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数据备份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23534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地数据备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异地数据备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异地数据备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异地数据备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异地数据备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地数据备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地数据备份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一篇新一篇: VERITAS 的全线存储备份容灾解决方案的全线存储备份容灾解决方案第一章第一章灾难备份背景及优势灾难备份背景及优势31.1 什么是计算机业务系统的灾难 .31.2国外计算机业务系统灾难备份应用情况.31.3国内计算机系统的灾难备份计划的应用情况 .41.4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的重要意义4第二章第二章灾难分析灾难分析 .7第三章第三章灾难备份设计目标灾难备份设计目标 83.1灾难备份的设计目标.8第四章第四章灾难备份设计思路及模型灾难备份设计思路及模型94.1 容灾项目开始 94.2 灾难风险分析 94.3 制定恢复计划 94.4 方案实施94.5 支持与维护 .9第五章第五章xx

2、xx 业务系统灾难备份恢复体系设计业务系统灾难备份恢复体系设计.125.1灾难备份恢复体系总体设计125.2应用层方式容灾结构简介 .135.3数据库方式容灾结构简介 .155.4镜像软件容灾方式结构简介.195.5XP 磁盘阵列容灾方式结构简介 21551 灾难恢复系统硬件,软件配置说明23552 XP CA 软件容灾原理 24553 切换步骤 .26555 XP 容灾方案性能分析30第六章第六章灾难备份恢复流程灾难备份恢复流程 31第七章第七章培训测试及维护培训测试及维护 .337.1培训.337.2测试灾难备份计划 337.3维护.34第八章第八章成功案例介绍成功案例介绍358.1国外成

3、功案例358.2国内成功案例35第一章第一章 灾难备份背景及优势灾难备份背景及优势1.11.1 什么是计算机业务系统的灾难什么是计算机业务系统的灾难今天,XXXX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在为XXXX迅猛发展提供技术基础架构的同时,由于用户业务处理的高度集中,以及不可预见的故障和灾难,导致整个系统存在很多灾难性破坏的隐患,有可能成为整体系统中的单故障点。因此,业务的拓展与灾难的防范是所有用户都必须同步重视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计算机业务系统的灾难呢?通常的定义是指采用计算机系统处理的重要电子数据丢失至不可恢复或由此导致业务中断以至于延长到不可接受的时间。1.21.2 国外计

4、算机业务系统灾难备份应用情况国外计算机业务系统灾难备份应用情况灾难备份计划在发达国家电信行业和金融行业得到了较早的实施,现已较为普遍。例如在美国,因一九八五年纽约银行计算机故障,联邦管理部门更加强了在这方面的监管力度。现美国计算机业务系统一般出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灾难备份计划:重要数据保护与业务连续运行的需要:重要数据保护与业务连续运行的需要:在美国,各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在计算机管理制度上较为完善;一旦因突发灾难而造成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将会造成重大乃至致命的打击。审计的要求:审计的要求:美国较大型的企业一般会由第三家独立审计公司来提供其资信业务、管理等方面咨询服务,而世界著名的六大审计公司在对

5、企业的评估项目中均包含灾难备份计划一项;评估企业数据在灾难等威胁破坏下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与安全性,及业务的可恢复性等,有些咨询审计公司还会参与验证所制订的容灾计划的具体过程和其可行性。缺少灾难备份计划及其危害性会在评估报告中被显示出来。法律的要求法律的要求:美国政府及州政府通过多项法律强制性要求电信、金融业等大型企业备有计算机安全及灾难备份计划。对于没有遵守这项灾难备份计划的企业,会遭受曝光及罚款等严重处理,同时亦可能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罚款甚至监禁等处罚。已知的灾难例子有:日本神户大地震、美国佛罗里达州飓风(数百家企业实施了灾难备份计划)、台湾大地震等。1.31.3 国内计算机系统的灾难备份计

6、划的应用情况国内计算机系统的灾难备份计划的应用情况随着我国入“世”的脚步越来越近,传统产业在进入新市场新方式的竞争中,企业的电子信息架构的搭建,成为最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投资。作为信息架构核心的数据,其安全备份和灾难恢复随着世纪交替Y2K问题的引发,逐渐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重视。现代企业必须直面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对数据进行持续不断地存储,并通过有效地应用这些信息,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竞争力。所以,在当今企业运营电子化的进程中,存储将与网络、软件应用和系统CPU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决定系统成熟与否的关键。由于存在着各种数据丢失的可能,随着人们对网络系统的依赖日益增加,从硬件到软件对数据的保护和

7、备份确实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企业的IT专家们逐渐认识到,可能造成数据丢失的因素主要有三种:自然灾害的灾难性破坏造成数据永久丢失,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异地数据备份;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故障,这种损失也只有通过完整的数据备份来弥补;另外,自然免不了黑客的破坏以及人员的操作失误。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防不胜防的,唯一能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办法就只有依赖具有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功能的存储设备。近年来国内用户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基础架构的建设、特别是计算机容灾系统的设计与建设正逐渐被用户所重视。不言而喻,如果用户的业务系统有一套完备的灾难备份/恢复体系,当突发性灾难发生后,业务系统关键业务数

8、据的损失将减至最小。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 TO的日益临近和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完善的灾难备份/恢复体系在不远的将来将是国内企业发展的可靠保障。在国内,随着Internet的逐渐普及和电子商务热潮的兴起,企业需要整合越来越多的数据,而数据的合并、管理、分享、保护都需要一个强大的、高可靠性的数据中心;同时,随着国内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数据信息的价值和数据安全备份的认识的提高,存储设备的投资也正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中占据着越来越高的比重。IT行业权威人士认为,在将来的一至两年中,数据存储系统要花费所有企业计算系统投资的70。 1.41.4 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的重要意义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的重要意义随着计算

9、机管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企业业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计算机来处理内部日常事务和外部业务往来,从而使得这些企业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管理数据和业务信息。尤其是在企业业务不断增加、数据量成倍增长乃至出现数据膨胀现象时,由此引发的企业从数据膨胀、到计算机性能提高、再导致新一轮数据膨胀的循环不断加剧,进而在企业中引起新的数据安全恐慌,数据失效问题时有发生。建设灾难备份中心的目的就是在于防止一些灾难性的小概率事件可能对集中式信息系统造成的不可恢复的原始数据的丢失,这些灾难性事件可能包括为火灾,地震,电源故障及一些人为的操作失误等,如下图所示。现代企业管理非常重视总

10、体拥有成本(TCO)。所谓TCO,实际上是由实际成本、使用成本和风险成本三项组成。实际成本和使用成本在企业的建设与生产中往往容易引起人们重视,因而考虑得非常周到。而风险成本不仅是企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企业运作时很难预料和把握的内容。在使用计算机系统的企业中,风险成本包含用于管理关系到企业生命的各项数据与信息的安全、正常、可靠的高速运行的所需费用。所以,为将风险成本降至最低,同时使企业长期处于最佳状态,对企业业务和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统数据进行全面存储备份是一项绝对值得的、也是必要的投资。我们知道,随着企业计算机系统建设计划的逐步实施,XXXX的日常业务同计算机系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

11、业务主机系统的运行出现故障所带来的业务影响范围会被迅速扩大,而客户对企业计算机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业务系统、用户数据的高可用性以及业务计算机系统抵御突发性灾难的能力的要求也必然急剧提高。XXXX建设灾难备份/恢复中心有如下的意义: 重要业务数据在灾难发生后得以有效保护 重要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可以在设定的时间内恢复,从而实现业务的连续运行 业务计算机系统抵御突发性灾难的能力和级别提高进一步提高XXXX声誉,增强客户及潜在客户的信心 扩大对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优势第二章第二章 灾难分析灾难分析可能发生的灾难因各城市/地域的地理、气候、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如供水、供电、通讯条件等差异而有所不同。仔细地分析

12、各种突发性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后果,对于制定和构建完整的和有很强针对性的灾难备份体系是有很大帮助的。下表是一张分析表样本,可使我们对于可能发生的突发性灾难评估有较为清晰的概念。可能的灾难可能性:12345工作场所火灾 数据中心火灾 电源故障 气候灾难(台风,洪水等) 工业破坏 城市事件(罢工,动乱等)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设备问题(如管道漏水等) 供水故障 通讯系统故障 计算机故意破坏(如病毒等) 爆炸威胁 工作场所的环境紧急事件(化学污染等) 第三章第三章 灾难备份设计灾难备份设计目标目标3.13.1 灾难备份的设计目标灾难备份的设计目标采用何种容灾方式(逻辑数据复制物理数据复制

13、)实现灾难备份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具体数据类型与目标的灾难保护:具体数据类型与目标的灾难保护:从用户业务系统正常运作的角度分析各种关键业务数据,作出重要性与可恢复性要求的评估,并由此制定系统的数据灾难保护政策。灾难发生后的可恢复业务分析:灾难发生后的可恢复业务分析:对用户各种业务与管理流程进行分析评估,并据此制定出用户核心业务系统的灾难备份/恢复策略。灾难发生后的可恢复分析:灾难发生后的可恢复分析:对于突发性灾难这样的重大事件,有时受灾地区并不苟求所有业务系统都能够可持续运营,故可按实际需求和比例进行分析,并由此配置相应的容灾设备。灾难发生后的业务可恢复时间指标:灾难发生

14、后的业务可恢复时间指标:可以将灾难的发生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预计具体时间的灾难,如损害性极大的台风等;另一类是不可预计具体时间的突发性的灾难,如地震、主机系统的非计划性Down 机等。针对两种不同的灾难类型,要设定不同的业务恢复时间指标。一般来说,对第一类灾难的业务恢复时间要大大短于对第二类突发性灾难的业务恢复时间根据用户对系统容灾能力的不同要求以及投资方面的因素,HP公司提供多种容灾解决方案,各有侧重不同,我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容灾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系统的典型配置。第四章第四章 灾难备份设计思路及模型灾难备份设计思路及模型为了设计与实施xxxx的灾难备份系统,按照大型项目的管理方法和公司在

15、项目管理方面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这里将整体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分为五个阶段:4.14.1 容灾项目开始容灾项目开始明确xxxx灾难备份恢复计划的必要性 明确灾难备份计划的负责人和实施队伍 制定项目实施时间表。4.24.2 灾难风险分析灾难风险分析确定对xxxx业务至关重要的系统、网络和用户确定由于自然或人为灾难对这些造成的威胁和损失,并尽可能准确为具体的损失 收集各种业务和用户对系统中断时间等的要求4.34.3 制定恢复计划制定恢复计划制定当灾难发生,原业务主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不可用时,提供第二主机(灾备主机)或网络(灾备网络)的选择策略。4.44.4 方案实施方案实施开始实施灾难备份计划,如数据实时在线备份、应用系统切换、记录本地数据备份的磁带管理等。4.54.5 支持与维护支持与维护由指定的人员、部门或公司提供容灾系统的日常支持与维护服务,保证灾难备份恢复系统的可持续,高可用运行。以下为容灾方案实施各阶段的框图:项目开始灾难风险分析方案实施支持与维护制定恢复计划对于其中的核心部分第三项对于其中的核心部分第三项“制定恢复计划制定恢复计划”,根据,根据xxxx的业务特点,这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的业务特点,这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业务主机系统集群系统热备份计划:包括对服务器、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重要数据等的热备份计划。2、制定位于生产地的、与业务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