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扩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24417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扩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怎样扩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怎样扩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怎样扩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怎样扩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扩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扩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扩句(扩句的三种方法)怎样扩句(扩句的三种方法)同学们写文章很喜欢使用形容词,可不是用词不确切,就是乱加修饰词造成句子罗唆。比如把“阳光照射着草原”扩成“(温柔的)阳光照射着(一碧千里广阔的)草原”。 在这一句中存在两种毛病:一是用词不确切。温柔多用来形容女性温和柔顺,修饰阳光不如换成温暖确切。二是为了拉长句子乱加修饰词造成重复累赘。一碧千里与广阔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扩写句子有三种具体的方法:(1)想象扩句法。想象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中叙述的人或事物,想象他们(它们)的形象,有比喻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例如:“你要爱护它”可扩成“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

2、它”。(2)描述扩句法描述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要说的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叙述。例如:“水珠飞腾着”可扩成“(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3)说明扩句法说明扩句法,就是对句子中所说的人或事物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性的叙述,使句子的意思更详细、明确。例如:“李明珍是药物学家”可扩成“李时珍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另外,要把句子扩充好还应注意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比如:我们热爱徐州如果扩成我们(十分)热爱徐州(的云).扩句和缩句解析与练习扩句和缩句解析与练习【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形象、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

3、,留下主要部分。【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 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 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链接考题】 1、 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 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 然后填上适当的

4、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 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 (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 限制词语。 (参考答案) 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 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参考答案) 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 (参考答案) 老科学家

5、思考着问题。 【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 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 周总理( )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 ( )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 )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 ( )战士们( )守卫( )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 力奔赴最前线。”( )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

6、” 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 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

7、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在课堂练习时,老师常常使用“扩展”和“替换”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句式。要 做到这点,可以先教学生掌握缩句和括句的方法。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 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 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

8、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 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 、“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 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长途汽车。”这是一 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汽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 等待汽车。”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 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我们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 因为“野花”只能开在

9、“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我们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所以缩句的结果是“草地上开满野花。”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 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另外老师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中的标点符号。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 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其方法有以下几种。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 后面部分。如

10、“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 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 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 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 起来”。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 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

11、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

12、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13、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

14、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 11 个专业公司、2 个研究所、3 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 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 (四)成分赘余 主语有多余成分;谓语有多余成分;宾语有多余成分; 定语多余; 状语多余; 补语多余。例如: 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

15、”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 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

16、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层次不清。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