仲”和“鸡虫” 谐音,“白眼对鸡虫”即是暗喻对何几仲的藐视 。,关系背景:范爱农,名肇基,字斯年,鲁迅同乡,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刚到到横滨时遇见了来接他们的鲁迅和子英。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范爱农从此对鲁迅不满。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后来范爱农由于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迅,两人熟识了,范

8、爱农解释了为何当年与鲁迅作对,鲁迅表示歉意,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绍兴光复后,来绍兴找鲁迅,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凫水的能手,所以鲁 迅一直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2.语义双关P313.对象双关P32,李敖(1935年4月25日),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作家、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

9、民意代表)。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曾于2005年9月访问大陆,在北大、清华、复旦等三所顶尖高校发表演讲。有李敖大全集、李敖五十年、李敖智慧书等多部著作。近年来在凤凰卫视主持了李敖笑傲江湖和李敖有话说等节目,深受华人朋友的喜爱,李敖也为广大大陆观众所熟悉和热捧。2010年世博行,台湾历史学家、作家、学者李敖将携全家于2010年8月26日从台北搭机赴上海、杭州两地观光访问。,第二节 迂回前行,曲径通幽:折绕 一、概念P33 二、范爱农,第三节 锦绣其外,旧物其内:讳饰 一、概念 二、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

10、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 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

11、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 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孟子公孙丑下) 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上厕所被说成“更衣”。,另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这里的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是指忌讳、隐瞒。 具体地说,是指对帝王、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臣民都要避讳,叫做“国讳”,也叫“公讳”。 另一种

12、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叫做“家讳”,或叫“私讳”。,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这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便称为“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为“嬴政”。嬴政当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来代替“政”,“政月”改称“正月”。这还不彻底,后又改“正”的读音为“zhng”,“正月”读成“征月”。,汉文帝名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是改“恒山”为“常山”,改“姮娥”为“嫦娥”。汉光武帝名刘秀,便把“秀才”改称为“茂才”。 鲁迅阿Q正传中称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为“茂才先生”,其源盖出于此。 晋文帝名叫司马昭,

13、“昭”字别人就不许用,于是古代的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昭”与“明”同义)。 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由此而来。,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两个“人”均为“民”。,唐高宗叫李治,当时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与“理”同义)。 柳宗元郭橐驼传:“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第四节 羞抱琵琶半遮面:藏词 一、概念 二、分类: 1.藏头式 2.藏尾式,阿Q本来也是正人,我们虽

14、然不知道他曾蒙什么名师指授过,但他对于”男女之大防“却历来非常严,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及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鲁迅阿Q正传) ”而立“取”三十而立“语,藏去了前头的”三十“只用”而立“代之三十。因人们已熟知,藏去也可想到。,古有成语: 友于兄弟(书经 君陈) 贻厥子孙(诗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所以常有藏前代后之用。如:,一欣待温颜,再喜见友于。 (陶渊明从都还) 【”友于“代兄弟。温颜:指父母慈颜。意谓:一则欣喜侍奉父母,再则喜能见到兄弟。】 溉孙尽早聪惠,溉每和御诗,上辄手诏戏溉曰:”得无贻厥之力呼?“ (南史 到溉传) 【”贻

15、厥“代子孙。意谓:到溉的孙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溉每次和对皇上的诗时,皇上手书诏文戏问溉说:”是得到孙子的帮助吧?“】,鬼神旦看高明室,倚伏不干栖隐家。 (唐寅招隐诗) 【”倚伏“代祸福。】 这些代指,现已感生涩难解,人们不再通用了。现今藏头语多已淘汰,而多用歇后藏尾。,藏尾是省去后面的部分。称省后藏词法,又叫歇后语。如: 成语“燕尔新婚”(诗经 邶风 谷风) 常只说”燕尔“,而代后面的”新婚“。 一士家贫,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 (古今潭概 巧言),两句都藏了最后一个字,前者代”水“,后者代”酒“。活用了庄子 山木 成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和醉翁

16、亭记的成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藏尾运用带有极大诙谐性,也表达了”相交不在酒水“的一番情意。,歇后语是人们口头和书面常常用到的诙谐语言。结构上分前后两半截,前方多是打比方,后面是本意的揭晓。后半截说不说出来并不重要,前半截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后半截就可以省去运用,这样藏尾发起到了不说自明的效果,有着含蓄、幽默、滑稽、诙谐的作用。如:,”猪八戒的脊梁“。 是”无能之辈“的意思,猪八戒法号”悟能“,又斜音”无能“,”背“又谐音”辈“。所以本意是”无能之辈“,不直接讲出,而是以前面”猪八戒的脊梁“来代之。话就说得富有幽默感,并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想出来的比说出来的更为影响深刻。,歇后,藏尾符合人们猜想的思路顺序,所以比藏头更为广泛的运用。一般前面的部分是藏后的凭籍,后面是谜底的解,所以歇后语又叫”譬解语“。多带有诙谐风趣之意,故而又称这类辞为”趣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