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24808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8.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精品教学(温州医科大学)13周 外交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外交和国际战略,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一节、外交和国际战略形成的依据,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28页】,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对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判断,历来是观察和估计国际形势、制定和执行内外政策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一、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1)、“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欧洲、加拿大、大洋洲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参照系是:美苏两极。 【229页第一段】,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2)、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第一:美苏; 第二:日、欧、澳、加; 第三:其他为第三世界。 团结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反对美苏霸权。 【229页第1段】,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毛泽东对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3)、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毛泽东对形势判断是即将爆发大规模战争: 一方面继续反对霸权;另一方搞三线

3、建设、备战备荒。,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1985年,邓小平指出当今时代的主要问题就是一个“东西南北”;和平是东西问题;南北是发展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 1987年党十三大将其确立为“时代主题”。 【230页第2段】,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邓小平对时代判断的基本(内容)点: 长时间之内,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可以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环境; 和平与发展是两大全球战略性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230页第

4、3段】,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3)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战争教训,民心所向;多极化的力量制衡;核武带来的“恐怖平衡”;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促进的全球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发展壮大。 不利条件:经济:金融危机,增长不稳定,发展不平衡;政治:霸权政治,安全威胁,领土海洋争端,恐怖主义等。 【230-1页】,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过程: 20世纪50

5、年代的两大阵营对立; 60年代后美苏两极争霸; 80-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走向多极化; 目前: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231页第2段】,目前,从总体上看,西方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3)世界多极化的重要意义:【231页第3段】 有利于避免世界大战,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

6、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及其利弊。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232页第3段】 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生存、发展或实现某些方面重大突破时所面临的有利时期。【233页第2段】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的重大意义(全球的视角)历史

7、上中国错失的三次重要机遇期,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内涵和条件方面的变化: 一、国际方面 有利影响(机遇): 1、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2、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中断,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加; 3、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加快发展的条件更多。 4、国际金融引发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变化,我国提升国际话语权面临新的机遇。【233页第3段】,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20国集团建立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于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

8、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二十国集团会议当时只是由各国财长或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金融体系成为全球的焦点,开始举行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扩大各个国家的发言权,这取代之前的八国首脑会议或20国集团财长会议。,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老子就敢,你能怎样?,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二、普京的能源战略,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内涵和条件方面的变化: 一、国际方面 不利影响(挑战): 1、国际环境短期内难以明显好转,将对我国稳定出口增加难度; 2、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巨大; 3、国际金融商品

9、市场可能持续动荡; 4、我国周边环境中的战略压力和地缘有所突出。【233页第4段】,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内涵和条件方面的变化: 一、国内方面 有利影响: 1、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强固; 2、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3、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 4、制度优势日益明显。【234页第2段】,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内涵和条件方面的变化: 一、国内方面 不利影响: 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2、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202页第2段】,三、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第二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

10、要意义 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加政策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35页第2段】,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含义,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特点: 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

11、、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203页4、5段】,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二)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1.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的苦难遭遇得出的必然结论;2.是基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的需要;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我国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235-237页】,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子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中国处境危险:十多个敌对政权并存

12、1921.11.21英国泰晤士报,这个时候,作为国家的中国已然不复存在,留下的只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生活在苦难之中。 纽约时报记者哈莱特阿 本德中国的苦难,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与战争像是孪生兄弟形影不离。铁一样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早期崛起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正是凭借着殖民扩张和掠夺,才成就了两国在16世纪的经济繁荣和霸权。英国的崛起是建立在击败劲敌西班牙,荷兰,法国至上,德国的崛起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崛起的国家大都有奉行利己主义和扩张主义对外政策的倾向,从而招致国际体系的震荡不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近代以来世界

13、上的后起大国,如一战时的德国、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冷战时的苏联,它们走的都是挑战霸权、扩大军备或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崛起道路,最后都失败了。中国作为人口占世界1/5的社会主义大国,必须摈弃近代以来后起大国依靠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实行对外扩张以争夺霸权的崛起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与和平发展。,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三)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1、中国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 3、中国走

14、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国际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237页】,一、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主要意义,美国被盟友落井下石 英国开始靠拢中国美债务违约的测试已经结束。已经测试出其控制能下降,且其“盟国”敢于落井下石。美在看到有关“盟友”摇摆之后,美下一步力度会加大。会寻机找个倒霉蛋搞一家伙的可能性在大增。注意部分地区突然温度升高的可能性。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两党政治,说白了就是“党争”,在争斗过程中开始有演戏的成分,是在测试世界反应。特别是测试各国对美作出“违约”之状之时的反应,如果世界出现大面积的恐慌,美就达到目的。现在看来,美没达到目的,世界基本平静。有几个看

15、点:日本加快抛出在美债券,英国与中国靠拢,都是在作预案。说白了,已经看透美国的演戏的把戏。而“大”韩民国则干脆拒绝部署“反导”,都是在美这新一轮测试下其“盟友”的反应。,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1、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1)、形成时期,毛时期:建国改革开放前 49年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政权,为和平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05页最后1段】 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 1955年,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38页】,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召开: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16、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38页】,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理科男的小清新这小凉拖,实在销魂,哈哈哈,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1、形成时期,毛时期:建国改革开放前 20世纪60年代: 推行反对美苏争霸、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239页】,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1)、形成时期,毛时期:建国改革开放前 20世纪70年代:苏功美守【239页第2段】 “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共同对付苏联。,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69年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

17、联准备对中国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苏联的意图非常明显:希望美国保持中立。 可美国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经过磋商,美国得出结论:一是只要美国反对,苏联就不敢轻易动用核武器;二是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最后“让一家不太显眼的报纸把这个消息捅出去,美国无秘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也无法怪罪我们”。 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则消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导弹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毛泽东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全国很快进入了“要准备打仗”的临战态势,许多企业转向军工生产,国民经济开始转向临战状态,大批工厂转向交通闭塞的山区、三线,实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