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24184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护生)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李贵南 教授,感染性疾病概述,由于新生儿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较低下,感染性疾病成为新生儿期的重要疾病之一。 预防与治疗得到了提高: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的提前。 发病率和病死率下降。但目在我国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病理生理机制,侵入门户,进入机体内繁殖,感染原,病原菌产生毒素等 破坏机体免疫功能,机体免疫机制启动,隐性感染,发病,新生儿的免疫功能,非特异 皮肤粘膜 皮肤粘膜娇嫩 呼吸道粘膜纤维功能 消化道胃酸分泌功能 脐部的特殊伤口 其他非特殊免疫功能 补体水平 吞噬细胞功能,特异性免疫功能 发育状况 胸腺较

2、发达 淋巴结发育不成熟 淋巴细胞:数目、分化均接近成熟。 免疫功能:未接触过抗原而没有经验。 体液:免疫球蛋白水平低(IgG除外) 细胞:相对较为成熟。,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分类,按感染时间分 宫内感染:主要为病毒、梅毒、原虫等。 产时感染:产道内存在的细菌 出生后的感染: 早期:革兰氏阴性杆菌。 晚期:与大婴儿相近。 目前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如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矣希氏菌)。 病毒所占比例较早期新生儿多。,按感染部位分 呼吸道 肺炎 消化道 肠炎 皮肤局部 脐炎 脓疱疮 全身感染 败血症 中枢 化脓性脑膜炎,按病原菌分 病毒 CMV、风疹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等。 螺旋体 先天梅毒

3、原虫 弓形虫病 细菌: 破伤风、金葡、肺炎克雷伯、肺链、结核等。 其它 衣原体、支原体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概述,定义:各种病原菌侵入患儿肺炎导致肺组织的炎症病变。 发病情况: 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全球每年死亡例数:200万。 常见病原菌:细菌、病毒、原虫等。 分为宫内、分娩过程中或生后感染。宫内、分娩过程中的感染性肺炎占活产新生儿的0.5%。,病因与发病机制,宫内感染: 母亲孕期感染了细菌或病毒等。 临产前发生羊膜早破时阴道内细菌上行污染羊水,胎儿在宫内吸收污染的羊水而发生感染; 母亲妊娠晚期感染病毒,病原菌通过血循环经胎盘感染胎儿。,出生时感染: 胎儿在分娩过

4、程中吸入孕母阴道内含病原体污染的分泌物。 断脐时消毒不严发生的感染。 出生后感染: 上呼吸道下行播散。 经血循环播散而致肺炎感染。,临床表现,不同时间感染的肺炎的不同点 宫内感染 病史:出生时的窒息史或母亲产前的感染史, 症状出现时间:多在生后1224小时内发病。 而产时感染时, 病史:羊水性质改变、不洁接生史等。 发病时间:病原菌的不同发病时间有一些定的差别,一般多于生后35天发病,但疱诊病毒则在生后510天发病,巨细胞病毒则更晚。 出生感染: 病史:可能有疾病接触史。 发病时间:多在生后57天发病。,各种感染性肺炎的共同点 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症状如反应差、哭声弱、拒奶等。 口

5、吐白沫可为其常见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浅促、发绀、体温不稳、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肺部体征:也不明显,可仅有呼吸音粗。 严重者:可有肺部湿罗音、呼吸增快、呼吸三凹征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发绀。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易并发气胸、脓胸、脓气胸而出现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肺炎对机体危害的机理 低氧 意义:提示体交换障碍。 正常血氧分压:9098mmHg 低氧血症的标准:血氧分压60mmHg 呼吸衰竭的标准:血氧分压50mmHg 高碳酸血症 标准: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50mmHg 意义:提示通气障碍气道不畅。,诊断,病史 母亲的孕期健康状况、近期患病与否。 出生时情况:窒息史、产伤史、接生方式

6、、出生医院条件。 生后的喂养情况。 体重增长情况。 晚期新生儿:接触人员。,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胸片 痰培养 血中的炎性指标 ESR、CRP、PCT、血常规、血生化等。,治疗,抗生素的应用 早期新生儿:注重革兰氏阴性菌,可选用哌拉西林、三代或四代头孢类,无效时应及时更改为碳青酶希类。 晚期新生儿:有皮肤破损者,应考虑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可能。 在经验用药无效时,应参考先期用药,避免选用作用于细菌同一靶位的抗生素。最好能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选药。 常用药无效时 革兰氏阴性菌:碳青酶希类、哌拉西林+酶抑制剂 革兰氏阳性:万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全身药物治疗:缓解支气管的痉挛以及却痰:细辛脑。 雾化治

7、疗:氨溴索、糜蛋白酶。 拍背吸痰。 合理的体位引流。 氧疗:维持必要的血氧饱和度。 其它 保证热量和液量的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维持各重要器官的功能稳定。,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新生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及排痰无力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实质的炎症有关。 体温调节无效 :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 营养失调 营养素的供给不足:与摄入困难、消耗增加有关。,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超声雾化: 雾化药的选择:病毒唑、氨溴索、地米、万托林等。 雾化管口:对正患儿口鼻。 雾量及雾化时间的调节:根据病情。 严格观察患儿病情,防止因雾化加重病情。病情太重的可能每次雾化时间不宜过长,可增

8、加次数,必要时应氧雾以保证雾化时的氧供。 雾化后应及时拍背吸痰。,拍背 拍背部位、拍背频率、拍背时体位。 吸痰 吸引负压:0.10.15 吸引管的选择:目前有带侧孔可供氧的吸引管,主要用于气管内吸痰。 吸引方法:尽可能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一次性应用,接头应一人一换。 观察点 痰量、痰的性质、有无出血。 患儿:咳嗽反射的强弱、活动情况,机械通气患儿还要观察自主呼吸情况、对缺氧的耐受情况等。,体位引流 合并气胸患儿的体位 肺不张患儿的体位 胸腔积液患儿的体位 胸腔闭式引流患儿的体位 咳嗽时的体位 喂奶时的体位 喂好后的体位,氧疗 目的:维持适当的血氧分压,以保证有效氧供。 氧浓度的计算 21+氧流量

9、*4 方式 鼻道管:一般用于氧浓度25%以下时,不高于28%。 鼻塞、面罩:最高可达到40%左右。 CPAP、可达50%以上 机械通气,可达100%。,维持体温 置辐射台:便于观察以及拍背吸痰的操作,有硬肿症者则放暖箱更佳。 控制辐射台温度于适宜范围: 一般2930, 但刚出生的新生儿应稍高。 出现发热时应及时下调温度。 发热的处理 降低箱温或辐射台温度。 散包 温水浴。 必要时才遵医嘱给药。,保证热止与液体的供应 经口喂养 方式:自吮、鼻饲。 喂养时的体位。 量要记录准确。 观察: 患儿的吸吮能力、吸吮的协调性。 有无溢奶和呕吐、腹胀等。 大小便量及质。 每次喂奶前有无饥饿性哭吵等。 体重增

10、长情况,肠外营养 静脉的选择。 营养液的配制量、质一定要准确。 营养液的输注速度:匀速。 静脉局部的观察。 血糖的监测。,病情的观察 一般情况:反应、哭声、咳嗽能力、吸吮力等。 呼吸的观察:方式、频率、三凹征、发绀。 痰液的观察 重要生命体征: 呼吸、心率、神志。 其它 睡眠姿式、四肢活动、对声光的反应等。,交叉感染的防止 洗手:自已做到,还要对医生的监督。 吸痰及其它操作时的无菌操作。 用物的专用。 床位的位置的安排。 环境的清洁。,健康教育 目的: 让家长了解新生儿肺炎缺乏特异表现的特殊性,使其重视并配合治疗,治疗愈出院后正确护理和防止再次感染。 方法及内容 讲解肺炎相关知识 新生儿尽量少接触不必要的人员。 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适宜,保持通气。 适当的穿着衣物。 及时的更换衣物尿布。 正确的喂奶姿式。 正确的拍背方法。,than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