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21509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5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免疫特点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科学精品课件_1(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儿免疫特点 原发性 免疫缺陷病,2,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 全身淋巴结 粘膜淋巴组织,中枢性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周围免疫器官,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和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3,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 stem cells,SC、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粒细胞、红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等。 CD4+T细胞的功能为调节免疫反应,故称辅助性T细胞(TH),分泌IFN-g、IL-2者为TH1细胞;分泌IL-4、5、6、8、9者为TH2细胞。 CD8+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杀伤抗原,称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4,BM,5,免疫分子,免疫细胞 通过合成、分泌和表达免疫分子及其受体发挥

2、其生物学活性。包括: 细胞膜分子:如抗原识别受体分子BCR和TCR、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共刺激分子CD40-CD40配体和CD28-CD80/86等。 可溶性分子: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各种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如粘附因子及其受体等。,6,免疫反应 (1),1.抗原呈递阶段 APC吞噬、分解抗原 分泌IL-1、6、TNF-a、IL-12 组织相容抗原(MHC) 调节、扩大反应TH细胞表面接受抗原的受体(TCR)将抗原信息传入T细胞,7,免疫反应 (2),淋巴细胞增殖阶段 DC 1 IL-12TH0 TH1IL-2 IFN-g 激活CD8+细胞(CTL) 和自然杀伤细胞(NK) (被活化的)T细胞

3、增殖 TH0 TH2 B细胞 Ig的合成和转换TH0 TH3 分泌转化生长因子b(TGF-b)TH0 Tr1,IL-4,不成熟DC,经IL-10处理的DC,8,免疫反应 (3),免疫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 是感染早期和抗肿瘤最重要的防御机制。CTL触发靶细胞凋亡;NK杀伤病毒和肿瘤;INF-g促进CTL和NK活性,INF-a和INF-b对抗微生物。 体液免疫 参与感染后期的防御机制。 循环Ig和抗体具有中和抗原和抗毒素作用,抗体与病原形成免疫复合物有利于吞噬、调理功能;分泌型IgA可防止微生物定植;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细胞(ADCC)可直接杀伤抗原。 补体作用 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促进白细胞趋化性;

4、中和病毒;诱导膜攻击复合物,可溶解细胞;调理素。 中性粒细胞 趋化、吞噬、细胞内杀菌。,9,非特异性免疫 1)先天性的、 2)可以遗传的、 3)非 特异的,由非淋巴细胞介导的。 特异性免疫:1)后天获得的,2)不遗传,3)具有特异性。 传统认为小儿时期,特别是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处于不成熟阶段,其某些免疫防御能力亦显低下。实际上,出生时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已相当成熟,其免疫反应能力低下可能是免疫系统“无经验(nave)”之故。即其免疫系统虽业已完善,但因以往未曾接触抗原,故未能建立免疫记忆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发育特点,10,细胞免疫,防御:抗胞内寄生菌、真菌、病毒感染,如结核杆菌、麻疹、水痘、风疹

5、、巨细胞病毒、白色念珠菌。 免疫监视:防肿瘤。 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排斥反应。 胎儿期细胞免疫不成熟,易遭致宫内感染,长期带病毒,风疹、CMV。 生后成熟,如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数周后,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性反应。,11,小儿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特点,胸腺:出生时715g,与体重之比值是一生中最大的,直到34岁胸腺X线影消失,到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T细胞:来自骨髓的淋巴干细胞成熟(CD3) CD4CD8 胎龄13周起出现对同种异型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40周龄时具备对各种抗原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足月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绝对数已达到成人水平,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少,

6、对有丝分裂原的转化率低。,12,绝大多数脐血T细胞(97%)为CD45RA+“原始”T细胞表型(成人外周血为50%),而CD45RO+记忆性T细胞极少。新生儿活化的T细胞表达CD25(活化标志)较成人为弱。新生儿T细胞功能缺陷表现为: 辅助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受限; 活化吞噬细胞和产生CTL的能力下降; CD40配体在活化的T细胞上表达低下,影响B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转换; 产生细胞因子能力低于成人(缺乏抗原刺激所致)。,13,细胞因子(cytokine):抗原 Th1 IL-2, IFN-g 调节免疫细胞 CD4 T cell 应答时的模式Th2IL-4,5,6,8,9,10,13

7、和强度。,新生儿:IFN量为成人的1/81/10 T细胞应答呈IL-4量为成人的1/3 Th2 偏移。有利于避免 发生母子免疫排斥反应 约3岁时,IL-4,IFN-g 达成人水平。 NK细胞的表面标记CD56于出生时几乎不表达,NK于生后5个月时达成人水平;ADCC功能仅为成人的50%,于1岁时达成人水平。,14,小儿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特点,骨髓和淋巴结:B细胞成熟的场所,起到类囊的作用。颈和肠系膜淋巴结发育最早(胚胎10周);足月新生儿能扪及腹股沟浅表淋巴结;2岁后扁桃体增大,后稍缩小,67岁又增大。1213岁淋巴结发育达顶点。 B细胞:比T细胞发育较迟。 胎儿B细胞对抗原刺激可产生相应

8、的IgM类抗体,而有效的IgG类抗体应答需在3个月才出现。足月新生儿外周血B细胞量略高于成人,小于胎龄儿出生时B细胞数量少。,15,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 1IgG 1)含量最多; 2)可通过胎盘,孕期32周进入胎儿循环的母亲IgG明显增加,出生时脐血IgG水平甚至可高于母亲IgG水平10%; 3)早产儿、小于胎龄儿IgG水平低于母亲; 4)来自母体的IgG在生后6个月内起重要抗感染作用; 5)生理性低丙球血症:生后3月虽然自身合成能力增加,但来自母亲的IgG大量衰减,至6个月时全部消失,故36月龄婴儿血清IgG水平降至最低点。,16,17,IgG含4种亚类成分,

9、若仅为某一种IgG亚类生成障碍将会产生比较特殊的病原反复感染。,18,2IgM 1)虽然胚胎12周时已能合成IgM,但因缺乏抗原刺激,胎儿自身合成的IgM量极少,母亲IgM不能通过胎盘; 2)因而出生时脐血IgM水平很低,若发现脐血IgM水平升高(0.2-0.3/L),即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3)是抗革兰氏阴性菌的重要抗体。,19,3IgA 1)脐血IgA水平很低(多1/8000计算,我国每年大约2500万新生儿中,至少有3000例PID。累计存活病例可达38万。这还不包括无症状的IgA缺乏和正在研究之中的甘露聚糖结合蛋白(MBP)基因缺陷患儿。,27,在细胞免疫缺陷中常因T细胞功能低下,不能

10、提供辅助B细胞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的信息(包括细胞因子和细胞表面分子介导的信息传递),因而也发生不同程度的抗体产生减少,因而在全部PID患儿中,约80%PID病例存在免疫球蛋白和(或)抗体缺陷。,28,按照WHO专家委员会对各种PID分类的第七次审定(1997),部分PID分类: 联合免疫缺陷病(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CID) 1)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ID, SCID) 2) 伴高IgM的免疫球蛋白缺乏症 3)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缺陷 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 1)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2) 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3) 常见变异型免疫

11、缺陷病 4) IgA缺陷 5) 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29,其他以T细胞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合并其它重要特征 1) 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Wiskott-Aldrich syndrome,WAS) 2)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ataxia-telangiectasia,AT) 3) 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DiGeorge syndrome) 吞噬细胞数量和功能缺陷 1) 严重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 慢性肉芽肿病 补体缺陷,30,【诊断】,病史1. 性别:与疾病种类有关。2. 家族史3. 发病年龄:生后不久发病细胞、联合免疫缺陷6个月以后发病体液免疫缺陷,31,临

12、床表现: 反复感染 recurrent infections1) 反复性 频繁发作,以致无法以次数计算,只有轻重之分。2) 难治性 迁延不愈,一般抗感染措施难以奏效。3) 严重性 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皮肤感染、湿疹,但症状不典型,WBC不高,不发热,肺罗音不多,X-Ray肺影不明显。4) 弱毒菌株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副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隐球菌、CMV、EBV等。5) 病原菌种类:真菌、病毒细胞ID化脓菌 体液ID两者都有联合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 autoimmune diseases 自溶贫、SLE、类风湿、ITP、过敏性鼻炎、哮喘。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 淋巴造血系统、神经系统,体液、联合免疫缺陷时多见。如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氏病。,33,体格检查:1. 发育差,营养不良,慢性病容,贫血。2. 体液免疫缺陷常伴有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扁桃体发育不良或缺陷,全身浅表淋巴结难触及,但肝、脾大常见。 X-Ray:1. 胸腺阴影:新生儿显示率90%以上,帆状影。联合、细胞免疫缺陷时消失。2. 鼻咽部腺样体阴影,体液免疫缺陷时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